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乱世当地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一亩三分地

宋柴希,黄安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

和邓家依靠祖上余荫一样,宋家也因宋柴希迈入特权阶层,进而诞生特权家族,哪怕是最底层的小家族,也拥有两千亩土地,这些土地并不免税,但是有宋老太爷余荫在,地方官府也不会如盘剥小民那般,逼迫宋家。

施佑也就是被剿灭的太快,要不然凭施贼急需粮食,财物,宋家多半也得遭受灭顶之灾。

现如今宋家家主宋诚忠厚,这些年组织村民修桥补路,挖水库,引沟渠,颇受宋村村民爱戴。

可惜的是自宋老太爷死了之后,宋家连个举人都没出过,要不然将名下土地全部投献到主家名下,宋村基本上可以免了官府田赋。

如果再把自己名籍托在主家名下,成为隐户,那便是连丁税都能免得一干二净。

大明在籍人口不过五六千万,可实际人口超过一亿五!

少了一亿人的丁税,每年国库少收赋税上千万两。

大明穷,穷的活该,这也是太祖皇帝亲自制定,所谓万世不移的完美制度。

邓平推行土改之政,说实话惠及的还是寻常百姓,尤其是那些失地百姓更是欢欣鼓舞。

至于土地不得买卖,还有以后要给县里交税,这些普通百姓并不在意,或者说现在无需在意。

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摊丁入亩和废除免税还有民籍!

摊丁入亩废除丁税,连丁税都不收了,那还当什么隐民,光明正大当平民难道不好么?

至于民籍……大明的籍太多了,什么士籍、医籍、匠籍、灶籍、军籍、民籍、贱籍……等等。

分籍也就算了,竟然还规定你爹是啥籍,你就是啥籍,士籍除外,想获得士籍得科举。

一旦获得功名成为士籍,哪怕你以前是军籍,你的子孙也是民籍起步。

于是压根不会治病的非得当郎中,不想当兵只想种地的还是得当兵,拿了一辈子锄头,给军将当了一生佃户,他么也是军籍,儿子也是,孙子也是,除非科举出仕。

邓平穿越来大明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也是这户籍制度,老朱当年为何要限死户籍,难道仅仅只是为了鼓励读书,限制商贾?

想不通,也没必要深究。

在邓家庄当地主,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现在被朱常淦这厮架成县城地主,那这黄安县便是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得按他的规矩来。

不愿意,那就滚出黄安!

此刻,邓文龙带着三十人抵达宋村。

宋家庄两百多户,五六百人口,这时候男女老少个个上阵,拿镰刀,拿锄头,拿扁担,甚至还有不少手里拿着砖块……

宋诚站在所有村民前头,一脸的无奈。

“我家少爷仁慈,推行土改大政也是惠及万民,宋家主也是读书人,该不会看不出这土改真正得益的还是平民百姓吧,现在宋家主纠集满村村民,难道是打算阻碍土改大政?”

宋诚叹气道:“得田交税,天经地义,宋家村这么些年也没少过官府的赋税,现在黄安县被施佑那逆贼杀的血流成河,施贼被进贤王诛杀,黄安本该还是大明之县,然而不是……”

邓文龙皱眉,静静听着宋诚废话,对于名声还不错的宋诚,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下杀手。

来宋庄之前,他已经宰了赵庄地主赵喜全家,也灭了俞村地主俞晟满门。

邓文龙真的不在乎自己的手上再多几条人命,但是……

他杀赵喜,杀俞晟,两家十七口,赵庄、俞村百姓并不反抗,甚至在重新分配土地后,两村族民还欢欣鼓舞,觉得自己杀的好,认为是他替所有人出了口恶气。

可现在,他面对的是整个宋村!

朱常淦下令,但凡不遵从土改政策之地主,一律格杀!

但是少爷没说过这话……

说到底,他们是少爷的人,你朱常淦算个什么东西?

邓飞龙很为难。

“这些田,是宋家数代积累所得,就算是皇家、官府也无权随意剥夺,现在进贤王占据县城,推行土改,要没收县内所有私田,老朽敢问,进贤王这是要谋反邪?”

“给少爷发报。”邓文龙叹气,感觉自己很无能,这时候他恨不得能上战场,拿着冲锋枪,一扫一大片,那滋味想必很酸爽。

身边背着电台的庄丁,立即放下电台开始发报,这东西他们练了几年,熟的很。

邓平手里提着根‘光威’龙云三代7.2米台钓竿,兴致缺缺的坐在凳子上钓鱼。

原周家大宅,现在的邓府内挖有一座池塘,里面养的鱼肥硕的很,这两天估计没喂,邓平连提几竿,都是五六斤的大货,现在手都酸了。

很惆怅,朱常淦这家伙有事没事都来汇报,搞的他烦不胜烦。

邓平推行土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是知道唯有土改才能彻底消灭掉土地兼并这颗寄生在封建时代的毒瘤,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朱常淦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这厮的目的是要把黄安打造成缩小版的京城,把县衙改造成紫禁城的乾清宫大殿。

当然,这肯定是朱常淦谋算的第一步,这厮现在每天忙的跟陀螺一样,派人散布消息还不到一个月,涌入黄安县的流民已经超过三千。

这还是因为黄安周边没怎么被乱贼祸害的缘故,要是在陕西、河南这些重灾区,一个月涌入十万都不算稀奇。

李自成几十万大军,其中九成都是裹挟而来的流民,没办法最后一点吃的都被抢了,不被裹挟,只能等死,被裹挟就算被养蛊,至少能多活几天。

三千多流民,精壮占了半数,这也正常,毕竟老弱病残也不可能长途跋涉,就算勉强离开家乡,多半也会饿死在半道。

人离乡贱,叶落归根,那些老人宁肯自己躺在棺材里等死,也不愿意死在异乡,成为孤魂野鬼。

一千多精壮被编入军,黄安县的县仓,施佑劫来的大户粮库,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人不能光吃饭吧?

邓平准备回现代搞批发采购了,好在现在应该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