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倡改锦衣卫,定七刑具
当宋慎问及刑部事宜若是受到李善长影响,修典一事如何去做的时候,朱元璋只留下了一句话:
“有朕在,李百室不敢阻碍你修《大明律》,你尽管在刑部大展拳脚。”
“陛下,如果你想了解应天府各官吏来往动向,何不将“拱卫司”,改为“锦衣卫”,设立一个正式独立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
“哦?那这锦衣卫如果设立,朕该赋予它什么权力?”
朱元璋忆起唐胜宗,赵庸等人背着他来参加李善长的寿宴,这件事确实让他颇为不满。
当时他也未派人探查。
朱元璋猜测到淮西武官群肯定会派人去参加宴会,但是没想到参加宴会的竟然是唐胜宗。
“李府五将”中,唐胜宗最受朱元璋器重。
然,唐胜宗亲自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唐胜宗已经是拥护李善长的铁忠了。
堂堂一国之主,竟然连麾下的将领去哪里都不知道,若是传扬出去,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锦衣卫当有掌侍卫,缉捕,刑狱的能力,不可凌驾于百官,但可监督百官。先设恒以勋戚大都督领之,再提拔副将辅之,由陛下直接管辖。”
“子畏之言甚善,当尽快着手建立锦衣卫,那子畏就亲自效劳吧。”
“微臣已经管理刑部大事六七,岂能再插手锦衣卫建立一事。”
“朕放权于你,自然是信任你,你尽管去办理。”
“微臣遵旨。”
而锦衣卫配套,当属飞鱼服和绣春刀,宋慎前世学习历史时,独爱锦衣卫服饰和佩刀。
这一次,他有幸参与建立锦衣卫,正中他下怀。
“飞鱼服,绣春刀,朕同意子畏改锦衣卫后,为锦衣卫升级装备,但是切莫超支太过,不要为了样子而丢了里子。”
“陛下勤俭节约,乃国家楷模,微臣定将控制预算,增强实用性,请陛下宽心,不会超支。”
“那咱便放心了。”
随后按照宋慎要求,衣匠开始连夜赶制飞鱼服。
“不过这飞鱼服样式,实在让人奇怪。”
衣匠边画边慢修边幅。
将飞鱼服的大致样貌尽量修改到最好。
大概两日,第一套飞鱼服出炉,等到这套飞鱼服入手后,宋慎展开一看。
上下开裙,袍上方螭纽瞩目,因为朱元璋提倡节俭一切从简,有一些细支末微的地方全部采用平铺,不再镶嵌物品和增添刺绣工艺。
“你这小子,有这么好的服装竟然不拿出来。”
高逊志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呵呵,这种飞鱼服都只是简化版本的,若不是陛下以简洁实用要求,一定要重现最好的飞鱼服。”
“不行,你以后一定要送我一套,我也要过一过那个锦衣卫的瘾。”
“放心,你若是加入锦衣卫,这京城上上下下都得惧怕你。”
高逊志为人大公无私,若是真入了锦衣卫,恐怕会招百官忌恨。
当然,高逊志武艺不中用,还是翰林院和朝廷适合他。
况且朱元璋都要调他去礼部了,这高逊志还真就是过过嘴瘾。
“等量产的时候送你一套,现在肯定是不行,而且就算给你一套,你也不能穿出去,不然小心真的锦衣卫把你抓走。”
“我高士敏没有那么傻,这种好东西肯定不会拿出门炫耀。”
“对了,我看你桌子上还有一张图纸,那是刀吧?歪歪长长的,有些奇怪。”
“那是绣春刀图纸。”
“何为绣春刀?”
“砍人的刀!”
等宋慎将绣春刀图纸拿给那工匠头子看的时候,工匠头子愣住了。
“这是嘛?”
那矮个工匠头子睢盱宋慎,刚咽下的茶水,险些喷在宋慎脸上。
“样图倒是没毛病,但是笔锋却歪歪扭扭,此图画的如此丑陋,这个小宋先生真该练一练自己的画技了。”
飞鱼服和绣春刀图纸都出自宋慎之手,飞鱼服图纸其实也不堪入目,但是衣匠还是忍住了,按照自己的想象制作了出来。
不过这一次,铁匠忍不住了。
“哈哈哈,我确实毫无绘画天赋,不如我去宫里抓个画师,再来临摹一张?”
“还敢用临摹一词?这画恐怕只有小宋先生能画,天下找不出来第二个人了。”
工匠头子气笑了。
“那师傅,你想想办法。”
宋慎还得赔着笑脸。
“唉,我想想办法。”
工匠拿走了图纸,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本人不在,宋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修撰《大明律》的进度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其中,有一件事情,宋慎仍需请示朱元璋。
“陛下,重置七刑具,可正刑狱管理,这不比刑法,主要起箴诲作用。”
“准奏。”
宋慎提及的请求和奏折,朱元璋基本都会通过。
在宋慎成为“双料间谍”以后,朱元璋唯一能宋慎做的,就是给予无条件的信任。
宋慎和高逊志等十三僚属商定,大明重新设置七种刑具:
笞,杖,讯杖,枷,扭,索和镰铐。
笞、杖都以荆条制作,只打臀部。
讯杖,以荆绦制作,用来杖打臀部和大腿。
此三刑具,笞、杖和讯杖。
长度皆定为三尺五寸,不可参考县级以下乡间样式,重新以府,州级别下达的式样进行校核,三尺五寸。
高逊志认为杖刑只可为杖刑,不能用皮筋粘附东西或装上钉子,这样的长杖,都是不合格的。
死刑犯用枷。
轻罪犯用索。
犯流放之罪的犯人皆用镰铐。
七刑具成,立标占据。
李善长带头赞成宋慎重置七刑具,接连一些原本弹劾宋慎的官吏倒戈,大力支持宋慎。
“有这李百室撑腰,七刑具推行的阻碍变小,我承受的压力果然锐减了。”
宋慎笑道。
“子畏莫非真的投靠了李善长?”
高逊志对这件事一直感到奇怪。
因为他和宋慎共事多日,他已经很了解宋慎这个人了。
宋慎只向陛下和太子低过头,除了这两位,还没有人能让宋慎第三次低头。
“士敏就当我是淮西一派的吧,淮西现在抱团取暖,火势越烧越旺,我宋子畏觉得淮西集团值得投资,日后或许倚靠李相国,我宋子畏或许能混个尚书当当。”
“这不是你。”
高逊志打量宋慎半天,才摇头说道。
“哈哈,爱信不信,走,完工咱喝酒去。”
宋慎领着高逊志,去了坊市。
在皇帝和百官的双重支持下,七刑具反而是推动最快的新制,很快便从应天府推广向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