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有方:跨界名人家教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课 要陪伴而非陪读

——与张悦颖对谈

方亭说

我们常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我们都在为拿到那个合格的父母“上岗证”而努力着。我记得《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话特别地打动我:“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请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养育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却是我们自己。

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给了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让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吧。

愿你我都能够和孩子一起枕肩蜜语、无忧无虑,也愿我们都能够用最朴实的心境和孩子一起长大。

星空演讲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词是——共同成长。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说这样一句话:“有了孩子之后对我也是一种磨炼,我要做得更好,成为他的榜样。”也许从不早起的你有了孩子之后,会早起为他准备一份早餐;也许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平时经常抱着手机的你会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陪着他一起读书。在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感叹,孩子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有一个朋友,和很多普通的家长一样,平时上班也非常忙,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怎么办呢?为了能够多一些和孩子交流的时间,他每天早上都坚持步行,和孩子一起上学,他们会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天南地北地聊。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和他们一起成长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她用20多年的青春换来孩子们的灿烂未来,她相信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思考、自由探索,成为更好的自己。她是上海市特级校长,她是走在教育前列的实践者,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

张悦颖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世外教育集团副总裁。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曾获得“上海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巾帼标兵”等诸多荣誉称号,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及领航工程“张悦颖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专家,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校课程顾问,常州校长高研班导师。主译《设计·制作·游戏——培养下一代STEM创新者》一书,主编《小学STEM教育实践路径与方法》《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等书籍。

要陪伴而非陪读

张悦颖星空演讲

各位朋友大家好,开学的时候有位家长对我说:“校长,我今年去一所知名学府,你知道我遇到谁了吗?遇到了你以前教的那个孩子,你还记得吗?就是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被老师留下来补缺补差的,就是所谓的‘后进生’的那个。他现在可是拿着全额奖学金,在那里读博士呢!而且是属于伙伴们眼中偶像派的‘学霸’。”

最后,他感慨地和我说,多亏那孩子有个好妈妈。其实根据学校对毕业生的追踪和调查,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看,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定义孩子的成功。是把他的成功定义在当下,比如,能进一所好的小学,或者说能进一所理想的中学,他就成功了,反之就失败了,还是把他的成功定义在未来,看他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把成功定义在眼前,我们基本上会形成一种叫“清单式”的育儿方式。我举个例子,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进入某某中学学习,所以我需要把他在小学六年里所要做的事情列成一张计划表,包括每天需要做什么样的作业,每一次考试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双休日需要去哪些辅导班,六年里还要当上什么队长,获得什么样的荣誉,等等。

“清单式”的育儿方式会让父母变得焦虑

在这样一种“清单式”的育儿方式中,家长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家长会处于一种非常微观和焦虑的状态之中,会为孩子的每一件事情权衡和纠结。

“清单式”的父母身上还会有一种什么现象产生?他们喜欢比较。首先,他们会和自己比,常说的就是“我们那时读书是多么自觉,成绩是多么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学霸’呀,你怎么一点都不像我们呀”。有时和班级的其他同学比较,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牛娃”,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达到他们计划中的目标,就觉得自己的孩子见不得人,但当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些成绩后,便又迫不及待地拿出去炫耀。

我看到过一个男孩,见到妈妈的第一个动作是从书包里拿出一张试卷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次我全做对了,来拍个照发朋友圈吧。”这会让孩子觉得,自打他读书以后,妈妈爱的就不是他了,妈妈爱的是他的成绩。所以我们讲,把成功定义在眼前,就是把孩子的人生看作一场短跑。短跑的特点是什么?全程都要冲刺,你不能停下来,你也不能失败,父母和孩子都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紧绷的焦虑不安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就是抑郁,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要么会变得非常易怒和暴躁。有时候孩子还会变得磨蹭,甚至还喜欢撒谎。

着眼未来,家庭教育才能轻松

如果我们把成功定义在未来,问你你希望孩子在35岁时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你关注的就不一定是成绩,也不一定关注他从哪所学校毕业了。你会希望孩子性格要好,身体、心理都要健康,会希望孩子有能力过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将孩子的成功定义在未来,就不会为眼前这些事情去纠结,你会把孩子的人生看作一场马拉松,它有张有弛,允许失败,也允许停顿。

