中医病因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中西论争,废止中医、取缔中医之声音不绝。中医中药历经百年沧桑之凄风苦雨,幸赖前辈师长奋力抗争,力挽狂澜,维护国医国药华夏文明瑰宝逆风挺立于世间,为中医药的生存传承作出巨大贡献,可谓伟哉!幸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制定团结中西医政策。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与主流医学稍有差异,热切企盼政策落实,渴望熹微的晨曦转变成和煦的春光。20世纪50年代中医高等教育政策落实,四所中医高校成立,中医中药走上了复兴之路。那一代莘莘学子是幸运而又迷茫的,求学历程中既深深感受温暖幸福,却又亲历重西轻中的苦涩与惆怅。他们在师长哺育下成为一代明医,为学科建设奠基完成了中医高等院校学历学位与博士后培养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正式颁布象征着中医的春天真的来临。中西医并重国策的落实亟需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学科事业产业,全面深化医、教、研、管体制机制的更新完善,尽早渡过乍暖还寒的局面,谋划面向未来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

从历史范畴看待科技文明和合互鉴是学科学术的必然导向。医学是人学,无分中西,“中西医并重”是当今的国策。中医药界学人必需面向未来立足于全球性视野才能创新进化以适应大卫生大健康大科学的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以象思维、原象与具象和合互动互用为本底特色。中医临床医学的原创优势以象思维国学原理为指导。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的主干学科,是临床各相关学科的基础,是培训临床技能与全科医生必需的重要学科。重视临床经验的传承重建,突显维护健康、司苍生性命的辨证论治的特色,体现以疗效为核心的学科兼容性与生命力。历两千年临床积淀的中医医案医话对中医临床贡献最著,运用现代诠释学给予整体、宏观、实践与时俱进的汇总、梳理、发掘升华成为现代的基础理论。

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二者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两翼。传承指中医药学理论技术系统地、全面地代代续接传递深入进化,不是现有实践的照搬,也不是将文字、图形、经验存入电脑,应是当今的中医师们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与经验解决患者疾苦,提高生存质量,引领社会健康文化的发展方向。古代传承多以家传亲炙师承授徒、学派书院讲座交流为主要方式;1949年后以中专、大本、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教学体系哺育培养各类各学科与全科多层级的专业人才。“读经典,做临床”,凡做学问就有一个精与博的辩证关系。强化学习《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是临床、理论的基础,必须熟读背诵。至于博览群书,杂学知识于学科交叉多有启迪。立足前沿,跟紧科技文明的进化,大胆去想,勇于质疑是创新的门径。

中医原创思维的哲学基础是象思维。“象思维”是一种区别于概念思维具有原创性的思维模式,也是中医学具有原创特质的思维,对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产生重要的深化引领的影响。象思维有原象与具象之分。原象被悬置舍弃三百余年,尽速回归是当务急需。原象即本原之象,即太虚、即元气、即混沌、即无、即一、即道,是“无有相生”的自然法则,是具有初始化的混沌系统,是整体流转之象。从主客一元论的角度看,原象是泯灭心物、消融主客的整体之象。原象涵盖了感觉器官所感知的“物象”和虽然不能用感觉器官感知,却可以通过心灵体悟的“心象”或“镜象”“意象”。原象无形,但具有原发创生性,混沌一气,一气生有,气聚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万物为形而下的“器象”或“具象”。生命机体器官、津、液、精等均为具象。具象与原象是紧密的关联的。原象与具象可以相互流通转化,具象以显明的方式呈现,最终又以幽隐的方式回归于原象。

