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治蝗虫举措
老族长晃晃悠悠地跟着下了地,也是吓了一大跳。
“三元,还是你眼睛好使啊。”
“这…这你要是没看见,麻烦可就大了!”
因着那土里的不是别的,而且几个结成了块状的蝗虫卵!
耕地的汉子两手并用,在田里不停扒拉,不一会儿,脸上就冒起了冷汗:
“这里有一点!”
“这个地方也有!”
不瞪大了眼睛认真看的话,是真容易被忽略掉。
虽说数量不算太多,一亩地里只发现了三处蝗虫卵,但村民们还是慌乱了起来。
百里县气候不错,稻子一年两熟。
再过半个多月,就该种植晚稻了。
晚稻的收成,通常是早稻的三倍左右,能不能吃饱,交上粮食税,主要就看晚稻。
这要是闹起了蝗灾,就又得饿肚子。
村民们七嘴八舌议论了起来:“天呐!我听说十年前那场蝗灾,咱村里饿死了一百多个人!”
“一百多个人?呵,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蝗虫的厉害。”
“我还记得呢,黑压压一片蝗虫飞过来,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三亩田地就被啃光了,啧啧,吓人呀!”
“我得赶快去看看我家田里有没有!”
“是啊是啊,这要是闹起了蝗灾该怎么办啊?”
“苏县令,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啊?”
村民们的目光,齐齐聚在了苏三元身上。
苏三元冷静地说道:
“大家别慌!”
“正在耕地的,耕深一些,让家里的小孩老人都动起来,找出蝗虫卵!”
“靠近引水渠的,耕完地以后,可以把旱田改成稻田!”
“暂且先这么做,更具体的,等我回县衙出布告!”
庄稼人是最怕闹蝗灾的,但大家听到苏三元立刻就想出了两条对策,心中的慌乱就少了几分,相互安慰道:
“哎,听县令的,咱不怕!”
“不就是蝗虫吗?我就不信,还能把我们这群大活人给吃了不成?”
“也别太担心了,兴许只是这几亩地里有蝗虫卵而已!”
苏三元也希望如此,可事与愿违,百里县下有18个村落,里正们均表示,在田地里发现了蝗虫卵。
苏家村的情况,还算比较好的。
苏三元和县丞六房书吏商议后,暂且拟定了三项措施:
人工除虫卵,由县衙回收。每1斤蝗虫卵,可换100个铜板。
鼓励种植豌豆大豆,每种一亩,可在县衙领取200个铜板的补贴。
组织村民修建水渠,尽可能地改旱为水。
拟定完这些措施后,苏三元又写了文书,遣人送到了州府。
忙完了这些后,已经是夜半子时,他轻手轻脚地回到了后院,本以为家人都休息了,没想到大家都在等着他。
林婉儿端了一杯茶给苏三元:
“你也别太紧张了。”
“事在人为,但人难与天争。”
苏三元轻轻饮了一口茶,满脸歉意地对着妻子说道:
“害你们也跟着担心了。”“早点休息吧。”
棠棠默默掏出了两个银锭,塞到了苏三元手里:
“爹爹,你拿去吧!”
她知道,治蝗虫也是要花钱的,朝廷的拨款,起码得三个月甚至是半年才能下来。
但在这三个月里,父亲若治蝗不力,轻则掉乌纱帽,重则有牢狱之灾。
农桑乃国之根本。
苏三元心中很是愧疚,棠棠接着补充道:
“爹爹,你拿着!”
“治了蝗虫,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死了,对棠棠来说也是功德一件!”
“我们修行之人,就是要积攒功德的呦!”
苏三元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女儿不仅大方懂事,还那么会安慰人,他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治蝗灾呢?
林敬承也拿出了三两银子:
“我钱没妹妹多,但也是一份心意,爹,你就收着吧。”苏敬文苏敬武还有林婉儿也掏出了一些私用,塞到了苏三元怀里。
苏三元含泪道:
“你们有心了!”
“希望这三项举措下去,能有些效果吧!”
棠棠看了文书上的内容,撑着下巴问道:
“爹爹,你养过鸭子吗?”
苏三元摇了摇头:
“以前在村里,人们都养鸡,很少有人养鸭!”
“据说鸭蛋没有鸡蛋好卖钱,而且鸭苗比小鸡崽贵。”
棠棠摇晃着小腿:
“哦,原来是这样呀!”
“我们道观不养鸡,只养鸭子!”
“鸭子捉虫子可厉害了,而且不伤稻子!”
“要不,让村民们也多养些鸭子?”
苏三元摸着胡子想了想之前的见闻,有些书上确实写过,鸭子吃蝗虫很厉害。但整个百里县就没有养鸭子的风俗,若想在短时间内,让鸭子的规模大到可以抵抗蝗灾的地步,县衙还得出钱鼓励。
公账上的钱本就不多,家里也就这个样子,再掏钱的话。
棠棠笑嘻嘻地说:
“爹地,你别怕!”
“你明个儿尽管把养鸭子这条加上去,会有人送钱来的!”
苏三元知道他这个小女儿是有些神通的,便又加了一条举措,村民们可以以3文钱的价格,买到原价12文钱的鸭子,差价由县衙承担。
如此一来,小鸭子的价格,就比小鸡崽子低了很多,村民们养鸭的热情,就那么被激发了出来。
告示发出去后,原本人心惶惶的百里县,瞬间就平静了不少,老百姓们啧啧夸赞:
“这个县令是干实事儿的!”
“对头,听县令的话,咱们养鸭子捉虫卵去!”
“到底是正儿八经考中的进士,和那些走关系当官的,就是不一样啊!”
“是呀是呀,官老爷没忘记咱,咱就没有那么害怕了!”看守布告的两个衙役听到老百姓们的夸奖声,心中美滋滋的,不由得挺直了身板。
以前干这事时,可只能得到老百姓们的白眼。
不过心里美归美,也有些犯嘀咕。
这些举措,差不多都是要花钱的。
本就穷,花钱还这么厉害,他们还能领到月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