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梦烙笠乡
梦烙笠乡
你是我常驻心中的情人
无论春夏秋冬
也无论清晨或者黄昏
守望你至始至终
爱你入骨
因为心系每一寸土地
恨你入髓
因为誓言噬毒着每一根神经
——笠梦
序章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的小山村,坐落于蜀都YN市蓬莱镇的西南部。村里四处矗立着白墙、红瓦而成的两坡式屋顶的房屋,独具特色,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笠乡的盆地中的平地上。盘旋的公路像条条青色的玉带飘荡在笠乡的每个角落。一丛丛果树,枝繁叶茂,勾勒出山坡的蜿蜒起伏。香果园里的各色瓜果缀在枝丫间像春天的草坪里开满的各色野花惹人怜爱。穿过藤蔓缠绕的碧绿的廊桥就来到笠乡码头。笠乡码头是笠乡人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他们笠乡人发财致富的源头。
笠乡码头的休闲走廊里矗立着的根根梁柱上挂着鲜亮的急救泳衣,在干净的蓝色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惊醒着人们溺水的危险。码头始端的八角亭里,悠悠飘起的清越而优雅的琴声伴随着桌边香炉里燃起的缕缕香烟,无一不显得默契而和谐。静静停靠在码头边的各种充满意趣的小船,仿佛在等待着游客的光顾游玩。湛蓝的静静的湖面张开宽阔的臂膀匍匐在笠乡码头。码头甚是惹眼。
那座积蓄着笠乡人水资源的五四水库就围绕着笠乡静静地诉说着笠乡小村里的翻天覆地的扶贫故事。就在这些脱贫攻坚的日日夜夜里,笠乡老老少少经历着一场非同寻常的复兴的滔天之战。
黎想行走在自己奋斗了十几年的笠乡村道上,十几年前还是泥泞小道,一到下雨天就满脚满裤的黄泥土,顺带滂沱大雨后满山的沟沟壑壑,黄土地那黄色和赭色赤裸裸地暴露在蓝天白云下,突兀,刺眼,心痛!在这条乡道上,早已镶满了自己急促而过的万千遍的脚印。看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心中的那道强烈而炙热的渴望始终无法得以释怀,他明明白白知道,快六十岁的自己已经无法避免退休的事实了。充斥着依恋和不舍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曾经年轻而又帅气的小伙儿已是花甲之年了,白皙的皮肤嗮得黝黑发亮,满头青发早已灰白,挺拔的身姿由于过于瘦削而显得稍许驼背。他不禁感叹岁月如此蹉跎。不得不退休的无奈像条毒蛇盘踞上心头,无情地啃噬着心里那升腾起而后又落下的梦呓。这感觉太熟悉了,熟悉得瞬间却又那么陌生起来。他是多么热爱这片土地啊!风风雨雨十几年,也苦苦挣扎了十几年,如今的笠乡是多么的迷人和妩媚啊,这里本就该是如此这般的。这里倾注了自己所有情感和心血。忽然间他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一些本就该刻骨铭心的事,这记忆如今却依稀游弋在岁月的银河里,只有夜深人静时,仰头默默欣赏。
风雨中,黎想曾经被迫松开了紧抓住她的手,离恨别愁;
风雨中,黎想不得不任由白月季一株株凋零,无可奈何;
风雨中,黎想在温暖的村委会举步维艰,选择轻易地放弃了一切……
“罪人…罪人…。”黎想痛苦的捶打着胸口。
曾经一度以为军人的磨练与这段时间的经历或许已经改变和坚强了自己。最终,深藏于心的罪夙总是缠绵于身体中每一个细胞中,每一处神经里,无处可逃,不得释放。
黎想依然只是一个看似强大的弱者,一个注定必须用一生来救牍赎罪的人。
他的胃部正在因为饥饿而不断地抽搐隐疼着……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之前没有充分恢复搭档体力的缘故么?终究,自己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有努力过呢,就连这么一点小事都没有办妥。黎想默默地暗骂着自己,不断地斥责着自己的疏忽大意。
下滑……
刺耳的风声呼啸着,意识正飘忽不定——过去、现在、未来;现实、梦想彼此都融合、交错,纠缠在一起,难以分辨,甚至连思想都快窒息了。
继续下滑……
“砰……!”黎想与搭档重重地摔在了崖底,腕骨随着他前不久燃起的决心与信心一起被摔得粉碎。
他呻吟着,挣扎着,在地上蠕动着自己的身体。
“燕燕……燕燕……”
只有风听得见,撕心裂肺,瞬间却被风吹散飘远,飘远……
第一章振兴笠乡的主角儿
(1)驻村队员
悠悠忠心助力扶贫
2014年9月某天上午,天朗气清、阳光和煦,青山远黛,花果溢香。远处天空白云点点,近处人们喜气洋洋,翘首期盼;简陋的笠乡委外彩旗飘扬,映着人们灿烂的笑容格外鲜艳;花儿朵朵,像笠乡人心中的期盼格外鲜艳;那一点一滴,一幕一景都如此幸福和谐,甜蜜幸福充满了整个笠乡。他们都翘首期盼着。
“晓不晓得哇,村上又要来一个老总?”
“是不是真的哦?莫不是又来晃一下,沾沾黄泥巴,镀镀金又要开溜的。”
“肯定是来搞起耍的,耍几天又要走的。”老百姓议论纷纷并期盼着。
原来,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带着蓬莱县委、政府的重托,带着对红土地的深厚情感,川投水务蓬莱公司拉开了与笠乡结队帮扶的序幕。
一天下午,川投水务蓬莱公司会议室气氛严整。公司对口扶贫动员会议正在召开。按县委、县府的安排,川投水务蓬莱公司公将派出一名同志去笠乡驻村扶贫。
黎想作为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他深深知道自己早已是不惑之年,本就不在驻村之列,但作为分管脱贫攻坚的领导,他有着敏锐的政治定力和经济头脑,作为分管领导,当过兵的黎想仍然保持着从部队带回来的优良传统,他认为,脱贫攻坚既然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那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贫、脱困的战斗。既然是战斗就没有一线、二线,全都是火线。自己是领导,又是老党员,应该冲在前面,给其他同志做好表率。于是,他主动申请,要求公司派自己去笠乡扶贫,他要作一名普通驻村工作队员,亲自参与这场扶贫攻坚战斗。
黎想回家与妻子商量
妻子有些吃惊地问:“从汉元调回来才几天,你又要去驻村?都是40老几的人了,身体哪里比得了年轻人,留在公司不好吗?非要到农村去吃苦受累?”
