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实验教程(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其他体液检验

实验十八 脑脊液常规检验

(一)脑脊液理学检验

【实验目的】掌握脑脊液理学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用肉眼观察脑脊液颜色、透明度、凝块或薄膜的形成情况。

【实验材料】

1.器材 试管、试管架等。

2.标本 新鲜脑脊液。

【实验操作】

1.颜色 在自然光下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分别以无色、乳白色(米汤样)、红色、暗红色、黄色、绿色、褐色或黑色等如实报告所观察的结果。

2.透明度 在黑色背景下观察脑脊液的透明度,分别以清晰透明、微浑、浑浊等如实报告所观察的结果。

3.凝块或薄膜 倾斜试管,观察脑脊液有无凝块或薄膜,分别以无凝块、有凝块、有薄膜等如实报告所观察的结果。

【参考区间】无色;清晰透明;放置后无凝块、沉淀和薄膜形成。

【注意事项】

1.标本 采集标本后应立即送检,及时检查。细胞计数应尽快,以防标本凝固。

2.操作

(1)观察颜色和透明度 光线、背景要适宜,标本应混匀。

(2)观察凝块或薄膜 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时,标本应在2~4℃环境中静置12~24小时,再观察脑脊液表面有无薄膜或纤细凝块形成。疑为化脓性脑膜炎,可将脑脊液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再观察脑脊液表面有无薄膜、凝块或沉淀。

(二)脑脊液显微镜检验

【实验目的】掌握脑脊液显微镜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细胞计数同外周血细胞计数。

【实验材料】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吸管、吸耳球、微量吸管、乳胶吸头、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载玻片、推片、显微镜、离心机等。

2.试剂 生理盐水、冰乙酸、Wright或Wright-Giemsa染色。

3.标本 新鲜脑脊液。

【实验操作】

1.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1)破坏红细胞 在小试管内加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试管内壁黏附冰乙酸后倾去,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混匀,静置数分钟,待红细胞完全破坏。

(2)充液 用微量吸管吸取处理后混匀的脑脊液,充入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2个计数室,静置2~3分钟。

(3)计数 低倍镜下计数2个计数室内四角及中央共10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

(4)计算 白细胞数(/L)=10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106

对于浑浊、细胞较多的标本,可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后做。

2.白细胞分类计数(染色分类法)

(1)离心 将脑脊液1500r/min离心5分钟。

(2)制备涂片 取沉淀物2滴,加正常血清1滴,混匀后,推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或37℃温箱内待干。

(3)染色 Wright或Wright-Giemsa染色。

(4)计数 油镜下至少分类计数100个有核细胞。

(5)计算 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率,用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率乘以白细胞总数,即可得出绝对值。

【参考区间】

1.白细胞 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2.白细胞分类(染色分类法) 成人:淋巴细胞40%~80%,单核细胞15%~45%,中性粒细胞0~6%。新生儿:淋巴细胞5%~35%,单核细胞50%~90%,中性粒细胞0~8%。偶见内皮细胞。

【注意事项】

1.标本

(1)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1小时内进行细胞计数。

(2)细胞计数应避免标本凝固,高蛋白标本可用EDTA抗凝剂抗凝。

2.操作

(1)标本 在充液前要充分混匀,充液符合要求。

(2)直接计数 在白细胞计数中,应尽量去尽试管或吸管中的冰乙酸,否则可使标本稀释,导致计数结果偏低。

(3)标本处理 若脑脊液标本陈旧、细胞变形或数量太多,不易区分细胞形态时,白细胞直接分类误差较大,应改用涂片染色分类法计数。

(4)染色分类 如见内皮细胞、室管膜细胞应计入分类百分比中。若见到分类不明的细胞,另行描述报告,如脑膜白血病细胞或肿瘤细胞等。

(5)细胞计数 应注意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红细胞的区别。

3.白细胞校正 为避免因出血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的影响,血性脑脊液标本的白细胞须校正。校正方法是首先计数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数及脑脊液细胞总数和白细胞数,然后用下面公式校正。

(三)脑脊液蛋白质定性检查(潘迪试验)

【实验目的】掌握脑脊液蛋白质潘迪定性试验的方法。

【实验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实验材料】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刻度吸管、滴管。

2.试剂 饱和苯酚溶液(取纯苯酚10mL,加蒸馏水至100mL),充分混匀,置入37℃温箱中数小时,见底层有苯酚析出,取上层即为饱和苯酚溶液,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3.标本 新鲜脑脊液或模拟标本。

【实验操作】

1.加试剂 取小试管1支,加入饱和苯酚溶液2mL。

2.加标本 用滴管垂直滴入脑脊液1~2滴。

3.观察结果 立即在日光灯下,衬以黑色背景,观察有无白色浑浊或沉淀,以及混浊或沉淀程度,再轻轻混匀,继续观察。

4.判断结果 见表1-5。

表1-5 脑脊液潘迪试验结果判断

【参考区间】(-)或(±)。

【临床意义】脑脊液异常改变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肿瘤等疾病。

【注意事项】

1.试剂 苯酚纯度影响检查结果,如有杂质可引起假阳性。当温度在10℃以下时,应将苯酚保存在37℃温箱中,否则饱和度降低,可导致假阴性。

2.标本 标本混浊或因穿刺出血,混入血浆蛋白或红细胞过多,可引起假阳性,须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查,同时报告结果时应注明穿刺出血。

