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醉的Clover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80,90 的移民

80末的人称自己为泛90,而90初的我,则称自己是80后的遗民。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的妈妈不止一次对我或者旁人说过:“多亏了我,把你晚生了一个月,生到1990年,这样你就是90年代的人了,如果早生一个月,那你就是80年代的人了。”我那时候小,没对这句话做过多的推敲,日后想起,不禁觉得这是个病句,如果生于1990年1月是晚生了一个月,生于1989年12月是早生了一个月,那么究竟生在几月才是不早不晚的恰好呢?也许一年的12月和次年的一月之间还夹杂了一个不为人知的13月,我应该生在那个月份才对。

那个时候还没有“九零后”后这个词,因为连“八零后”的概念都还没提出来。所以呢在那个时候,以年代来划分人的萌芽已经明显。

后来时光流畅的铺垫开来,“八零后”的名字如异军突起一样出现在各个角落,这像是一个醒目的商标,打在了各式各样人的身上,并且逐渐成为了一个可以传承的系列,为日后“九零后”的出现打下了殷实的基础,而时至今日,“零零后”后的概念也被提出来了。

其实在我高中的时候,同龄人大多集中在1989年和1990年这两个年代,大家只知道彼此是同龄人,不知道彼此是两个年代的人。也没有人刻意去搞什么分裂,说我是“八零后”,你是“九零后”。一个1989年的“八零后”和一个1990年的“九零后”,两个人都是吃卜卜星看《灌篮高手》长大的,实在不知道彼此有什么区别,所以在生活中我从未被别人称作“九零后”,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被打上这个烙印一样的标签。我第一次被明确称作“九零后”是在2008年,那年我18岁,念高三。2008年3月中旬的时候,我在班刊上发表了第一篇作文,在那之前我几乎没有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也没有获得任何文学奖项,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新人。“全新登场”四个字也算名至实归,但却总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墨重彩的马戏团小丑,尤其是前面“九零后”那三个字,真是让我有说不出的别扭。

所以这个班刊推出了很多“九零后”的写手(毕竟都是一个班的)分别是2008年6月、7月、8月的萌芽之星,而我们三个的共同点除了都是班刊的作者之外,就只剩下“九零后”这个标签一样的存在了。再到后来出书,书上印着大大的“‘九零后’作家”的蓝标,看样子真像是一个印章一样盖了上去。之后接受的杂志、报纸、电台的专访,也无疑用了这个称谓来加在我的名字前面,人们似乎迫切的希望将“八零后”和“九零后”区别开来,很多“八零后”和“九零后”的人也希望彼此划分界限,前者可以以集体的力量痛斥后者的脑残,后者可以同样聚集在一起对前者进行反击。人们似乎都喜欢这样的口水战争,无数的帖子,板砖一样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拍来拍去,似乎每个人都将自己生活的不满化为了对另一个族群的仇恨,说白了就一句话:我看不惯你。人们喜欢以个体代替群体,就像喜欢以特征来代替整体,比如你看见一个女人的腿很美,你可以代之为“美腿”,一个女人的胸很大,你可以代之为“乳牛”,一个人的头发是黄色的,你可以叫他“黄毛”。

我想,在一个人的范围内,你以他的某个器官的特征来称呼他,似乎也没什么不妥,除了讲到台面上不太好听,但也无伤大雅,可是当这个范围扩大化,当一个人的整体变成了一群人的群体,很多的事情就不能再如此简单的代称下去。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是不懂这个道理的,所以当一小部分“九零后”的孩子穿成了非主流,他们就将整个“九零后”都谓为非主流,当出现个把脑残的声音,遗憾的是又出生在1990年以后,于是“九零后”就成为了轰轰烈烈的脑残一代。

这就像你邻省一个哥们儿,和你素不相识,但是年纪相仿,都出生在同样两个数字后,结果他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然后我对你说:你们这一代人走路都不长眼睛。您觉得这可乐吗?我觉得这不是可乐,而是可笑。对于以年代来划分人,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并不是因为年代的存在,而是因为在不同的年代所发生的不同的事情而存在。

有人说“九零后”和“八零后”的区别“八零后”的划分是有必要的,“九零后”则完全没有必要,纯粹是跟风的劣质品,是人们因为无聊想出来的东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1978年,改革开放从那个时候开始。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在“文革”。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绝对是不同的,他们的不同并不是在于两个0之前的7和8不同,而是在于一个是“文革”,一个是改革。我想这句话是挺深入我心的。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在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也在改革开放,都是改革开放,同一时代大背景下的人,能有什么区别呢?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