黎想说:“老婆!我知道,农村很穷、老百姓很苦,我们这些在城镇长大的人,过去吃的、用的都是农民供应的,现在是时候帮他们一把了。而且,脱贫攻坚不是一件小事,我得趁现在为乡亲们做点事。”
妻子说:“我不是不允许你去,我是担心你身体吃不消,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无话可说,家里的事不用你超心,你只管去吧”。
晚上,黎想躺在床上心潮澎湃。他曾在川投水务汉元公司作总经理,长期两地分居,对妻子、对家庭照顾得太少,亏欠得太多,正是组织上照顾,才把他调回蓬莱。但是,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一项考验基层党员干部的大考,如此大好机会切不可错过,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黎想的决定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同时也感动了公司所有职工。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脱贫攻坚主战场。
九点,一辆小轿车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小轿车在笠乡办公室前的黄泥坝上转个弯,停了下来,卷起阵阵尘土,丝毫不顾的众人立刻迎上前去。田局长下了车,和张副镇长等人依次握手,黎想跟在田局长后面以礼相待。
进屋坐下。张副镇长清了清嗓子宣布开会。先依次介绍驻村的干部:县国税局局长陈伟和蓬莱水务下派笠乡的驻村干部的黎想以及老支书钟文凯,副村支书杨谨岚,村长曾祥福,村委陈万元,会计何家旺,张副镇长负责联络笠乡的扶贫工作,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然后陈亮局长讲话: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今年,我们县局负责你们笠乡的扶贫工作,要求人均增收300元以上。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特地选派在军队很有建树,转业到蓬莱水务工作,他做出很大成绩,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黎想同志来担任驻村干部。具体工作我就不在这里说了,路上,我已经给他做了一些安排,他会和你们一起开展扶贫工作的。为了帮助你们脱贫致富,县局毅然把他抽调出来,可见县局的诚意和决心。如果你们遇到资金、物资之类的困难,县局将会在政策和资金允许的条件下,给予扶助。希望你们配合好,协调好,团结好,落实好,尽快有效全面地开展扶贫工作,早日进入角色,早日行动,早日见效,早日让农民得到实惠,真正在预期内把扶贫工作做好。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陈局长也鼓掌,说:我就不多说了。我的工作多,得马上赶回县局去。
黎想把陈局长送上车,目送小车远去。杨谨岚走过来,从黎想手里接过大皮包,说:黎书记,今后就看你的了。
黎想说:我们共同努力吧。我有这个决心和信心,你也要有。
杨谨岚陪黎想进办公室,心里满是热浪。“黎书记,这是村办公室的钥匙,有三张空办公桌,你随便坐。村办公室没地方住,也没人给你做饭,我们村委昨晚研究了一下,决定让你住曾祥福家,他的老婆钱大娘很会做饭,一定合你胃口。”
跟进来的曾祥福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媳妇打工去了,就我和老婆子在家里,空房间多,您就住我们家吧。
陈万元说:算是住对了。钱大娘厨艺高啊,炒得几样拿手好菜,上级领导来村里检查指导工作,都是在他家招待的。说罢,大家一起往曾祥福家里走去,你一言,我一语,对黎想说着暖心体贴话。农村人憨厚朴实,说话实在,没有遮掩修饰,黎想听来舒服,还有几分亲切感。
曾祥福家在村委办公室后面约60米处的堡坎下面,是两楼一底的小洋楼,外面贴有花花绿绿的瓷砖。
大家走进屋,曾祥福前面引路,上到顶楼,指着儿子媳妇住的房间,说:黎书记就住这间屋吧,是我儿子媳妇的新房,用具被子都是崭新的。
黎想夸道:“好哇,住新房了,还很时尚呢。”
大家听他这么说,欣慰地打起了哈哈,都放松下来。杨谨岚把黎想的行李放了进去。她摸出烟,恭敬地递给黎想,黎想推脱说:谢谢,我不会。她就转敬其他人了。
中午,村上在曾祥福家为黎想接风洗尘,欢迎他来当驻村干部。正如陈万元所说,钱大娘的厨艺的确不错,加之鱼肉菜蔬是自家屋里土生土长的,味道很好。黎想吃得满意。杨谨岚提议按农村喝酒的习俗敬他,每人喝四杯,他连忙摇手,说:“这个礼节就免了。我的酒量有限,每人表示一下。你们喝你们的,今后也一样,就不要劝我喝酒了。”杨谨岚他们就放开喝,猜拳行令,场面很是闹热。
黎想吃过饭,进自己住的房间。房间里床铺柔软,衣柜崭新,还有必备的其他家电,独立的卫浴和洗手间,干净整洁,堪比星级酒店。黎想开始思忖起来。如果笠乡里家家户户都如他家一样,扶贫不就解决了吗。正如现状一样,农民外出打工,在家搞副业,只要勤劳肯干,就有钱挣,日子不就过得有滋有味的了。曾祥福家的条件,城里好多人家赶不上。农村穷的原因大致是因为缺劳力,缺技术,缺吃苦耐劳、身体好的农民。
想着想着……
钱大娘进来,说:“黎书记吃好没有?味道不好提出来,我今后改正。”
黎想回答:“味道很好。能享受你老人家的厨艺,我大饱口福了。”
钱大娘说:“黎书记真会夸人。我最拿手的是回锅肉和葛根凉粉,今天忙,没做出来,改天让你尝尝。”
回锅肉和麻辣味菜是黎想最喜欢的吃食了。
黎想心里一喜,说:“很合我的胃口,你今后多弄这两样菜吧。”
他俩正说一些趣事乐事,村干部们已经吃好喝足后都来与黎想告别。杨谨岚走在最后,对黎想说:“黎书记,我有话和你说。”
天上的云薄了一些,成块成块的搭在一起,周围透着橘色的亮光,像薄薄的烧饼。房前屋后的树木已经开始凋零落叶了,有的树叶俨然由黄到红,露出些许秋意,秋天近了。
两位书记走出家门。
杨谨岚说:“黎书记,后面不远是乡村机耕路,我们散散步吧。”
绕过村办公室,越过一个小山坡,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两位书记的脚步放慢下来。
黎想说:“杨书记,请介绍一下全村的基本情况,我心里才有个数。”
杨谨岚娓娓道来:“笠乡共548户,1963人,目前在家的有256人。其余的全部外出打工或安家了。这81人中,留守儿童13人,困境儿童1人,低保户75人,残疾人108人,中年人3人,留守老人56人。”
黎想问:“这些人的家庭境况如何?”