一次做不好没有关系,没有进入某所理想的小学也没有关系。想让孩子在未来获得成功,首先我们要拥有非常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态度,然后要有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有位爸爸问我:“校长,要进你们学校是不是都需要爸爸陪着?我很忙的,我可没时间陪着他。如果是这样我就不选择你们学校了。”我和他说:“无论你进哪所学校,爸爸都是要陪着的。因为陪伴孩子顺利地度过他人生的不同时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我们这里讲的“陪”是陪伴,不能狭隘地将其理解为陪读,也不仅仅指时间上的付出,更要讲究陪伴的质量。我们在陪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每天的晚餐时间是父母和孩子相对完整的相处时间,这期间我们可以事先和孩子确立一个话题来聊天。可以不仅是关于学习的,各种话题都可以聊,家庭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孩子能够倾听别人说话,容易采纳别人的意见,而且他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好,他的视野也拓宽了。

其次,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机会。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在帮孩子养成诸如“每天阅读”或者“先做作业后玩耍”等学习习惯的时候,教的不仅仅是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的耐心和坚持。因为父母陪同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纠正自己和控制自己的过程。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和他有很多磨合,孩子还会出现反复。所以父母一定要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就是爱而有原则、和善却坚定。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再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教育的最终价值,不在于让孩子记住许多知识,而是培养、训练他拥有一颗会思考的头脑。特别是孩子在幼儿园以及小学阶段时,因为这时候作业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可以鼓励他们用一种研究式的方法去探索未知和解决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去制订计划,去尝试错误,去实验,去反思和纠正,鼓励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未知,像工程师解决问题那样去学习。这就是磨刀的功夫。

父母要鼓励孩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

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这些探究式的方法耗费时间,或者因为运用这些探究式的方法看不到眼前利益而剥夺孩子探索的自由。相较于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相较于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相较于眼前的利益,长远的未来更重要。

最后,希望家校能够携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谢谢大家。

嘉宾对谈

访谈嘉宾:黄荣楠

学生家长,知名律师。

方亭:谢谢张校长刚才的分享。我们看到刚才在您分享的时候,现场有很多家长都在频频点头,觉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张校长给了家长们很多的启示,今天我们同样也非常欢迎世外(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学生家长黄先生来到我们的现场,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孩子教育的问题。

我们发现,像您刚才在演讲中所说的,有些家长就做得很好。他用一部分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但是也保留了很多自己的工作时间、自己的生活,您有没有什么例子来和我们分享呢?

张悦颖:现在大家的工作节奏都非常快,有的家长真的是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因为如果他要经常出差的话,确实比较难陪伴孩子。其实陪伴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主要是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关心他、爱他的,有这样的爱的传递就可以了。

父母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我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个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爸爸,他从他女儿读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给女儿写爱心便条。有的便条是鼓励女儿,有的便条是开导女儿,有的便条叫“静心便条”,就是当父母意见不一致或者和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会说:“我们现在先冷静一段时间,然后再交流。”有时候这位爸爸在自己的工作上遇到问题时,也会和女儿商量,他在出差前会把便条塞在女儿的枕头底下。我们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当时已经累积了1200多张爱心便条,没有一天是间断的,所以这也是一种陪伴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我在你身边,我把时间给你”。

方亭:其实听到关于便条的这个例子时,我们的内心会觉得特别感动。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刚才您说的这位爸爸给孩子留的便条,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字条当中的一部分。

我们看到有一张上写的是“今天我们要检验学习成果了,你准备好了吗”,还有“谢谢我最宝贝的女儿,给了爸爸一个很好的父亲节”“爸爸知道你今天被误会而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爸爸当然很心疼,但是爸爸相信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经历是在所难免的”……每张字条似乎都充满了暖暖的爱意。

张悦颖:是的,我觉得坚持不容易。写一两张字条很容易,要坚持4年写1200多张却不容易啊。所以我把这个例子讲给很多家长听,我希望当他们和孩子在时空上有比较大的距离的时候,能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它其实是一种爱的交流。

方亭:其实不管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孩子在一起,只要能够让孩子感觉到“我是爱你的,我是关心你的”,只要传递出这个重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家长陪着孩子,看似是坐在孩子旁边,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坐在他旁边玩手机。像这种陪伴就是无效的陪伴,反而是不好的例子。

张悦颖:无论你怎样陪伴孩子,你都要让他感觉到,整个家庭或者说家庭的所有成员的关系是温暖而亲密的。

这会让孩子有什么感觉?这会培养他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对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助推他获得成功。

温暖和亲密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方亭:这个孩子现在多大了?

张悦颖: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她的善端完全被爸爸激发了出来,她现在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回应爸爸。比如,她有时候会给爸爸写便条说“你辛苦了”,也会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方亭:黄爸爸呢,平时你跟孩子是怎么交流的呢?

