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佘家小店开张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但好在佘淮还能边吹干画面,边开小差。
当然,他这开小差是在复盘着系统给出的个人能力数据,综合评价依旧没变,不过文化已然迈入了2300点,距离越过高级一阶还差31经验值。
而艺术迈入高级一阶后,便没怎么变化,当前是2036,属于是刚进入高级一阶的稳定阶段,不过中国画在不知不觉间却是进入了初级一阶,看来白描技法的使用,也是有反哺效果的。
至于技能栏,知识类有两个,艺术类有三个,勉勉强强过得去吧。
“呋~~呋~~”。
接连响起的吹风机响声,把佘淮的思绪给拉了回来,抬手看了一眼时间,再有十分钟就结束考试了,这会儿考场内的大部分考生都在忙着弄干自己的画。
有带吹风机的自然是最好最快速的了,没带的,像佘淮这样画得快的,自己手动吹干也成,至于才画完的,那就得自己想办法了,去找人家借吹风机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方法都好,只要保证画面干了就成。
要是没干就交,画面太美,不敢想。
撕掉最后一边胶带,把干了的试卷画面放在一三脚架上,佘淮便是开始收拾起其他东西来,清洗画笔、调色盘,装画袋还有.....
“大神你好,我叫某某某,是某某画室的,你画画好厉害,可以认识一下嘛?”
应付周边其他考生的问询与拍马屁,当然,这是在试卷已经交上去,考生各自在整理东西收场的时候才进行的。
二模到此就结束了,说实在的,佘淮感觉眨眼就过去了,比在画室上一天课还要快。
不过这场考试的成绩参考意义,却是画室那么多场考试都比不上的。
尽管整个二模没能拉齐全南粤的美术生,但足足也有近半的人参与,那也是一万四五的人了,这个成绩的好坏,对于考生自身而言,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各自背着画袋,佘淮、徐美娇和李晓敏三人边聊边向画室的大本营走去。
“对了,刚刚那么多人围着你是干嘛的?”
“噢,就是想相互认识认识”。
佘淮如实回答,不过徐美娇两人却认为没那么简单,这里面一定有她们不知....呃,她们好像知道了,只是这助长他人威风而灭自己士气的话,两人都没开那个口。
“哎,还没什么感觉,这二模就结束了,下一步就是统考咯,再过半年,咱们都要高中毕业了啊!”
“就是这半年,不怎么好过”。
“啊!要死了你,佘淮,我这正渲染感动温馨的环境呢,你能不能不打击人!”
“他可不关心打击别人的事,毕竟他的复习已经开始了”。
佘淮与徐美娇的一唱一和,彻底把李晓敏给整无语了,一个常胜文科学霸,一个新晋美术大触,感情现在是她成了那个夹在中间的是吧?
回程比早上的出发是截然相反的状态,紧绷的精神一下子松了下来,一车车美术生们都是倒头就睡,就连佘淮他自己,也都觉得从二模考点返回画室这段路的休息比以往很多时候都要轻松得多。
二模当天是周六,翌日是周日,考后的第二天是休息日,一时间不少美术生都是难得赖了个床。
不过,佘淮在上午8点多就起来了。
不是因为什么生物闹钟,而是因为家里来电,从十月就开始准备调查,十月中旬正式开始施工,耗时将近一个月,佘家改变的第一步终于是迈出去了。
没什么敲锣打鼓,也没通知什么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的,就自家三兄弟杀了只鸡,祭天告祖,点了一挂鞭炮,这就开业了。
这不在忙完之后,稍稍休息的间隔,就给他汇报一下情况。
佘家小店,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字,就一个接地气的佘家蔬果行,当初佘淮想要蹭的‘盒马鲜生’,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不过,有没有这个名头都没什么所谓,毕竟做大做强的美梦为时尚早,当下他只希望他家能够变好就行了。
叮嘱了一声自家老爸要控烟控酒后,佘淮挂断电话也是奋力地向下虚锤了一下空气,自他有了变化之后,家里也终于开始了改变,而这一小步的前进是意义重大的。
于他,于家人都是一段崭新开启的生活旅程。
-----------------
平江市临海镇新市场,佘家蔬果行醒目而独特,在一众连门头都没弄的商铺中间显得独树一帜。
不看店招,估计还会被人认为这是卖什么高级产品的高档消费场所呢!
好在对着市场这一面是全透明的玻璃墙,要不然误会可就大了,但这颇具格调的青绿色店装,也依旧让不少乡里乡亲有点望而却步,这么高级的装修,进去了不会被狠狠坑一笔吧?
没进去的带着这种疑虑,而进去了的,则是边叹着空调,边感叹着这里的菜价好像比里面市场摊贩的还要便宜一点哎!而且这菜一看就和外面进货回来的不一样。
“你看,上面还有电视在放着这些菜哪来的呢!”
“哪呢?哟,还真是!”