杨谨岚看着远方,眼睛微眯,说:“除我们几位村干部富裕一些外,其余村民家境都比较差,都是扶贫重点对象。”
黎想紧跟一句问:“土地种植情况如何?”
“基本上种的够吃,其余地就都荒废了,好多田土长满了草,变成了荒地。”
的确如杨谨岚所说,这片开阔地就荒了很多,几乎是杂草丛生。黎想点着头问:“近几年,有关部门年年来扶贫,起色大不大?”
杨谨岚慢悠悠地摇着头说:“起色很小,主要是采用暂时性扶贫,缺少长效机制,面子工程多,没有根本解决的效果。”
黎想说:“讲具体点。”
杨谨岚说:“以前扶贫,多是送来种子、化肥,把一季粮食种好,能多收一点粮食。粮食不值钱,没收益;送来家禽家畜,如小鸡小鸭,各家各户分了,还没喂大,都杀来吃了,说浪费粮食,也就饱了一下口福。至于送来的衣物,好的穿,好的用,不好的统统都扔了。”
黎想说:“是啊!这些扶贫是难见成效的,没有用的!”
杨谨岚叹口气说:“对啊。”他手指前方,生生惋惜地说道:“前面这一大片地是我们村最肥沃的地,占全村面积的大半,如今没有人愿意种地,都丢荒了。”
黎想由近及远地放眼望去,在这片地上来来回回扫描至少两分钟,目光望向远方错落有致、似积木的农家房舍,心里说:就在这块肥地上大做文章吧。
杨谨岚给黎想仔细介绍着。黎想蹲下身,拿起一块土,细细端详着问:这土最容易种出什么?
杨谨岚说:小麦、红苕、玉米,还有生姜也可以。
黎想哦了一声。
杨谨岚指一下不远的水库,说:我们村的水库修好20多年从来都没有干过,全村的水稻旱涝保收,不然,全村贫困状况肯定严重多了。”
黎想说:“水库帮了我们大忙,造福一方啊。全村还出哪些农作物?”
杨谨岚答:“其他农作物很少,有大豆、高粱、绿豆之类的。”
黎想问:“水果呢?”
杨谨岚答:“李子、桃子、梨子居多。”
黎想问:“家禽家畜呢?”
杨谨岚答:“主要是养猪,这些年都不愿养了,养一两头牛的有几家,养鹅养兔的少,养鸡养鸭的多,都自产自销成不了气候。”
黎想问:“群众的思想怎样?”
杨谨岚答:“散的。这么多年包产到户,各做各的,集体活动少,聚在一起的机会更少,小农意识强,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黎想问:“人均年收入多少?”
杨谨岚答:“这个,就2000多元吧。”
黎想还了解了村里的治安、水保等其他情况,说:“你把这些情况拟个详细点的材料给我。”
杨谨岚说:“资料办公室有存档,我汇一下总拿给你。你想知道得更具体更全面,那就得自己去翻看,如果还有不清楚的,随时可以问我。”
两个人已经走到水库边,他们停下来,四处望了几眼,往回走,黎想说:“我觉得因地制宜,搞一些养殖业,发展一些特色的农作物比较好,估计年底收益就出来了。”
杨谨岚说:“这些我们村委都曾经想过,在村委会提出来讨论过,关键是销路问题。各地都在为销路发愁,没关系没渠道很不好解决。”
黎想似自言自语说:“销路?好,我心里有底了。杨书记,我俩明天去一趟重庆。”
杨谨岚眼睛掠过一丝兴奋的亮光,问:“你有路子?”
黎想说:“去了再说。”
搬救兵求销路
黎想听了杨谨岚的简单介绍,顿时就滋生了一系列的想法,此时他脑袋灵光,反应套电,心如明镜。脑子里立刻就冒出重庆的一位战友的模样,解决他的精准扶贫难题——农产品销路问题……得靠他了。这位战友退伍后到重庆创业,几经打拼,逐步发展成自己注册的农贸综合服务公司,成了重庆创业精英。黎想高中毕业考大学没能如愿,毅然走进军营,很快考入军校,毕业后任职到上尉才转业到川投水务汉元公司作总经理,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前不久才调回蓬莱。担任川投水务蓬莱公司党委副书记。当兵时他们几乎形影不离,此后也是经常联系,亲如兄弟。
去年聚会,他们在宴席上说起他公司从事的业务,就是推销畜禽农副土特产品,这正对黎想的心路。考虑到事情重要须得当面说清,黎想没有告诉杨谨岚到重庆的具体目的。反正他要全程参与,以后都会知晓。
晚上,黎想翻出战友的电话,打过去:喂,你小子在做啥?
余进平说:KTV唱歌。你小子在哪里?是不是在重庆?我叫司机来接你。
黎想说:我被单位派到玉峰镇当驻村驻村干部了。
余进平说:玉峰镇我知道,距我老家不远。恭喜你当村官了。哈哈,你小子是块金子啊,放到哪里都闪闪发光。
黎想说:你小子就别损我了。我这块所谓的金子都快不闪光了,才找你这个大能人充电加油来了。
余进平也转入正经话题,问:遇到啥子难题了?找我是电话聊一下讨计谋解决,还是有其他想法?
