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老朱讹上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3章 皇太孙

大明医院内。

朱雄英经过数月细心调养,终于到了锯开石膏的日子。

周廖、戴思恭以及一众医士,都想见证林风这个新法子到底效果如何。

林风郑重其事地准备各式药膏与器具,指挥几个医士,谨慎地为朱雄英拆开固定的石膏。

周围人屏气凝神,生怕惊扰了医士的手法,对皇长孙有不好的影响。

待一点点剥去石膏层,露出朱雄英瘦削却仍结实的腿骨,因为静养的缘故,这只小腿的肌肉比另一只瘦了不少,毕竟用进废退。

四周人皆松了口气,周廖亲自替朱雄英检查骨节,确认已恢复如初,大家皆是喜形于色。

“皇长孙骨节已愈,您不可马上劳累!”

“我知道了!”

周廖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朱标在旁也抚掌而笑,欣慰地拍了拍朱雄英的肩。

“英儿,此番总算平安无事,你应当牢记这次教训,莫要再好高骛远了。”

他脸上虽带笑意,但还是对他顽皮的心性仍心有余悸。

吕氏就是料准了他会骑的很快。

朱雄英一脸羞赧,低声道:“父王放心,儿臣会注意的。”

他这一遭险些断了骨,虽心中有一股年少不服输的冲动,但经历了此次的惊险,也确实心有余悸。

林风也俯身复查朱雄英的伤势,笑着对朱标道:“太子殿下,此法效果甚好,可以让更多骨伤病人用石膏固定,能减少病痛,加快愈合。”

朱标闻言满意地点头,称赞道:“林博士此法果真灵验,待时日长久,想必大明百姓也将因此获益。”

朱雄英见状,还是小孩贪玩儿的心性占上风。

“父王,既然儿臣的腿骨已愈合,可否请老师再给我一辆自行车,方便上下学。”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

之前那个掉进了河里,车已经损坏了。

林风送给他的是从学校拿来的儿童自行车,工坊还没有开始做儿童使用的。

朱标抬眸睨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既然康复便该知自重,不可胡乱妄为。若摔伤之事再有重演,你如何担得起?”

朱雄英只得悻悻作罢,乖乖低头应承道:“儿臣知错。”

林风在旁忍俊不禁,插话道:“皇长孙既然已经恢复,在宫中骑车,既可锻炼又不至于受伤,太子殿下您看这样如何?”

他看得出来朱雄英严重的渴求。

朱雄英闻言,这也比直接不让骑车来的好啊,连连点头如捣蒜。

朱标思考了片刻,无奈地应允了下来,嘱咐道。

“切记只准在宫中骑行,待你再长大些骑出宫去。”

“谢父王!”

林风只得再用掉一次机会回学校帮他找合适的自行车命人给他送去。

新自行车比之前的稍微大了一些,但他已经骑的非常熟练了,倒也没觉得不方便。

自此以后,朱雄英只得在宫中绕着御花园骑那小小的自行车,或步行于廊道之上。

马皇后见状,心中暗自欣慰,儿孙虽有顽劣之心,但经此一事,终是有所收敛。

宫里的人见他行走自如,骑车也跟从前一样才确信他的腿是真的好了,只是还需要再养养。

总不能石膏一拿掉就开始跟从前一样肆无忌惮的跑跳。

石膏此法治愈腿伤一事,不久后便传遍应天府。

大明医院的医士们在林风的带领下,悉心学习石膏固定之术。

百姓闻知此法,不仅为皇长孙康复喜不自胜,更是纷纷称道林风医术精湛。

大明医院为推广此法,特设立骨伤科,专门治疗摔伤、骨裂之类的病患。

如此一来,不仅达官显贵,连寻常百姓若有跌伤骨折之事,也可享此法,实为民心所向。

而朱雄英虽心中仍觉不甘,碍于朱标、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叮嘱,终是安分不少。

每日骑小车或步行练腿,偶尔偶遇宫中弟弟们玩耍追逐,他也相对收敛。

朱标闲暇时就来看看朱雄英,见他乖乖地骑着自行车绕御花园,不由得笑道:“英儿如今收敛许多。”

朱雄英笑笑,小小年纪也露出无奈之色。

“父王来了,儿臣也实在是觉得宫中闷得慌,实在比不得出宫自在。”

朱标微微蹲下,望着朱雄英的眼睛,低声道:“英儿,现下你年纪尚轻,但需知肩上责任重大。并非处处如意,然一举一动皆关乎皇室威仪,也关系着你的安危!”

