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孩子较劲:让孩子在陪伴和挑战中成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再版序

这本书是2018年出版的,那年我儿子13岁,今年,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当编辑告诉我计划再版时,我的内心只有四个字:承蒙抬爱。直到编辑问我要不要再看看文稿时,我才想到,有些内容的确需要修改一下。五年不短,这期间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都在往前走着,回过头再看五年前的文字,怎么可能还一成不变呢?

其实我这五年线上线下讲过很多课,也接触到了更多的家长。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父母,早就习惯于对信息进行辨别、筛选。有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整理了20年来的各种素材,竟然发现能借鉴使用的远远低于预期。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在以往信息量相对较小、信息来源较少的时代,你可能说一句“不必让3岁前的宝宝主动分享”,再写篇文章从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来阐明这个论点就可以了。但如今的家长还想要知道:然后呢?任其自由发展还是做一些引领式的教育?有哪些实用的方法?

如果接下来还是讲那些“多带孩子跟小朋友相处”“多参与集体活动”之类的片儿汤话,也就是所谓“正确的废话”,直播间里可能就会有人退场了。因为年轻的父母不仅需要“道”,更想要“术”。

“道”与“术”的平衡,是我近两年在讲座中特别留意的地方。单纯论“道”很容易,道理就是那个道理,科学就是科学,不能胡说八道,自己把知识点吃透,再深入浅出地传达出去即可。而“术”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回到这本书。

它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其中很多故事属于我与儿子的童年经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术”的需要。在动手修改的时候,感觉有些篇目如果完全按照我现在的认知来改,那几乎要重写一篇了,而且篇幅会大大加长,读起来累。所以,我只是进行了有限的修改,增加了一些论“术”。

还有一些内容的修改来自我对某个问题的重新认识。比如书中有一节“惩罚”,原本只讲了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在修改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除了打一顿,还有什么办法”。

在一次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有位妈妈问我:“你一般用什么方法惩罚孩子?”我当时就愣住了。口头批评?也就这样吧,真没用过什么法子。可现场很多家长都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些既不伤害孩子心理健康又有效的好法子。讲座结束后,我认真地研究了一通“惩罚之术”,解决自己的困惑。我真的没有惩罚过孩子吗?不打不骂,也不站墙角,我用得最多的是“结果法”——行为导致结果,不好的行为自然会有不好的结果。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在纠正行为的同时,他还领悟了“做人要有担当”的道理。

每一篇文章的撰写、修改,都会经历这样的反思,对文字如此,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亦如此。儿子18岁了,他的青春期撞上我的更年期,但是,我们俩都做到了情绪稳定。有人奇怪地问我:“你儿子怎么没有青春期?”什么话呀!谁会没有青春期?但不是所有的青春期都必然叛逆、拧巴,与父母对抗或者一句话不说。我的孩子当然也会有“不听话”的时候,也会因为某个事跟我们抗争,只不过从他幼年时就延续下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父母交流的方式,还有他一点一滴养成的情绪调控能力、独立思考精神等,使青春期变得美好起来。

在改稿的过程中,逐字阅读自己曾经的记录,我也会感慨,追溯儿子的成长,是因为在他小时候种下了那样的因,才会有今天的果。

这样的一本书,虽然做了一些修改,却依然有遗憾,如果能给予别人一点儿借鉴和启发,便是我的心愿了。

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对我一直以来的认可和支持,感谢读者的信任。

感谢儿子的陪伴,现在我才知道,你对我18年陪伴的意义远远大于我对你的。

2023年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