黎想说:电话里估计说不清楚,可能当面说比较好。
余进平说:行,那你来吧。明天上午在沙坪坝富豪大酒店见面,我等你。
第二天,黎想起了个大早,东方露出鱼肚白时,打电话叫上杨谨岚,叫了辆的士来到沙坪坝,直奔富豪大酒店。这时已经十点多了。余进平早就在大厅喝茶等着了,见他和杨谨岚走进来:重庆人民欢迎黎书记的到来。
黎想介绍说:老同学,这是我驻村支书杨谨岚。这是我的战友余进平。
杨谨岚慌忙和余进平握手,客气地说:叫我杨谨岚就行。
余进平说:客气了。他打个响指说:winter,我有要事,给我安排一间茶室,喝老牌咖啡。
服务员连忙去张罗,对余进平很客气热情。显然他是这里的常客。
茶室装潢很是高档,杨谨岚第一次进这样的包间,有些好奇,张望观看欣赏。
黎想呡一口咖啡,开始和余进平交谈,说:老战友,今后和你不敢开玩笑了,和你说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大事。
余进平嘿嘿两声,说:随便你。你是驻村干部了,正经严肃起来了。
黎想说:我驻村而已就莫提了。无事不敢打扰你,难题来了,大着呢。
余进平认真起来,说:说来我听听,我帮你参谋参谋。
黎想说:县上给我们县局下达了精准扶贫目标,这目标就落在我的身上。今年,必须带领全村群众脱贫,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可是,我所在的村没有工商业,就是满山遍野的土地资源而已。全村近两千多户,绝大部分外出打工去了,就剩不到200人的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人均年收入才一千多元,脱贫难哪,感觉压力大如山啊。
余进平问:这些土地能产出什么农产品?
黎想答:出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还有生姜,其他的如黄豆、绿豆,数量小。
余进平问:水果出些啥子?
杨谨岚答:出梨子、李子、桃子、枇杷。
不愧为创业精英,几句话就道出问题关键。
余进平唔一声,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子,说:是很单薄的一些农产品,卖不出高价钱。这个……,依我看,这么做可能好一点,我帮你们销售。一、养家禽家畜,不喂饲料,专喂粮食,把粮食换成好多倍的钱。现在城里人不爱吃饲料养的畜禽,喜欢吃土的,只要土得真实,信得过,就好销,价格也上得去;二、多种生姜,生姜是调味品,城里需求量大;三、李子、桃子等水果是春末夏初的主要水果,新鲜,城里人很需要,好卖,值钱,但要求质量高。凭我的经验,这几年,有些地方种的桃子、李子、枇杷、杏子品种好,个大,味甜,产量高,不愁没有销路。你们村估计还不是优良品种,赶紧换,多栽种,多嫁接。也许第三年就能挂果,经济效益就有了。西南大学有多种优质果苗卖,你们去买就是了;四、如果条件好,就喂鱼,养虾和蛙,还有鸡鸭鹅,都不喂饲料,土生土长,虽然产量低,但卖价高,比饲料养殖产值还高。目前,很多养殖户追求产量,不注意质量,又忙又累,还收益低,不划算,主要是他们没细算账,不了解行情。比如,土花鲢一斤卖20多元,成本低;喂饲料的花鲢一年长5斤左右,除去成本,远没有野生的利润高。我的公司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代销这些,我来帮你们联系销售。
黎想和杨谨岚对望一眼,重重点了一下头,目光有神,黎想说:很好,我们就成片种生姜,大规模饲养家禽家畜,村里有一个大水库,喂鱼养虾不成问题。有你这个老战友出招帮助我们销售,我们有信心年底脱贫。
余进平说:不过,商场如战场,要是大家都在这么做脱贫,我的压力大,帮你们的忙也许不到位,还望多理解包涵,因为我的客户多得很,先泼点冷水是必要的。
黎想说:完全理解。请你在价格上多为我们考虑。
余进平说:这个不难,肯定偏向你们。既然你们要制定精准脱贫目标,就要讲人均收入。明天我要到外省办事,大概要两天时间,等我回来,你们来找我签一份代销合同,让你们吃一颗定心丸。销出去了,才会变成钱,才谈得上人均收入。
余进平从公文包里摸出一张A4纸,递给黎想,说:这是我们公司代销农副土特产品的价格表,你们参考看一下,我尽量给你们高销售价。
三位谈得高兴,不知不觉就到吃午饭时间,黎想要请余进平的客,说:专门来麻烦你,这顿午饭我来请。
余进平说:来者是是客,客随主便,当然由我做东了。
吃过午饭,余进平要请他们洗桑拿,黎想说:这个就免了,我和杨支书还得赶回去商量如何运作呢。
余进平说:也对。大事当前,你们回去忙吧,来日方长,今后请你们也一样,就不挽留你们了。
理清思路寻求助力
笠乡属于四五水库福泽区,基本农田较少,耕地基本属于山地,用水方便,每到灌溉季节,基本靠从水库里抽水灌溉农作物。由于村里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或是留守儿童,不能形成有效的劳动力。
村民们的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根深带固,笠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很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4.5公里道路未硬化。
种养技术缺乏,资金紧缺,严重制约产业发展。贫困人口个人素质普遍偏低,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笠乡的发展。
贫困的阴影笼罩着笠乡。
黎想、杨谨岚和曾祥福三人关在村办公室,商量具体怎么运作。
黎想说:这已经是9月份了,我们一切工作得抓紧做,莫错过了时间和季节。
杨谨岚说:是啊,我们先拟个大纲,再交由村委会讨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表决,做总动员,再落实于行动中。我们仔细商讨商讨,最后定案。
黎想看着笔记本,说:好。按战友提供的销售价格表,我的想法是:一、在村委前面我们能望到的那一片土地种生姜,这一项保证人平增收80元以上;二、把临近水库的几块大田挖深做鱼塘,养花鲢,养殖牛蛙,土的,保证人平增收150元以上;三、村上组织几个养土鸡土鸭和土兔子的小组,保证人平增收元以60上;四、成片种高粱、大豆、绿豆,这些杂粮有一定的市场,保证人平增收10元以上;五、所有农田都种上水稻,除自己吃外,全部卖给村上喂畜禽,保证人平增收30元以上;六、栽种524红苕,保证人平增收5元以上;七、培植后续致富源,到西南大学买来优质枇杷、李子、桃子、梨子苗各1500株,成片栽种,精心施肥管理,力争三年内挂果见效益。县上规定人均收入达到2300以上的脱贫目标,我们就超额完成了。八、成立农村合作社。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统一思路,齐头并进。
杨谨岚说:八点增收见效益的点子都很好,我完全赞同。杨谨岚面露难色,犹豫不定地说:只是有些事很难做。
黎想说:有哪些事不好做,你说出来,我们研究消化解决处理。不管多硬的骨头,我们都得啃下来,否则,精准扶贫就是空话。
杨谨岚说:生姜苗要不少钱的;大规模喂养禽畜,要护栏等工具,成本高;水果苗多,这不是小资金可以解决的;买鱼苗虾苗和蛙苗所需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这么多钱去哪里弄啊?
