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劝课农桑,《大明律》成
“噗!”
这口浓茶,直接喷在朱小妹脸上。
朱小妹先是懵了一下,再然后就是涕泪交加,大骂宋慎“混蛋哥哥”,想要挣脱宋慎怀抱。
见宋慎不松手,朱镜静那小手狠狠去揪宋慎的头发。
原本盘好的头发,被朱镜静这么一揪,直接簪落发开。
“女人哥哥!鼻毛超多!女人哥哥!鼻毛超多!”
朱镜静指着宋慎鼻子,大声喊道,浑然忘记自己脸上不断滴落的茶水。
“你正是个淘气包。”
宋慎对朱镜静,打不得骂不得,也只好哭笑不得。
不过,老宋小子也会暗自神伤。
莫非劳资鼻毛真的多?
“这个宋子畏!大逆不道!竟然敢吐陛下闺女!老子去砍了他!”
马武拦住那个锦衣卫下属,捂住下属的嘴让他小点声。
这个下属岂能和马武的身手相比,这次制服以后,下属也动弹不得。
得了,这茶咱也别喝了。
宋慎将朱小妹送回宫内,赶紧在刑部以公务繁忙为由,闭门不出。
就是为了躲避“慈父”朱元璋的责问,毕竟他当众喷长公主一脸茶水的事情,朱元璋不可能不生气。
况且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他宋慎烂命一条,天子一怒,真有可能溜下他的脑袋。
而躲避了大概三四日后,朱元璋也消了气,让周寅宣宋慎入宫,宋慎这才前来。
“《大明律》完成的怎么样了?你这小子躲了三日,真就这么害怕朕?”
朱元璋消气归消气,仍然冷峻着脸,空气中透露着一股寒意。
“回禀陛下,大明律已经接近尾声,大可宽心。”
“别拿“尾声”“尾声”哄朕,朕想问一句具体时间。”
“七天内。”
宋慎咬咬牙,说了一个范围。
现在《大明律》已经基本完成,除了一些边枝末节的事情以外,宋慎能够保证七日内完成《大明律》。
既然已经做出保证,朱元璋则不再过问。
翌日上朝,户部尚书杨思义,以农桑积储不足,奏请令民间皆种植桑、麻、木棉等经济作物。
“杨爱卿此言有理。”
只要是有利于农业发展进步的事情,朱元璋基本都会同意。
大明以农为本,朱元璋常将自己比作一田间老农,可见他确实以振兴农业为目标。
“容臣反问杨尚书一句,可以奏请民间种植这些经济作物,但是其税该如何解决?”
此时询问杨思义的官员,名为杨佲,出于谏官之列。
杨佲也是问到了点子上。
其桑、麻、木棉种植几年才收其农税,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建议四年后始征其税:麻,每亩征八两,木棉每亩征四两。不种桑的,罚其纳绢;不种麻的,罚其纳布。”
杨思义也是不慌不忙,估计也是知晓有人一定会拿这事考自己,应对的措辞也是很是充分。
“杨爱卿考虑的也是全面。”
四年以后,国家应该已经完成统一大业,鞑子应该已经赶出长城以北,大明四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可以进行税收。
杨佲见杨思义确实有准备,便回到了队列之中。
朱元璋遂即批准施行。
而朝会四日之后,宋慎与高逊志携带完善版的《大明律》,入奉天大殿,面见朱元璋。
“朕检查了一遍,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个版本的《大明律》修的很好。”
朱元璋通过了这版《大明律》后,日后再览其书而喜:“吾民可以寡过矣。”
宋慎却知道,正史洪武帝一死,《大明律》《大诰》皆不再推广,太祖后世皆不用。
颁行《大明律》时,朱元璋亲自作序:
“杂犯死罪、苦役、流放、迁徙等刑,一律按现在制定的赎罪条例判决。”
“陛下圣明!”
宋慎和高逊志拱手一拜。
此行,条例辅助法律而通行。
褒表宋慎,仍然任职刑部侍郎,但兼弘文馆学士。
而高逊志也如愿以偿的入了翰林院。
“嘶!”
高逊志一听弘文馆大学士的名头,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兼任弘文馆学士,朱慎这次可是稳赚不亏。
此时的弘文馆学士,仍按唐制制定。
在本朝,也拥有轮流宿直,听朝之际,而可引入内殿,讲论文义,商量政事,拥有很大的权力。
而洪武三年,朱元璋就曾封赏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如今却被宋子畏搏了头筹。
可见宋慎的地位,在朱元璋心里目前确实不低。
江南某一学堂。
群儒毕至,大约数百儒生集结一起,讨论目前最大的话题:大明律。
有一老儒,坐于上座。
其下百儒,皆为他弟子。
而《大明律》誊抄本互相传送,诸人皆骂宋慎。
“宋子畏真酷吏奸佞也!”
“若这小来俊臣成了势,天下则受苦久矣。”
那上座老儒生颤颤巍巍地合上《大明律》,直接将《大明律》摔在桌子上,大声对坐下学生说:
“自此,我大明无法也!顽颜而不知天下仁义为先!却以严苛酷刑兴之,谈何强国兴儒!”
天子读书人不少抵制此事。
但是也有人主持《大明律》。
其中有曾坚,王充,林记运等儒者,皆言《大明律》推行终是利大于弊。
尤其是曾坚,写书文发表观点:
“因何而言《大明律》不可?此乃当朝天子所亲定,命其细阅,虽然某些刑罚较前代往往加重。
“但盖刑乱国之典,乃当今乱世通行之道也。陛下前所改定,常有认为罪可矜疑者,尚不止此。”
“夫律设大法,礼顺人情,齐民以刑,不若以礼。其谕天下有司,务崇礼教,赦疑狱,则称圣上嘉与万方之意。”
此文除了赞成《大明律》合理性以外,顺道又恭维了一下朱元璋。
而且最后一句,曾坚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希望洪武帝能够“务崇礼教,赦疑狱”。
朱元璋闲暇时阅览完此文,对身边的宋慎说:
“这个曾坚写文有水准,咱应该将他请到宫里来为咱讲一讲。”
随后朱元璋便将曾坚请入奉天殿中。
两人相谈甚欢,朱元璋濯曾坚为吏部侍郎。
直接升多位品阶,曾坚受宠若惊,而且他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晋升太快,被同僚攻讦。
当然,曾坚的担心也是多余的。
在此之前有了宋慎这个“前车之鉴”,曾坚提拔为礼部侍郎也还算合理的,毕竟朱元璋就喜欢干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