华夏文明历史上的三次百家争鸣,每一次都将精粹存留于典籍,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从未脱离中华文明的母核,哲理思维自然地聚焦在知识界,深刻影响着代代中医学人,从而使中医药学成为中华文明的缩影。中华文化的开端,哲学观念着眼点在生命。追求的是天地人生境界,求真求善求美是中华文明与中医药共同的关注点。《道德经》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周代成康之治崇尊王充《论衡》,汉文景之治以无朴纯素,养民生息,树立古贤哲维护健康,燮理阴阳,纠偏复衡,以平为常。其思维绝无追求线性的精准,而是顺应自然,曲而有返的经验和理性的圆融,强调神、气、形、原、体的整合,开启了中医重在思维的始端,当今学人体悟哲学思维是对历史经典的复习。

先秦百家争鸣,儒家崇仁德、尚和合、重教化被封建君主视为治国理念,孔孟之学成为科举选用官职的必读。儒学具有“兼容”属性,以显学特质,吸取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而与政治结合成为中华文明的正统和主流。儒家积极入世的仁学思想是中医药学伦理的本源。儒学对易学、道学的高度关注,致使儒道互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成为中华文明主体认知的天性。

迨至南北朝第二次百家争鸣,由于民族融合与异域文化的传入,不仅丰富了文化,而且长时期的动乱与分裂为玄学即幽玄隐喻之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南朝儒玄相峙削弱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北朝儒学仍居正统思想。玄学家们主张“贵无”,儒学家力主“崇有”,无有之争是南北朝时期思想争鸣的重要特征。身逢乱世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关注,中医学人应深入认识不同特质的华夏医学思想哲理对中医药的影响。

宋、明二朝文官治国,官学书院和科举的结合,文风隆盛,使中华文明得到长足的发展。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为代表的思想,对后世文史哲美之人文之学影响至深,促进了哲学思辨的大发展,从此奠定了一源三流的中华文明原创思维的主体地位。宋至明的时期政儒习医成为一种风气,明医辈出,百家争辉。刘完素火热论、易水张从正驱邪论、儒门张元素脏腑元气论、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朱丹溪阳长有余阴常不足学说、张景岳命门水火论及阴常不足、阳本无余、阴阳互根学说无不折射出理学太极、天人一体论、气一元论、体用论等哲学思想对于中医学的重要影响。中医理论更新与创新及显著临床疗效又为华夏文明哲理指导健康生命医药学引领航线、服务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学与人文的互鉴互动,数理化生与文史哲美的整合;技术哲学理念与工具设备的创新结合;信息网络与人工智能(IT与 AI)的联合,催生了健康生命维护的医工结合的广义中国中医工程学。中医工程学归属复杂巨系统中探索的新学科,其目的是拓宽研究方向,深入到中医中药科技领域,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交叉结合对病因病机与药材道地性研究;环境物理学与天文气象学对病因学的影响;网络药理学的现代数学算法。诸如此类中医学者开始体会到医工结合创建中医工程学的必要性,而学科体系的构建才刚刚开始。我有幸2023年被清华大学邀聘为研究员,担任中医药交叉学科的顾问。作为一辈中医学人就中国哲学原象创生性与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的和合互鉴,面向未来从全球视野介入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力创新方向,求索新概念,作出新成就,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医药体系服务人类卫生健康事业。

张启明博士祖籍山东,谦诚敦敏,精潜治学,宽容纯素,带领出和谐、团结、奋进的学术团队。我与启明于21世纪初叶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共同就《中医形态学》研究,相互砥砺,破策论证,汇总数据,力主创新提供中医学界征询异议,以异者为师。当下民族复兴、强国战略实施,政令德化中医立法以“中西医并重”为国策,我辈中医学人亲切感受从薄明的晨曦透徹出和煦的阳光,企盼渡过乍暖还寒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庆幸中医工程学丛书《中医病因学》杀青付梓。草拟七律一首敬祝启明团队再创伟业。

儒道互補绪参禅,

淡看风云心自宽。

反思已过度岁月,

向思能旨谱新篇。

仰天求真处世间,

储善立美寓广寒。

细闻后学启航声,

韶辉依旧暖心田。

感谢启明博士对我的信任鼓励,乐观厥成为序。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