黎想问:估计要多少钱?
杨谨岚拿出手机,计算几分钟,说:我也不能准确,大致计算了一下。水果苗要6万元,其他幼苗和护栏之类的要3万元。水产苗估计得2万
黎想说:头期需注入10万元。加上后期款项怎么也得准备20万元周转资金。我是这么考虑的,一方面我回去给川投书记汇报,还有看能不能争取县局赞助;二是根据县委、政府的专项扶贫款,我们可加以合理利用。
杨谨岚说:专业户富的是少数,全部脱贫说不上,贫富悬殊大。
黎想说:不是专业户,我这里有个方案。就是我提出脱贫想法的第八点,大致思路是这样:先成立一个产联式合作社,采取“企业+农户+村集体”模式投资,当然首先得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把村民是分成几个小组,统一由村上组建管理。组长由村上任命,当然得由懂行的有技术的村民来担任,技术全权由组长负责,收益归全村所有,年底给村民分红。组里的工人都请本村农民,他们挣工资,也有收入。当然,技术过不了关的我们“走出去亦或者是请进来”,打个技术过硬关。
一席话如惊雷在村委委员们心中炸开了花。
心细如发丝的杨谨岚说:这么做比较平均,当然好。占用农民的土地怎么补偿?
黎想说:从村里的收益中拿钱补偿。
杨谨岚说:没销售前,每个月的工资在哪里出?
黎想说:这个我来想办法解决。
杨谨岚说:好,你说这些可行。各个组的幼苗买回来了,就是后续管理的事情,不难。万事开头难,谁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困难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吧。
黎想说: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解决嘛,没有过不去的坎。你就按我们讨论的思路写一份详细报告,打印十几份,我们召开村委会讨论,三天行不行?他猛然醒悟,说:别忙,我们必须给张副镇长汇报,看他怎么说。
两位书记走进张副镇长办公室,汇报了精准扶贫的七点构想,请他指示。张副镇长说:好事情啦,还真是雷厉风行!就按你们的思路做,我一点不反对,大胆搞起走!。
回村的路上,黎想说:张副镇长支持,减少了我一半的顾虑,一切就按照我们的思路开干!
扶贫路上的种种那已经成为后话。
(2)设计院的任务
伊林建设局设计院,同样接到扶贫任务,派了个血气方刚,不久前才完成了伊林湿地公园设计方案的伍羏来到笠乡驻村。
伍羏,伊林建设局设计院园林设计师。
笠乡位于SC省伊林市蓬莱镇的西南部,地处罗桂公路西侧,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苍山镇比邻。
笠乡属四五水库库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水间灵气弥漫,区内沟壑纵横密布,山峦起伏迭宕。
要说笠乡就还得从黑龙潭的传说讲起。
黑龙潭的故事始于乾隆年间,张献忠败走成都,在蜀都黄龙溪埋完金银财宝,沿龙脉东下,来到笠乡。逃亡中的张献忠疲惫不堪,盘踞在川中一个叫黑龙潭的村庄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黑龙潭来了一条蟒蛇,后修炼得道脱变为黑龙。有人说那黑龙便是张献忠。黑龙在村庄附近翻云覆雨,涂炭生灵,老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登基之后,遍阅华夏皇土。在一个阴晦的夜晚,乾隆循龙脉观看,蜀地一个村庄阴风密布,云雨绵绵,料定有异己作乱,将一斗笠扔出,斗笠落下,化作斗蓬山,罩住阴雨,黑龙潭村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过上了太平日子。
乾隆眼看笠乡已化作山丘,造福村民,倍感欣慰,即兴给村庄赐名“笠乡”。
虽说如此,但是笠乡现状堪忧。很多百姓住的是土坯房,家徒四壁。行的是烂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吃的是自产自销的土豆加玉米粥,用的也是自产自销的日常用品,想改善生活了,还得出去赶集,到远在百里之外的蓬莱镇赶集购物。现如今,要想百姓安居无忧,第一建设要务就是通路,建房,然后才是学校建设与其它相关设施设备配套建设。
兴致勃勃来到笠乡的伍羏在踏入笠乡的一刹那间,周身血液嗖地一声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却是呼呼呼的冷风包裹住了沸腾入沸点的热情。
“My gad! It's too hard!”
