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高宗李恪](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80/51474580/b_51474580.jpg)
第128章 诗赋
永徽四年,某月,一男子坐在病重的妻子的床前,妻子虚弱地说道:“咳咳……殿下,您不能回长安,陛下不会放过您的……”
“爱妃放心,我无造反之心,更无造反之举,他不会把我怎么样的……”男子轻轻拍了拍病重的妻子的手说道。
……
“爱妃,我错了……原来我的生死半点不由我……”
……
往事历历在目,泛起阵阵涟漪。
天见犹怜,今生二人再次相遇。
李恪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激动和颤抖,“萧潇?宋国公萧瑀家的,对吗?”
李恪希冀的眼神让尚在疑惑中的萧潇感到茫然,更感到受宠若惊。
自己一个小门小户家的女子,怎么能入了堂堂蜀王的法眼?
不过此刻萧潇也明白,只要她点头,她的未来,乃至于他们一家的未来都会发生改变。
萧潇微微颔首,她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自己在家虽然熟读诗书,可家里并不富裕,顶多算个耕读传家。
而她面前的蜀王呢?天潢贵胄,龙凤之姿。
“诶,这女子好运气啊,听家里长辈说,今天曲江游园说是给太子殿下选妃,实际上就是为这位殿下挑选王妃呢……”
“哎,谁说不是呢,可惜这女子却眼见着殿下却无话说……”
“要是殿下跟我说话多好……”
听着周围人的小声议论,李恪倒是毫无压力,可这却让萧潇闹了个大红脸。
“殿下……我……”她红着脸,低着头揉搓着衣角。
“萧小姐,不知小王是否有幸能邀请您共饮一杯?”李恪对萧潇有着别样的感情。
说者无心,旁听者有意,比如已经有些缓过劲来的杨婉,有些怨毒地看着李恪和萧潇。
那个女人有什么好的?不就是会装单纯吗?其他的哪里比得过自己?
那些仆役本就是贱人,自己也不过是让他们认清自己罢了,还有李恪所说的那个善良的妇人,她就真的善良吗?
可她的想法注定是无人问津。
“谢殿下相邀,小女子不胜感激。”随后萧潇也捧起一杯酒对李恪说道。
李恪这才笑着举杯,酒杯相碰的那一刹那,萧潇看着李恪英俊的面庞,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之感,就好像他们前世就认识一般。
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被皇后的声音打断。
只见身边簇拥着一众贵妇人的长孙皇后说道:“都说寻常百姓家难嫁娶,可依本宫看,这皇家的嫁娶更难。”
“百姓有百姓难处,可是我们皇家呢也有皇家的难处,不仅要考虑对方的家世,人才(外表),还要考虑对方的礼仪,文采,这些东西一丝一毫都松懈不得。”长孙皇后扫视一圈周围的贵妇人们说道。
见众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接着说道:“所以今日除了往常的游园和宴会,本宫按照太上皇的要求,令太子和蜀王各展才华,可若是没个标准,那可不行。”
“因此啊,今日他们二人还要各自表现自己的长处,若是哪家女子看中了,觉得好的,就在纸条上写下他的名字就好。”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长孙皇后话音刚落,周围就爆发出一阵议论之声。
李恪细细听着这些妇人们的议论,左右无非就是新奇这种方式罢了。
殊不知这只是当年李渊玩剩下的套路。
毕竟他当年雀屏中选的事迹,千年后仍然有人传为少年英雄的典范。
难道是自家老爷子静极思动,又回想起自己的过去,想要回忆青春?
所以才以太上皇的身份让皇后安排这一出?李恪这样想着。
待众人稍有平静,长孙皇后将李承乾和李恪招到身边,道:“那就先请太子承乾先来。”
闻言,李承乾从内侍手中的托盘上取出一石弓,他现在十二三岁的年纪,开一石弓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李承乾目光如电,手中弓箭直指远处早已准备好的箭靶。
只听见咻的一声,箭矢飞速而出,正中靶心。
随后他又抄起两支弓箭,来了一个反身射箭的动作,两支箭矢尽皆射中靶心。
李承乾随即放下手中宝弓,朝着作了一个四方揖,道:“献丑了。”
李承乾的这般表现,让在场不少文臣,将门家的女子眼冒星星,纷纷低头写下太子二字。
见到众女如此动作,长孙皇后总算面露微笑。
自家大儿子不仅是处理政务的好手,更是文武双全,换了谁都会开心。
下台后,李承乾对李恪挤眉弄眼道:“怎么样!你大哥我的箭法如何?”
李恪知道李承乾想要自己夸他,于是说道:“大哥的箭术自然高明,小弟佩服佩服!”
很快就轮到了李恪。
“三弟,到你了,精神点,你可别丢份儿!”(整活)李承乾为李恪加油鼓气道。
李恪听着李承乾的鼓励,他很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压根什么都没有准备,思虑良久,他对一旁随侍的内侍道:“取笔墨来!”
只见他快速在纸上写下一行行诗句。
待写完后,李恪吹了吹尚未干燥的墨迹,随后将之递给了内侍,示意他大声念出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等到内侍念完后,在场众人依然沉浸在李恪优美的诗句之中无法自拔。
而李恪则是一直盯着角落的萧潇,与之对视良久。
“她应该知道自己的心意了吧?”李恪好似初次恋爱的少年一般,青涩而又紧张。
长孙皇后此时也沉浸在那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刚刚清醒过来,
她原本认为自家大儿子已经非常优秀,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了,但李恪的出现却一次又一次打碎她的幻想。
不过还好的是,李恪根本威胁不到李承乾的皇位,再厉害左右也不过是个亲王,大不了封地大一点就是了。
“妹妹,恪儿此诗,古今罕见,乃有大家风度,恭喜了。”长孙皇后朝着杨妃微微笑道。
对于没有威胁的人,长孙皇后从来都是宽容大方的。
杨妃也笑着回应道:“哪里的话,都是姐姐教导得好……”
杨妃表面神色如常,但实际上,她的内心已经卷起惊涛骇浪了,“这小子还有多少本事藏着掖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