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铁骑东来
“你们浑部的小崽子,也敢跟我烛龙部抢战功?”
烛龙浑瞪眼咆哮。
李恒挠头,跟烛龙部争耳朵的是东皋兰部吧?
乍布轻言细语地解释:“当年薛延陀灭国,太宗以浑部置皋兰州,后来皋兰州部分人内附,寄居灵州,渐渐自称东皋兰部。”
原奚结部置鸡鹿州,原阿跌部为鸡田州,也逐渐让部落人的自称发生变迁了。
难为乍布吐蕃人出身,对大唐的了解比李恒强太多。
“宣威使,那天跟我们打过的突厥莽古,逐了一千骑过来,又不太像是追杀。”苟宝撒丫子冲了过来。
见过血的宣威府,虽然还没法比拟大唐的精兵,至少也不是一千骑能吓住的。
郭知运早就让人整顿兵马,枪、盾、箭布置得井井有条,再没有上次的仓促感。
莽古率一千精兵,远远缀着前面狼狈逃窜一千骑,时不时张弓,一箭射到千骑侧面,逼迫他们转向宣威府。
“不要动手!”
当先几骑挥舞着勉强能辨别出白色的布匹,老老实实到宣威府指定的地方下马,摘下所有兵器、小刀,在游侠儿的押解下见了李恒。
“说吧,为什么被追杀?”李恒随口发问。
几人伏地嚎啕大哭,大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架势。
他们别扭的汉话,连乍布都听不下去,索性用突厥话跟他们交流,然后转述给李恒听。
还就是李恒的锅,杀阿史德温傅就能当可汗的话,让阿史德温傅亲兵心动,贸然动手被反杀。
亲兵被杀是小事,可连带着千骑亲兵都不受待见就是大事。
阿史德温傅让莽古杀光他们,可莽古终究不忍心,于是驱赶他们来投宣威府。
道理很通畅,李恒完全能理解。
荒谬的是:提着长矛跟宣威府厮杀过的莽古,竟然还心存慈悲!
李恒让乍布安置这一千骑,准他们驻扎在突厥各部的外头。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唐军,本来师老兵疲的唐军,突然焕发出高度的热情。
按这趋势,突厥叛逆很快能平了。
-----------------
奚族酋长李大辅率兵三万,在突厥边界徘徊,吸引游奕的注意力。
契丹酋长李尽忠率四万兵马,绕过唐军的游奕侦探范围,划了一个弧形临狼山东麓。
东向营州只是李尽忠的佯动,借此牵制营州都督周道务的兵力,他的目标是救援突厥。
李尽忠原本姓大贺氏,“李”是太宗赐大贺氏的赐姓。
名字里头的“忠”嘛,可以理解为缺啥补啥。
契丹、奚族向来在大唐与突厥之间摇摆,谁强就依附谁,这一次的阿史德温傅起事,让他们看到了大唐的虚弱。
当年李靖横扫突厥时,总共才用了十二万人马啊!
“程务挺率二万步兵,正面抗衡契丹。”
“李文暕率三万兵马束缚狼山,不能让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遁逃。”
“本总管率五万兵马,迂回包抄契丹兵马。”
“监察御史苏味道,督五万兵马为策应,哪里苗头不对,立刻补上。”
裴行俭迅速调兵遣将。
监察御史的品级不高,可在军中的职权极大,甚至可以制衡一军主管,领军不稀奇。
李恒听着裴行俭调兵遣将,竟然找不到一丝破绽——也有可能是李恒根本没有征战造诣。
“裴侍郎,我麾下的宣威府可以辅助防御狼山一线。”李恒扬眉。“我的百名翻译,再加上一千突厥人,让他们到契丹军前喊话。”
裴行俭觉得好笑:“契丹可连一个可汗都没有,难道宣威使打算在契丹也广封可汗?”
李恒傲然起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大贺氏不想当可汗了,其他七姓,我一姓封一个可汗,先杀李尽忠者先当可汗。”
裴行俭在这熊孩子面前,突然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纵然大贺氏势力较大,也无法跟契丹其余七姓整体抗衡的。
程务挺的枪阵,长枪如林、盾牌如山,只有旁边执失硉、苏农浑等人的呐喊跟气氛格格不入。
“契丹七姓的老乡们呐,想不想当可汗?”
“长矛对准不忠不孝的李尽忠这么一刺,恭喜你,你就是大唐册封的可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大贺氏忘恩负义,忘了太宗皇帝的赐姓,转过头来要攻打大唐。”
“动动你们的脑子想想,你们契丹才多少兵员?有大唐的一成没?”
这些鼓动人心的话出口,契丹各个势力多少犹豫了。
四万兵马不是大贺氏一家所有,大家正愉快地当墙头草呢,李尽忠却要带他们跟大唐名将裴行俭拼命,当然不乐意了。
不是贪生怕死,是给的价钱不够。
就算契丹一时能占上风,面对大唐全力报复时,契丹能顶得住不?
被骂不忠不孝,李尽忠不乐意了,扯着脖子叫嚷:“不要乱扣帽子!契丹只是不忍大唐与突厥兵戎相见,毁了几十年罕见的和平!”
“这一次,契丹充当的是调停的角色!”
苏农浑破口大骂:“猪鼻子插葱——你装的什么象?三岁的孩子说谎都比你流利!你觉得一条咬主人的狗也配说‘调停’一词?”
“真以为你们契丹和奚族勾勾搭搭,别人都没看出来啊?”
“信不信大军荡平契丹?”
李尽忠愤怒地挥军前进,程务挺部的箭矢跟契丹部对射,长枪一组组捅死契丹的人马,纵然被铁骑冲撞也不曾后退一步。
契丹袭扰营州时,不过是面对戍堡与守捉兵,攻守城池的战力悬殊他们心头有数。
可是,面对程务挺坚实的枪阵,契丹损失了二千骑还没逼得他后退一步啊!
实力差距也未免太大了吧。
“杀李尽忠,当可汗!”苏农浑他们的鼓噪声四面响起。
如果契丹一帆风顺,这一点噪音不过是马耳东风,听都不想听一下。
可是,出师不利,连程务挺这第一关都没闯过去啊!
乍布高亢洪亮的声音在一旁荡漾:“大唐宣威使李恒有令:杀李尽忠者为可汗!可以当场填写诏书!”
在后世人看来,这有一种批发委任状的潦草感,但在契丹人眼里,这多实在!
受够了被人欺骗,这种现场填上去的诏书最实在。
李尽忠第一次发现,其他七姓首领看他的眼光,就像老光棍见到孤身美女、饿狼见到了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