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型战略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宏观维度

2015年,韩剧《请回答1988》风靡中国,讲的是1988年在韩国首尔双门洞,一个胡同里3家人的故事。电视剧以家族关系和邻里感情作为主轴,围绕5个年轻人展开剧情,让一大波70后、80后观众集体陷入“回忆杀”。每个人似乎都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场景:每天,爸爸上班下班;妈妈和老阿姨坐在家门口择菜拉家常,街头巷尾家长里短那点事儿,传播得特别快;一群小伙伴聚在一个房间里看录影带,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做饭用的是蜂窝煤,做了好吃的差遣孩子给邻居送点尝尝。那是1988年韩国首尔双门洞一条巷子里的生活,竟和如今中国许多中年人曾经的记忆一模一样。

但是,这里引起情感共鸣和市井回忆的“我们”,恐怕不能包含刚刚成年或尚未成年的200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那些生活场景早已沧海桑田。对中国人来讲,感受特别深的是,过去40多年间,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这个巨变的根源是什么呢?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消费市场从来都没有过如此巨大的爆发式增长,然而在中国出现了。

为什么会这样?

19世纪之前,全球人均GDP增长极为缓慢(见图1-5),人类在这1000多年中几乎没有飞跃式发展。那么,之后发生了什么呢?三次技术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机械生产和蒸汽动力开始被采用,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中叶,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工业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几乎呈指数级增长。可见,整个人类的人均GDP发展在最近的200年是以加速度在增长,人类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图1-5 世界人均GDP增长曲线

图片来源:Visual Capitalist[11]

从人类技术发展史来看,每一次的重大技术革新都显著推动了经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互联网以及随之出现的移动互联时代。几次标志性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如图1-6所示。

图1-6 几次标志性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

资料来源:《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组。

《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在1973—1980年间平均增长5.4%,在1980—1987年间增长10.3%,1985年经济增长达到了12.7%的峰值。中国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保持在1.6%的相对较低水平,人均GDP增长异常迅速。40年前,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40年中国经济巨变的宏观背景是造就独特中国市场的第一个宏观因素。

第二个宏观要素,是中国的人口基数。1985年中国人口已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达到14.43亿人。与此同时,中国的中产阶层数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表示,过去十年,中国中产阶级从原来1亿人增加到4亿人,这个数据还会再次加倍。由于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体量,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背景下,一个空前巨大的消费市场就这样具备了它生根的土壤。

第三个宏观要素,是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中国人均GDP从1979年的423元上升到2018年的65 081元,成功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因此,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老百姓手上渐渐有了“闲钱”,购买力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