伍羏拍拍后脑勺,拍拍左右脸庞,极力让自己清醒起来。于是后知后觉地冷静了下来。这设计任务亚历山大呀!伍羏顿时倍感压力。他静静地坐在笠乡山头冥思苦想起来。
此间设计并不只是因为工程庞杂,更在于此次设计肩负着国家政策的落地,体现了国家和党对贫困区人民的殷切关怀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决心。本次设计不是简单地造出漂亮房子,解决居住问题,更要考虑民生因素。人性化关怀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内容。既要充分重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又要响应坚决拔掉穷根留下青山绿水的指导方向,让贫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完成国家的扶贫攻坚重任。
我得找支书和黎想仔细合计合计。此番考虑后,伍羏从容地向笠乡走去。
得了笠乡村委意见,又合计了黎想,伍羏信心百倍。他日夜兼程。充分了解建设方的种种要求,深入走访了笠乡百姓,仔细踏勘了建设用地,不断探讨分析,还精心制作了小样论证。最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方案更改后,设计出了笠乡村前村后的交通要道,每村每户的主要路道;设计出了40、60、80、100、120㎡五种安置方式,还包括相应的配套用房、幼儿园、小学和商业,还包括村委办公大楼共涉及建筑面积344624.3㎡。
绿水青山设计将绿水青山融入环境,花园式开放居住区与生态环境相互交织。住宅周边独有的丘陵地貌风景优美,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进行“地块改造”,使建筑用地形成台地坡向,削弱地块弱势。建筑整体布局遵循均好原则,以营造高效的生态环境为主旨,通过合理组织空间和生态系统打造最适宜的乡村居住区和最具人情味的生活社区。
大地景观设计理念。改善居住环境,精准扶贫,不是简单地造房子,而是可持续性地为村民考虑未来的生活、工作。农民离开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因此此番设计通过不断洽谈建设方和玉峰镇镇政府,最终综合平衡,围绕大地景观设计了商业物业步行街,超市,利用商业租金收入转居住物业费用的独特思路,减轻住户经济压力,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新模式保证居民在继续农耕的情况下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通过企业主导,政府辅助合作,建设小型企业解决下山农民的就业,扶植基础农产品加工,规划并完善周边城市商业、教育、交通、行政等便民功能。
伍羏在分析了当地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后,总体建筑采用中式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简洁的建筑外形搭配木结构线条以及小瓦坡屋顶,色彩上采用冷暖色调搭配的方式,在三段式的立面形式上进行组合,冷灰色面砖、米黄色墙漆、深红色小板瓦等作为建筑色彩元素带来传统稳重又不失浪漫高雅的情调,体现鲜明的西南民族特色。即使在高速上快速穿梭,依然能够被吸引。除此之外,总体设计中强调山、林、园、人的和谐融合,住区成为了环境整体的一部分,打造出笠乡独特的丘陵园林,体现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商业和幼儿园为体现当地特色,采用了笠乡传统的石木结构搭配古建筑立面外形,留住人民对传统建筑的记忆。
后话:最终,经过近五个月的日夜奋战、同心协力、不断推敲修改,伍羏顺利完成了这一光荣的设计任务。其过程中,作为设计师,也有很多收获和领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扶贫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事,也是我们作为华夏子民每一个人的事。困难面前更应当全民大团结,力所能及做好自己的工作,最大可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脱贫致富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扶贫开发发项目,对此我们必当秉持初心,不断丰富自身,用学识和技能帮助贫困百姓真正走出贫困,为脱贫攻坚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繁荣添砖加瓦。
漫漫脱贫路,悠悠设计心。位卑未敢忘国忧。
(3)电子科技大学的助力
电子科技大学无人机训练场上挤满人,都仰着头望向蓝天,指挥台上都举着望远镜仔细每一部无人机的飒爽英姿。
斤斗、水平8字、半滚倒转、滚筒、失速尾旋……
各种机动动作信手拈来,空中划出一条条美妙的弧线。
或许单一的机动动作每个正式的飞行员都能飞出来,但是糅合在一起,不见得就行。
什么时候退出上个动作,同时又能进入下个动作,是需要经验的积累,不是从书本中能够学来。
手脚的动作需要跟上意识,高度、速度、飞行姿态全都要满足,一步都不能错。错一步就可能飞机失速,不能改出就可能万劫不复。
郭建新在1号停机坪上,抬头仰望空中,观看无人机的表演。
“这就是老飞的技术吗?”郭建新背着旅行包,喃喃自语道。
行云流水的动作让郭建新瞠目结舌,很是震惊。
他知道与老飞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天与地的距离。
单一的动作,在L-15猎鹰上他能做到标准、完美,但是连接组合起来,加上各种失速动作,他做不到。
郭建新回过神,确实是没法比,刚才是自己魔怔了,自己才飞几个小时,根本没有可比性。
无人机飞行操作技术,靠的是时间的累积,没有时间,哪来的技术。
他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后的飞行,特别是系统空间里的模拟飞行有了针对的训练方向。
郭建新一边抬头继续看无人机飞行,心下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下苦功夫来练习。
郭建新,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位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研究生,主要研究对象即为无人机。他专注于民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无人机、巡检/执法无人机、搜救/抢险无人机、植保无人机、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等)等应用领域。他需要实地研究无人机在遥感、测绘、巡检、搜救、抢险、植保、影视制作等方面的民用价值,他必须充分巧妙利用好两个寒暑假进行实习,完成自己的硕士研究论文,看到笠乡征用无人机,需要无人机进行一系列工作,就毛遂自荐而来。
(4)苏京教育的注入
来自苏京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系的辛燕燕。
2015年6月,暑假来临,辛燕燕得到苏京大学的直升名额后,就一股脑儿猛搜:这,去哪里旅游呢?打开手机,拨开抖音。画面随着“呦…嚯…呦…嚯…”的歌声,划船比赛、抢鸭子、包粽子等系列的端午节目铺面而来。“咦!这是哪儿?”点赞,收藏加关注,一系列行云流水的神操作之下,终于知道了画面中的笠乡。点开百度地图,找到了笠乡的精确位置。立刻买了张道成都的机票。
啊!笠乡我来了!等着我辛燕燕。
笠乡村道上,一都市女生背着一个硕大的背包,还拖着一个粉色拉杆箱。
“哇啊啊啊——!!”
“这这这!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啊!!”
捡起因为吃惊而落在地上的金属容器,郭建新先是安抚了面前捂住耳朵颤抖着的孩子们,随后无奈地把目光投向了“声源”。
“声源”不是本地人,倒像是从其它星球来的“外星人”。她穿得很时尚——白色的贝雷帽、纯白的T恤烂了无数个洞、淡蓝色的牛仔裤烂得扯下无数的须须、黄色的短靴,无论哪一部分都不像是本村的女孩会去尝试的。
当瞥见瘫坐在地上,颤抖着双腿指着郭建新的女孩的面容时,郭建新的眉毛不禁微挑了起来。
就算是经常与外地人打交道的郭建新也吃惊于女孩子的清秀,精致的五官镶嵌在她娇小的面容上,显得很可爱,虽然称不上是美女,但对于血气方刚的郭建新而言,冲击力已经足够了。
不过,对于郭建新而言,悸动也只不过是一瞬间就会消失的飘渺之物而已,他身边怒气冲冲的小伙伴“泥鳅”很快就把他的注意力从地上的女孩身上转移了过去。泥鳅不停地对着“外星人”狂吠“汪…汪…汪…”仿佛述说着“危险…危险…危险…”
“怎么了,泥鳅?”