父母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

黄荣楠:当我和我的女儿交流的时候,我觉得要从生活中的点滴,从能够启发她思考的角度来交流,千万不要去给她灌输些什么,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比如,最近在朋友圈里面看到很多人在玩那个会换脸的“ZAO”软件。软件出来之后,我的女儿很感兴趣,跟我说:“爸爸,我也要把我的脸拼上去。”我就问她:“宝宝,你觉得你玩这个APP(应用程序)会有问题吗?”她说:“没问题啊,我就和其他玩这个的同学一样,拍一张照片上传,然后就会变到好玩的电影里面去。有什么问题呢?”我又跟她说:“宝宝,你觉得你的照片传给一个陌生的公司会不会有问题?”接下来我继续启发她,我说:“爸爸手机有时候要关联一张银行卡,你也看到,爸爸老是冲着手机左转、右转、睁眼、张嘴,你说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到柜台上去办理业务,银行要通过手机看到网上办理业务的是否是你自己。”所以我告诉女儿,照片是反映一个人特征的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你把你的照片随意地上传到一个陌生的网站,一旦有黑客攻破了那个公司的数据库,那你的生物特征就会被别人知道,就会不安全。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领悟道理,避免说教

这件事情,就像我跟孩子交流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什么是你的肖像,什么是人的生物特征。她听了之后会觉得很自然,没觉得我在说教,所以她想了想之后就觉得“原来是这样,那我就不上传照片了”。

方亭:黄爸爸的做法是很值得家长借鉴的。其实你并没有直接说“你不可以这样”或者“你不要拍”,而是慢慢地跟孩子讲了一个道理,然后把选择权留给了她。

黄荣楠:对。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话题不要仅限于学习

张悦颖:这其实就是讲我们陪伴孩子时可以聊什么。话题要不仅限于成绩或者学习。因为现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新鲜的事情,有些是家长都没有碰到过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用这样的话题切入,孩子就很容易接受,然后再聊聊它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奥秘。

方亭:其实现在学校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课程,我知道世外小学有很多这种素质拓展课程,比如,怎样拿废旧的纸箱来做机器人等。学校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素质拓展课程呢?

小学生素质拓展课程有什么用

张悦颖:主要是学校现在也有很多改革。其实学校都希望孩子眼前的利益能实现,就是学习成绩要好,把孩子应对未来的各种能力也培养起来,所以“眼前”和“长远”没有一头可以放弃。

学校把这样的作业布置下去,家长可能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要做一个机器人。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项长期的作业,在学校完成一部分,在家里完成一部分。我认为这样的作业不会很多,但是一旦有了这样的作业,家长一定要支持学校。可是很多家长是不支持的,为什么?太耗时间了!整个晚上,孩子剪来剪去只剪了一个机器人,但做得丑,还得再做一个,很耗时间。不如父母直接来做,或者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做,让孩子去学习,再去做一张卷子吧,就是这样。还有的家长有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和别人家比起来,自己孩子做的这个东西太简陋了,所以家长会忍不住越俎代庖。

好的学习方法来自父母对孩子幼儿时期的启蒙

一个孩子有好奇心,他善于提问,或者说善于思考和探究,这样的习惯来自哪里呢?来自家长对孩子幼儿时期的启蒙。所以,在幼儿时期要特别鼓励孩子多去体验生活、多观察、多提问,这是非常好的。而不是让孩子在家里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数学题,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在这个阶段养成的习惯,对孩子未来发展会很有帮助,要不断地开拓孩子的各种能力。

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探索知识

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话题都可以确定出探究的小主题。比如,今天让孩子和爸爸一起烧个菜,为什么这个菜先变黄了呀?是不是起化学反应了?都可以让孩子去探究一下。包括带孩子出去旅游时,真的不是好吃好喝地供着孩子,你要让孩子确定这次旅游需要干一件什么事情。

方亭:对。其实很多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说这道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经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看到自己,我们也会因为有了孩子而让自己做得更好。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那么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来跟我们分享呢?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

黄荣楠:我觉得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真的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过程。家长做不到,却让孩子去做到,这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孩子学习时毕竟要在书桌前坐很长时间,孩子也挺不容易的,那么怎么才能让她坐得住呢?我觉得家长以身作则就很重要。如果我们的陪伴只是孩子在做作业,我们在旁边看手机,孩子肯定是做不好功课的。

当我在书房里打开电脑的时候,孩子在另一个房间做功课,当她做了三刻钟或者一个小时后,她一定会出来偷偷地看看我在干吗,看看爸爸是不是还在“做功课”。为什么呢?因为我会监督她,她在做功课的时候我会去看她的平板电脑,看她是在做作业,还是在看其他的东西,或者在玩游戏。那她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会来偷看我。一开始,我也会偷偷地玩一会儿游戏,看看会不会被她发现。如果被她发现了,她就很不高兴,说爸爸也在玩游戏,为什么她不能玩。后来我知道了,我要玩游戏绝对不能在家里玩,因此当我把电脑打开的时候,要么做我的工作,要么看一些电子书籍。因此不论孩子什么时候来监督我,我基本上要么在工作,要么在阅读。这个时候她就会很自觉地悄悄回房间去,把书本打开继续学习。

