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王朝兴亡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统一南北

一、远交近攻

在北部边疆,隋王朝还面临着强大的突厥。突厥自公元552年土门建立突厥汗国,553年木杆可汗继立后,力量日益强大,统治着东自辽海,西至西海(里海),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沙漠的广大地区。563年以后,对北方边疆的骚扰日益严重。北周、北齐分立,为了取得突厥的助力,“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下曰: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15]隋建立时,突厥内部矛盾虽很尖锐,但对隋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公元581年,木杆可汗之弟佗钵可汗死,佗钵子摄图继立为沙钵略可汗,摄图弟庵逻为第二可汗,木杆子大逻便为阿波可汗,沙钵略从父玷厥,居西面,号达头可汗。诸可汗各统部众,分居四面。隋文帝取代北周后,沙钵略可汗在北周千金公主怂恿下,发兵攻隋。北周时曾送千金公主入突厥、熟悉突厥内部情况的长孙晟,上书分析了沙钵略、阿波、达头三可汗以及沙钵略可汗之弟处罗侯等叔侄兄弟之间各统强兵,矛盾重重,难以力征,易于离间的情势,提出“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16]的方针,建议联合西方的达头可汗和阿波可汗,以及东北的处罗侯,促使突厥内部分化,再乘势击败沙钵略。

隋文帝派元晖出使达头,长孙晟出使处罗侯,促成了突厥内部的分化。开皇三年,隋分兵八道反击突厥。大败沙钵略可汗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又屡败阿波可汗于凉州(今甘肃武威)。突厥分裂为以沙钵略为首的东突厥和以阿波为首的西突厥。开皇五年,沙钵略臣附于隋。隋的北顾之忧得以解除。

二、统一南北

隋王朝建立后,立即着眼于南北的统一。隋文帝一方面集中全力稳定内部,增强国力,并解决突厥问题,同时接受高颎的建议,利用南北农时的不同,经常在南方收获季节,征发少量军队,声言掩袭,大张旗鼓地宣扬要向陈进攻。等到陈把军队调集起来以后,便解散军队。这样,不仅可以废其农时,困其财力,而且由于每年如此,陈也就可以习以为常,不以为意,从而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隋还经常派人去烧陈的仓库,使陈的财力进一步困难。杨素也在永安(今湖北巴东)造大小舰只,准备顺江而下。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叔宝劫夺民财,劳役不止、穷奢极侈、淫声乐饮、枉杀直言等罪行,宣布伐陈。诏书抄写了三十万份,在江南广为散发。

十月,隋文帝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率大军五十一万,兵分八路,从巴蜀到东海之滨数千里的战线上,向陈发起进攻。诸军皆受晋王杨广节度。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主持军中事务。

十二月,杨素率舟师出三峡,顺江而下,数败陈军,直至汉口(今属湖北)。其他部队也都兵临长江。

这时,陈在后主陈叔宝的统治下,更加腐朽不堪,宰相江总不亲政务,唯事诗酒,成天与都官尚书孔范等文士陪着陈后主游宴,被称为“狎客”。实际主持政务的中书舍人施文庆、沈客卿则醉心于巩固自己的权势,而置朝廷安危于不顾。始则不向陈后主奏报隋军将至的情报,继而反对派兵加强京口(今江苏镇江)和采石(在今安徽)的防务。陈后主更是盲目乐观,在隋军大军压境,长江上游诸州皆为杨素所牵制,不能调来防守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情况下,还从容对侍臣说:“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不摧败。彼何为者邪!”他的宠臣孔范也附和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对于边将的报警和告急,他认为这不过是“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17]陈后主也笑以为然,故不为深备。君臣照样奏乐、纵酒、赋诗不辍。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贺若弼自广陵(今江苏扬州)引兵渡江,陈兵竟然没有发现。韩擒虎将五百人夜渡长江,采石守兵皆醉,轻易拿下了采石。第二天采石戍主向陈后主告变,第三天陈后主才召公卿入议军旅。经过几天的议论,怎样行动仍然不能决定下来。初七,贺若弼在攻克京口(今江苏镇江)后,进据钟山。杨广派总管杜彦与韩擒虎合军屯于建康城附近的新林。十三日,贺若弼大败陈军,俘陈将萧摩诃,韩擒虎自朱雀门进入建康,进至台城。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嫔逃入枯井中,被隋军俘获。

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后,以施文庆受委不忠,曲为谄佞,使下情不能上达,沈客卿重赋厚敛,为害于民,斩于石阙下,以谢三吴;同时命高颎与元帅府记室裴矩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杨广的作为受到天下的称赞。

陈的一些地方官据城抗拒隋军,很快都被讨平。隋的力量尚未到达岭南,数郡共推原高凉郡(今广东阳江西)太守冯宝夫人冼氏为主,号为圣母,保境安民。隋文帝派柱国韦洸安抚岭南,在南康(今江西赣县)受到陈豫章太守的拒阻。杨广让陈叔宝致书冼夫人,要她归附隋朝。冼夫人派孙冯瑰率众迎韦洸至广州。岭南诸州也都接受了隋的统治。陈的统治区域全部归入隋朝,得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

四月,晋王杨广率诸军凯旋回到长安。隋文帝宴赏将士,广阳门外夹道堆积了大量的布帛,共用去布帛三百余万段,并决定原来陈的统治区免除十年租赋。


[1] 《周书》卷6《武帝纪下》。

[2] 《北周六典》卷5《夏官府》大司马卿条。

[3] 《北周六典》卷1《四辅》。

[4] 《隋书》卷1《高祖纪上》。

[5] 《隋书》卷50《宇文庆传》。

[6] 《隋书》卷42《李德林传》。

[7] 《隋书》卷41《高颎传》。

[8] 《隋书》卷42《李德林传》。

[9] 《周书》卷21《尉迟迥传》。

[10] 《周书》卷30《李穆传》。

[11] 《隋书》卷37《李浑传》。

[12] 《周书》卷21《尉迟迥传》。

[13] 《隋书》卷1《高祖纪上》。

[14] 《周书》卷8《静帝纪》。

[15] 《隋书》卷84《突厥传》。

[16] 《隋书》卷51《长孙晟传》。

[17] 《资治通鉴》卷176祯明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