泥鳅被主人温柔地抚摸了之后,总算是变得安分了些,它嘴巴一张一合地低鸣着,用只有主人才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交流着。
孩子们则齐刷刷地躲到了石头后面,静观局势的变化。
小敏哥哥用颤抖着的双手紧握着小敏的手,心想万一那个外地人想欺负他妹妹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跳出来挡在小敏前面保护到她。
反观小敏,她倒显得很冷静,时不时用同情的目光打量着她哥哥颤抖的双手。
“呵。”听完了泥鳅的抱怨之后,郭建新轻声笑了出来,棕色皮毛的泥鳅似乎不太喜欢他主人轻佻的态度,对着他“汪…汪…汪…”。
“哈,我知道啦,泥鳅,我不笑了。”
看着和眼前那被唤着泥鳅的狗狗友好相处的郭建新,“外星人”一样的外地女孩慢慢地把左手抬了起来,然后指向了对方,大概天生就被植入了表演细胞的她动作就像是公堂上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的证人。
“你、你不怕它?”
“我为什么要怕呢,它可是我最重要又最可靠的好伙伴,名字叫泥鳅。”
泥鳅好像也是条好面子的狗狗,听到主人吹捧自己便一扫刚才的不满,亲昵地用脸磨蹭起郭建新来。
“真的也,虽然样子有些可怕,但是温顺得像小狗一样……”女孩颤颤巍巍地站起了身,慢慢地向泥鳅靠拢过去。
“乖点。”郭建新轻声向泥鳅咬耳朵,虽然不喜欢被不认识的人触碰,但是自认高贵的泥鳅还是接收了女孩丝毫不讲究的抚摸。
“这个,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藏獒’?”女孩看到泥鳅硕大的身躯,斗牛犬似的憨厚,立刻从背着的大包小包里摸出手机,开始用手指拨弄起了屏幕,想给它拍个美照。
之前还在怀疑自己眼光的郭建新这下可以确认了,这位年龄似乎稍小于自己的年轻女孩一定是来自都市的旅客——在没有网络的笠乡,没人会用比座机更复杂的通讯设备。
“是的,它就是‘藏獒’,我们抱养的。呵,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都市女生’么?”年纪轻轻的郭建新诙谐地随口问道。
当然,这招致了遍览各种小说的小敏的恶评。
“建新哥哥搭讪方法好烂哦……”
周围的男孩子们都把惊讶的目光投向了小敏,他们似乎把“搭讪”认为是和“宣战”相类似的词了。
“没想到,泥鳅为了受侮辱的郭建新,这么快就下战书了么……”
果然是这样啊。
唉,怎么可能会对这么可爱的姐姐出手啊,所以说这些小鬼果然都是笨蛋啊。小敏无奈地叹了口气。
“什么‘都市女生’嘛,我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我叫辛燕燕!是来这里旅游的!”前一秒还畏畏缩缩的女孩,辛燕燕,下一秒忽然就变得神气活现起来,这背着一个硕大旅行包,还拉着粉色旅行箱的女孩儿,站在乱石丛中,挺胸扬头的气势恢复得很快。
“稍微吓一吓她吧。”觉得有趣的郭建新轻声命令泥鳅道。
“汪~汪~汪~(遵命!真是乐意至极~早就想吓吓她了!哼~)”如果泥鳅拥有与人类一样的语言,它此时肯定会这么说。
燕燕得意洋洋的姿势还没有持续五秒,泥鳅就猛然张开大嘴,龇牙咧嘴地向辛燕燕靠近,瞬间就把辛燕燕吓回了脸色铁青的原型。
“啥?干什么嘛!才刚刚对你有了改观,你这是要干吗?”燕燕双手贴在双臂上,浑身颤抖,样子滑稽地抱怨道。
“其实泥鳅只是想伸个懒腰吧,对吧,泥鳅?”
“唔……唔……唔……。”低声咕嘟着的泥鳅亲昵地磨蹭着主人,像是肯定了他刚才的话。
这一人一狗的出神入化的双簧让燕燕显得很滑稽。
见客人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心地善良、于心不忍的郭建新马上就开始自责起来,而这份“自责”很快就变为了口头上的道歉。
“真是对不起啊,辛燕燕,让泥鳅吓着你了。”
“啊?哦,没事没事,呵,呵。”燕燕面对这意想不到的道歉,先是一愣,随后微笑着摆摆手,表示刚才那下无伤大雅。
在一旁围观许久的孩子们终于忍不住了,在孩子王的带领下,这些小家伙们像是从地道里摸出来的红军小战士一样,齐刷刷地包围住了燕燕。
“姐姐好!”
“大姐姐你好漂亮!”
“姐姐,有好吃的么!”
孩子们肆无忌惮的“糖衣炮弹”瞬间攻略了喜欢小孩子的燕燕,她笑眯眯地一边摸着他们的头,一边从硕大的背包里取出了不少包装精美的糖果、小吃。
小孩本来就贪吃,何况还是从来没见过的城里货,收获颇丰的孩子们打打闹闹地争抢着、分食着,很快就全都兴奋地跑开了——小敏和她的哥哥除外,当然,前者只是硬生生地被后者留在这的,小敏的心思早就被那些孩子们带走的零食勾走了。
“嘿,你要么?”
一旁坐着休息的郭建新忽然被燕燕搭话了,燕燕摇晃着乖巧的刘海,一脸善意地看着他,这让习惯独来独往的郭建新有些不好意思。
“啊,不必啊,咳哼。”
“没事,拿着!正好剩下最后一块巧克力了嘛!”
“哦,嗯。”
递给泥鳅巧克力之后,燕燕卸下背包就随意地坐在了红着脸的郭建新身旁,泥鳅“吧唧、吧唧”地啃起了巧克力。
“你名字叫什么?我看小孩们叫你‘建新哥哥’,你不会就叫‘建新’吧?”