3.操作 加标本时,用滴管将待检标本垂直加于小试管中,注意滴管不要倾斜,不要接触试管壁,以免影响结果。

4.阳性对照 可取正常脑脊液或者配制与正常脑脊液成分基本相似的基础液中加入不同量的球蛋白,作为阳性对照。

5.结果分析 正常脑脊液球蛋白含量很低,潘迪试验过于敏感,致使部分健康人脑脊液也出现极弱阳性结果,应注意正确评价实验结果。

【思考题】

1.如何区分脑脊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新型隐球菌?

2.影响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这些因素?

3.影响潘迪试验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

实验十九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

【实验目的】掌握浆膜腔积液理学检验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的方法;掌握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的方法。

【实验原理】由于漏出液与渗出液的产生机制不同,所含蛋白、细胞、细菌等内容物质和量的不同,导致积液颜色、透明度、凝固性及比重差异,可通过感官或简单的方法区别。显微镜可以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渗出液中黏蛋白增多,该蛋白是酸性糖蛋白,可在pH值3~5的稀乙酸中出现白色浑浊或沉淀。

【实验材料】

1.器材 试管、试管架、吸管、吸耳球、微量吸管、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推片、100mL量筒、滴管、折射仪。

2.试剂 生理盐水、冰乙酸、白细胞稀释液、Wright染液或Wright-Giemsa染液、蒸馏水。

3.标本 新鲜胸水或腹水。

【实验操作】

1.理学检验

(1)观察颜色 在白色背景下,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并报告结果。

(2)观察透明度 在黑色背景下,轻摇标本并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并报告结果。

(3)观察凝固性 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有无凝块形成,并报告结果。

(4)测比密 使用折射仪测比密。

2.显微镜检验

(1)有核细胞计数

①破坏红细胞:在小试管内加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黏附少许冰乙酸后倾去;滴加混匀的浆膜腔积液3~4滴,混匀,静置数分钟以破坏红细胞。

②充液:用微量吸管吸取适量混匀的浆膜腔积液,充入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的上、下两个计数室。

③计数:静置2~3分钟,待细胞下沉后,低倍镜下计数2个计数室内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

④计算:1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即为每微升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总数,再换算成每升浆膜腔积液的有核细胞总数。

必要时可用白细胞稀释液对标本进行一定倍数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其他同上。

(2)有核细胞分类

①直接分类法:有核细胞计数后,直接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分类计数至少100个细胞,分为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间皮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粒细胞)。

②涂片染色分类法:涂片制备:将浆膜腔积液以10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制成均匀薄片,置于室温下或37℃恒温箱内尽快干燥。Wright或Wright-Giemsa染色。分类计数:在油镜下分类计数,至少分类100个有核细胞。

3.黏蛋白实验

(1)准备试剂 在100mL量筒中加入0.1mL冰乙酸,再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混匀。

(2)加标本 用滴管垂直量筒液面滴下1~3滴积液。

(3)观察结果 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及其下降速度。

(4)判断结果 结果判断标准及报告方式见表1-6。

表1-6 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试验结果判断标准及报告方式

【参考区间】漏出液:淡黄色,清晰透明,无凝块形成,比重<1.015;细胞总数多<10×106/L,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黏蛋白定性结果多为阴性。

渗出液:呈深浅不同的黄色、红色、乳白色等颜色,并有不同程度浑浊,可有凝块生成,比重多>1.018;细胞总数多>500×106/L,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黏蛋白定性结果多为阳性。

【临床意义】浆膜腔积液理学、细胞学和蛋白检查能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进而鉴别诊断疾病。

【注意事项】

1.标本 ①采用第3管标本用于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尽量减少穿刺出血对细胞计数的干扰。②采集标本时加100mg/mL EDTA-K2抗凝(每0.1mL可抗凝6mL标本),避免标本凝固。③第4管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器材均须清洁干燥。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以免标本凝固或细胞破坏,导致结果不准确。

2.操作 ①观察颜色和凝固性要注意光线与背景。②浑浊、细胞较多的浆膜腔积液可稀释后再计数。③直接分类法时如有核细胞不足100个,可直接写出单个核和多个核细胞的具体数量。④染色分类计数过程中,如发现间皮细胞和不能分类的异常细胞应另外描述,并行H-E、巴氏染色查找肿瘤细胞。⑤黏蛋白实验时加冰乙酸的量不宜过多,要悬空、垂直加入标本,加入标本后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浑浊半途消失者为阴性。

【思考题】

1.试从漏出液和渗出液产生的机制来分析浆膜腔积液理学性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分析总结黏蛋白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

(徐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