张悦颖:最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的,就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怎么培养阅读习惯?小学阶段每天最恰当的就是阅读20~30分钟。

方亭:今天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交流的话题,我想现场的观众一定也有很多问题,可以举手跟我示意。

对待孩子的学业,父母需要共同学习吗

戴眼镜的家长: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辅导他,和他交流学业,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我看过我很多朋友孩子的初中、高中的作业,其中有很多题目我都没法做,将来要如何去辅导他,如何跟他沟通学业呢?

张悦颖:陪伴不是陪读。意思就是,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要由家长来指导,因为这个主要还是学校老师的职责。总有一个阶段是你无法指导他的。

家长要与时俱进,并不是指你在辅导孩子作业这个方面,而是在讲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是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的,技术更新也非常快,可能你今天还从事的这个职业,几年以后就消失了。不学习你都无法生存和发展,更别说你的孩子了。所以你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也在不断地学习,这对他是有帮助的。

最后我还是觉得家长不用太焦虑。越是焦虑,你对孩子的态度越是急躁。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不上,怎么办?读书。阅读习惯为什么重要?就是能让你跟随伟人和大师的智慧。书籍可以让人类走得更远。

方亭:谢谢二位今天的分享,让我们知道了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我们要跟孩子共同成长。谢谢张校长、谢谢黄爸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好的观点。

专家点评

采用“清单式”的育儿方式会让父母变得微观,即只关注孩子当下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有着眼未来,家庭教育才能变得轻松且更加有意义。

“陪读式”的家长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急功近利,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关注近期表现而忽视了长远发展;二是求全责备,总是要求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做得更好;三是强制灌输,总是把自己认为的“应该怎样”和“不能怎样”强加于孩子身上,要求他们必须做到。长此以往,父母的急躁情绪就会在陪伴中传递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效果却适得其反。

父母陪伴的过程也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机会,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掌握和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自父母对孩子幼儿时期的启蒙。父母要鼓励孩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教育的最终价值不在于让孩子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和训练他拥有一颗会思考的头脑。

要克服“陪读”问题,建议父母采取以下做法: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优势,并积极鼓励孩子,发展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

2.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策略,鼓励孩子独立探索未知世界,自觉感悟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总之,父母要在陪伴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点评专家:卢会志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上海12355中心理事,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上海团校)青少年工作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案例分析

不少家长都有陪娃写作业或陪读的经历,也因此而出现了很多矛盾。徐女士最近来电反映,女儿正上小学三年级,放学后写作业一定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如果没有人看着写作业,就磨磨蹭蹭的,恨不得教一题写一题,如果教不会家长又很生气,导致矛盾升级。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这种陪着孩子写作业的方法可取吗?

家长习题:

1.孩子做作业磨蹭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专心做作业?

2.有没有家长不监督而孩子自觉写作业的情况?家长不在时,孩子是怎么完成学习任务的?

3.如果不盯着孩子写作业会怎么样?

解决策略:

首先,找到“问题”的根源。孩子做作业磨蹭,可能是因为作业难度大,孩子不愿面对或者能力不够;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时间知觉尚未成熟,缺乏时间概念和管理规划能力;可能是“诱惑”太多,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可能是因为一直被盯着,担心出错反而无从下笔;可能是觉得完成作业之后有更多的习题等着自己,倒不如慢慢做……搞清是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比如,调整学习目标,通过相应的工具提升时间管理能力,营造安静而专注的环境,给予孩子一部分自由时间等。

其次,戴上积极的“眼镜”。家长可以想一想,自己不在时孩子是怎么完成学习任务的?如果不教,孩子是不是就完全不会写?看到孩子做到的、做得好的地方,要表扬孩子,他才会更愿意去做。家长也要学会“容慢”“容错”,“慢”可能是他在思考,“错”可能是他学习的机会。总想第一时间纠错,学习效果未必理想。研究表明,把对孩子学习成果的反馈延迟一段时间,会更利于孩子的新知识形成长期记忆,学习效果也更好。

最后,保持合适的“距离”。家长需要陪伴孩子,但并不需要全程紧盯,这反而会使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影响作业进度。同样,反复催促也不可取,如果一种刺激过多发生,就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作业进度变得越催越慢。当父母看着孩子或者开口教育时,孩子满脑子的害怕、担心,知识仿佛也被“冻住”了。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和连贯的思考时间,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毕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他们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上海12355心理咨询师 姚项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