“呵,”建新一边品尝着巧克力,一边笑着说,“你也这么叫我吧。”
“不要。”原以为坦率的客人会很好说话,不料燕燕却皱起了眉头,“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其中或多或少包含着父母的祝福,你如果不告诉我名字,那就说明你不孝顺。”
这是什么歪理啊!
看着舔着手指,振振有词发表着言论的辛燕燕,一向淡然的郭建新也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句。
不过,既然是客人,而且四下也没别人的话……
“我叫……”
“建新哥哥!”
原以为全都已经回家的孩子们却折回来了两个,高呼着郭建新的是小敏的哥哥,阿铁,他的嗓门和他爷爷,钟支书,一样大。
“呵,你还是叫我建新吧。”
“诶,别敷衍……”
“姐姐!”阿铁和妹妹小敏已经来到了他们俩跟前,他拍拍胸膛,对燕燕说道,“姐姐是客人吧!来我家住好了!”
“咦?为什么?”燕燕望着一脸殷切的阿铁,十分不解。
“我是支书的孙子啊,爷爷如果说如果在没什么客人会来的时节里碰到了外人,一定要请他们来我们家做客。”
“是这样吗?”
燕燕把目光转向了看起来更安静、更可靠一些的妹妹身上,妹妹小敏谨慎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支书是好人,他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郭建新吃完巧克力之后,起身欲离开,“不过……唔嗯,没什么,先走一步啦!”
“喂,把话讲清楚啊!还有你的名字——”
不顾小客人的呼喊,郭建新撒腿就跑远了。
“什么嘛,坏家伙!”燕燕撅起嘴,两手搭在膝盖上,一副不满的表情。
“其实今天建新哥哥已经说很多话了。”秉持着和平主义的阿铁马上打了圆场,“还有,大家都叫他建新哥哥,没人知道他的大名。”
“这样啊。”燕燕望着郭建新的背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啊,算了,不管他了。
“带我去看看笠乡吧,小弟弟!”
人往往会寄托现实的美好于幻想的另一个人身上。
阿铁与燕燕正在这么做着。
如果有个好弟弟,那一定是阿铁这样的吧,燕燕如是想着。反之亦然,燕燕俨然已成为了阿铁心中标准“月亮姐姐”的形象。
三人正漫步于田间小道。
“所以说单细胞生物容易物以类聚啊。”小小年纪却自认成熟的小敏忍不住跟在两个人身后扶额叹息道。
“阿铁,你知道么?刚才我给那些孩子们吃的东西叫‘爽歪歪’哦!”
“诶——是吗!”
“但是,那种东西吃起来酸酸爽爽的,本来就是小孩子吃的零食嘛,厂商用形象的名称很正常嘛。”
“原来如此,既然如此,那等会儿我就回去向那些没见识过这种零食的小朋友们炫耀炫耀,说我吃过城里的‘爽歪歪’了!”
“嗯~,燕燕姐姐可不推荐你这么做哦。”
“啊,为什么呢?姐姐别光傻笑啊,说呀。”
“啊~哈哈。”燕燕发出了郑重的笑声,煞有其事地说,“因为我刚才骗了你嘛,哪有食品会叫‘爽歪歪’啊!”
“什么嘛!姐姐真坏,哈哈哈。”
“哈哈!”
“唉……”小敏再次扶额叹息,真是两个笨蛋呢。如果我是阿铁的话,刚才早就发飙了吧。
“小敏!”哈哈笑完的阿铁擦拭着开心的泪水,回头招呼着小敏,“别跟在那么后面啊,来一起和姐姐说说话嘛。”
“不要,”跟在后面的小敏心情欠佳,不禁闹起了脾气,“而且,我可不记得有认过一个姐姐,哼!”
“什么呀……”不明白妹妹别扭想法的阿铁不满地嘟囔了起来,“平时就算了,居然对客人也这么不礼貌……。”
阿铁正欲替别过脸的妹妹向燕燕道歉,他却忽然发现燕燕已经从他的身旁消失了。
四顾一周才发现,燕燕已经跑到了妹妹的身边。
燕燕立刻一个阳光的微笑:“怎么啦?小敏,别愁眉苦脸的啊,来,牵起姐姐的手,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吧!”
“唔嗯……我知道,别把我当小孩子来哄……”嘴巴上虽然不太情愿,但泛红的小脸和搭上燕燕的小手已经表明了一切。
单纯的阿铁看到妹妹与燕燕的和解,没多想便欢天喜地地跑到燕燕身边,主动牵起了她的手。
“燕燕姐姐!我们一起来唱歌吧,就是刚才我教你的那首。”
“好啊,不过我只会哼调子而已哦。”
“不要紧。嘿,小敏,你也和我们一起唱吧!”
“知道啦,不就是《愿你》嘛……”小敏有气无力地应道:“手机常常放的那首”。
“好!那我起个头!”
话音刚落,阿铁动听的歌声便响彻了田野,如同他的性格,阿铁的歌声清澈动听,全然一派田园乡间的清新风格。
紧接着,燕燕闭起眼也大声哼唱了起来,果然,只听过一遍调子与旋律的哼唱实在上不了台面,混在阿铁的歌声中简直就是把榴莲的果实扔进了香甜的白粥之中,极为不协调。
当然,两者都毫不在意,放声高歌着。
因两个极不协调的声音混搭在一起的感觉实在是无比奇怪,牵在燕燕另一只手上的小敏不禁红着脸低下了头,用谁都听不见的声音低声吟唱着。
三个人就这么手拉着手,迈着大步在田野间行走着。
温柔的傍晚正悄然迎来了含情脉脉的夜晚,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坐在木凳上,抽着当地自产的烟杆笑眯眯地听着乡间回荡着的熟悉旋律。
《愿你》,多么动听的歌儿啊,在这炎热的笠乡,就让这首纯真的祝愿的歌儿再持续一会儿吧,作为以后忆甜思苦的精神食粮,温和地存在下去吧……
“小敏你刚才唱得太轻啦!”
“要、要你管,都是你的错,呸呸呸!”
“关我什么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