他的神情柔和而沉稳,言语间却透露出期待。

“待你年长些,自可再挥洒热情,习得一身好本事,方能不负祖父厚望。”

朱雄英郑重地点头:“儿臣谨记父亲教诲,将来必不负所望。”

他目光炯炯,带着少年初识责任的坚定,那顽皮的朱雄英,终于有了几分皇长孙的稳重。

朱标行走在回程的廊道上,阳光透过雕窗洒下斑驳的光影。

仅此一事,他心中不由得反复思量着朱元璋屡次提起要立皇太孙一事。

此事虽曾在他心中激起波澜,如今再回想,朱元璋的远见与谨慎却令他不得不深思。

身边的亲信见状,低声询问道:“殿下,为何为此事困扰?”

朱标稍微驻足,微微叹了口气,随后沉声道:“父皇屡次言及立皇太孙之事,孤自知父皇担心朝堂不稳,若能早早立下储君,倒可断了某些人窥伺之心。”

多年来,他身为太子,熟知朝中诸臣对皇室的心思,各种耳语、流言偶尔传入耳中,这些风言风语虽不成气候,却也似影随形。

“殿下,陛下自立国以来,时时心怀戒备,非寻常帝王所及。早日立储,亦可少些隐患。”

亲信躬身轻声道,显然明白朱标心中的考量。

朱标略一点头,目光转向远方,喃喃自语道:“英儿年纪虽尚幼,但他聪慧机敏,倒也可担此重任,若早些立下,也能让宫中平稳几分。”

回忆起先前见到的朱雄英,这孩子确实稳重了不少,之前虽顽皮却也不失本分。

更何况,自小便在宫中长大,早已习得礼数与威仪,待他年长些,确是可以接过皇家的重担。

朱标哪能不知道,若皇太孙之位迟迟不定,宫中自然会生出更多波澜,只怕日后还有像吕氏这样的人作妖。

想到这里,他缓缓道:“此事想来不可拖延,若拖得久了,只怕更生波折。”

他直接朝乾清宫走去。

“见过父皇。”

朱元璋抬起头来,看到朱标神色郑重,问道:“标儿,可有要事?”

朱标上前两步,低声道:“儿臣今日特来请示父皇,关于皇太孙一事,儿臣以为早定为佳。”

朱元璋闻言,不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道:“你终于想通了?这事咱早有打算。”

朱标闻言,心中更是确认了父皇的意图,缓缓点头道:“儿臣近来察觉到,朝中诸臣多有私议,儿臣思及太孙立储,实为稳定根基之要。”

“英儿既有贤师教导,又有咱们的庇护,将来有朝一日,终能承担起皇室之责。至于那些私议,待咱宣告天下便可终止。”

朱元璋神色微冷,带着一丝肃穆。

“咱已经择定了吉日,你看看这几个日子如何!”

朱元璋对此事极为重视,他如今身子虽然硬朗,还可在位多年,但对立储的事情依旧不会松懈。

他原本就打算等朱雄英腿好了就马上册封他为皇太孙。

朱标之前多番犹豫是因为他知道一旦戴上这个头衔,就意味着要挑起肩上的重担了。

林风跟他说过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平时早点休息,注意锻炼。

他会英年早逝还不是因为政务繁忙,压垮了身体才导致一病不起。

他不想朱雄英也变成这样,反正他是嫡长子,这个储君的位置早晚都是他的。

过了几日,朱元璋直接在早朝宣旨立朱雄英为皇太孙,在下面站着的吕本心里五味杂陈。

折腾了半天,把太子妃的位置都丢了,这个皇太孙的位置还是朱雄英的。

与他相反的是常茂,嘴角都快压不住了,他的侄子是未来的皇帝,他这个舅舅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