这店面空间可不小,而且还是曾经的居民楼改出来的商铺,所以挑高也比商品房高得多,为了利用好每一寸空间,佘淮也是特意交代佘维斌去买几个长条状的液晶电视屏,不用联网,直接插U盘就能放视频的那种,然后放上自家菜地收割菜的时候拍的短视频。
因为有了冷鲜仓库,自然是不用大凌晨的去采摘,傍晚摘好撒点水放仓库,第二天基本都没什么变化,省时又省力许多。
而店内的构造,则是两侧是水果冷鲜柜,中间是菜架,中间靠墙的地方隔开里面的仓库,设置成了打称的地方,而收银则是在门口。
两个人便足以照看整个店面,所以许秋琴是负责打称,而佘淮的堂四姐则是负责收银,开了店,但佘维庆夫妇也并没有把饲料厂的工作给辞了,而是把常年在外打工的大女儿给叫了回来。
这家店,佘家三兄弟共同出资十万作为起始资金,佘维斌出六成,是大股东,其他两家各两成,进货的钱从总资本里面出,后续平账后总资本维持在五万,所得利润按分成每月结算,这算是三兄弟间共同商议后的资金管理方式。
所有进的出的东西都要有账单,也算是为了后面好算账。
这会儿店里的人也不少,一百多平的空间几乎被用到了极致,不过人多归人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的,更遑论还有许秋琴这个在市场里浸淫....咳,卖了快二十年菜的老江湖在,别的不说,在临江镇,认识的人绝对多。
这不,她打招呼的声音就没停过。
“哎!凤姐,你来买菜啦?”
“是啊,啧,秋琴,你家这店有点高档啊,花了不少吧?”
“哪有,求求其其整哈,主要是以后不用日晒雨淋的,轻松点的同时还能给各位老顾客提供个乘凉的地是不?”
“哎呀!甘讲又几好喔,得啦,后面买菜我们就来秋琴你这了,虽然以前也是在你那买的,哈哈哈”。
“有道理嗰喔!”
简单聊着,一群和许秋琴认识的大姨大妈们就彼此乐了起来,整得店内其他人齐齐扭头而视。
新店打开市场的最佳办法之一就是价格,而佘家蔬果店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菜价比当初流动摆摊时要贵一些,但又比里面固定摊贩的要便宜几毛,然后水果类也是在外面摊贩的基础价上便宜五毛左右。
别看只是几毛钱的差距,但在乡镇市民的眼中,便宜是事实就行。
就比如常见的白菜芯,当初流动摊时批发给菜贩是3块,那里面的菜贩可以卖四块甚至是四块五,大批量的散货其实都是被菜贩第一时间就收购了的,价格自然是菜贩自己定。
就如同消费分级一样,有的人喜欢买便宜的,有的人是看品质的,但也有的人在质的基础上是买贵的,每一样东西的需求方都有,市场自然之中便能够筛选出来。
作为在蔬菜种植行业浸淫了近二十年的佘家,别的不说,但卖的东西在品质这一块是没有争议的,不然十几年的老主顾们也不会在得知许秋琴开店后便一窝蜂地过来支持。
各类新鲜蔬菜,店里一天最多供应个二百斤,卖得差不多了就关店回家忙一会儿地里的活,吃个午饭休息一下,下午近傍晚趁人们出来买菜做晚饭的时候再开几个小时。
基本就是这么个循环,有时候吃完晚饭再回来开一会儿店,争取把不多的菜卖完,或者说卖卖水果啥的。
第一天开业断断续续开到了晚上九点半,三兄弟各自代表在佘淮家一算,比原来摆地摊足足多了近二三百块的利润,一时间都是感慨良多,怪不得菜贩子们能够买房又买车,而他们却依旧只能为了几个子而拼命埋头苦干呢!
一个国度是不是真的富裕了,多看看基层农民就知道了,农村乡镇的人口流失,哪怕是数年之后有了回流,但那也并不是因为乡镇农村能赚到钱了,而是因为大城市打拼的工资,已然不足以支撑开销。
租房水电房租去掉了四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一工资,日常交通出行、吃饭再去掉三分之一,加上偶尔购物、娱乐,那最终还能剩下什么?
名人曾说过: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
家里开了店之后,是富还是继续贫,这点佘淮暂且不知,但他知道,脱离了过去三百六十日严重依赖农田的生产劳作,家里的变化肯定会比以前好。
积劳成疾不是笑话,时代向前也是对的。
佘淮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原始脉络,多的,他也无能为力。
和家里通完话,他本来想着休息的想法也是被抹除掉,真的改变尚未成为现实,他还不能松懈,思索一番,他决定继续出摊卖画,毕竟什么事情都无法预知,但兜里的钱会给你解决一切未知的信心。
轻手轻脚回到寝室洗漱,换身衣裳,他便来到画室进行出摊前的准备,还是画色彩吧,毕竟单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