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女词人作品选析(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张芬(一首)

张芬,字紫蘩,号月楼,吴县(江苏省属)人。著有《两面楼偶存稿》,生卒年代及身世无考。

《虞美人·寄怀素窗陆姐》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留得末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浅析

这首《虞美人》题名“寄怀素窗陆姐”,说明系思旅念远之作。同时,作者另外尚有《七律》诗一首,其题旨、题名、取景及所抒情怀,均与《虞美人》基本一致。现将这首《七律》也同时抄录于后,以供读者比较、赏析:“明窗半掩小庭幽,夜室灯残未得留。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与《七律》不同的是,《虞美人》的起首句为“秋声几阵连飞雁”,一开头就写大的环境背景,点时令,渲染浓重的秋意,为全词营造凄凉的氛围,其意境远较《七律》辽阔邈远。一阵阵凄厉肃杀的秋声横扫大地,霜风凄紧,落叶萧萧,其中还夹杂着几声长空雁唳,悲凉气氛极为浓郁。在这肃杀冷寂的秋夜里,他乡游子听到这秋声,听到这雁唳,哪能不心房为之震颤,黯然兴起旅思乡愁呢?“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深秋季节,大雁南来,长途跋涉,飞向辽远的湘水之滨,它们不是也同他乡游子一样,天涯飘泊吗?这“秋声几阵连飞雁”深蕴他乡游子的离愁旅思,更为女词人的抒愁烘托气氛。“梦断随肠断”,即景抒情,直扣心扉。阵阵秋声,声声雁唳,招回了女词人的梦魂。梦因秋声而断,人因雁唳而醒,而梦断之后,这阵阵秋声、声声雁唳又反过来强化了女词人的离愁别绪,令她缠绵悱恻,回肠九转。“梦断随肠断”的“随”字告诉我们,女词人梦断在前,肠断在后,是触景生愁。“肠断”极言女词人愁情之深重。开端句是写景句,次句是抒情句,景语衬情语,情景相生。“欲将愁旅赋余诗”承接前句,写女词人梦断之后的心态。“余诗”是“诗余”二字的倒装,这种倒装半是为了押韵,半是为了增添婉曲的韵致。“诗余”是词的別称,古人认为,“词乃诗之余”,词这一文学形式起源于音乐,但就其内容讲,有人认为,词乃出于唐人的绝句,词采用长短句,是绝句的变格,因此,前人常称词为“诗余”。梦断之后,词人种种愁思萦绕心头,而诗的灵感也如火花样迸发,词人产生了浓郁的创作冲动,她试图将其离愁旅思、怀人念远之情付诸诗余。一般说来,在这个时刻,往往是诗人抓住灵感作出佳句的最佳时刻。据说,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就是在梦中获得的神来之笔。歇拍“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与梦断句相照应,以深秋夜景为女词人的诗情词兴作衬托。丛丛修竹,苍翠欲滴,与深秋季节大地木黄草枯的萧条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沉浸在银色月光中的翠竹,则更显得娟修多姿,而且翠竹的倩影还随着月光款款移动,由静化动。重重叠叠的竹影,与苏东坡“重重叠叠上瑶台”的花影不同,它别有一番隽逸潇洒的韵致。苍翠的修竹与银白的月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派清新静雅的画境。这优美的画境,更牵动了女词人幽微深邃的怀人念远情怀。未曾入梦的女词人俯视翠竹,举首望月,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望月诗(张九龄《望月怀远》),将她的思绪很快引向辽远的天际,在天际的尽头,她料想故人素窗陆姐此时此刻,或许也在与她共看一轮明月吧?“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景美、境清、情深,是个亦景亦情句,它情致蕴藉,弦外留音,结构层次也比较复杂。首先,“竹”是本句描写的主体,单就翠竹而言,就会将读者带进一个静美的境界,前面更以“叠叠”作二字修饰,更会使人联想起王義之《兰亭集序》“茂林修竹”,那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的幽境;“斜”字则表现修竹的袅娜丰姿;“移影”二字从侧面烘托翠竹,并与后面的“月迟迟”相联系,使画面产生了动感;“月迟迟”是整个画面与翠竹的大背景,修竹的色调、背影与动态,都是“月迟迟”作用的结果。“迟迟”形容月之缓缓西行,不仅是画面由静化动的主因,且更显示时光的流逝。“月迟迟”更与“梦断”句相呼应,委婉地说明,前面所举的情与景、人与事,都发生在一个深夜之中。歇拍句所包含的内容之丰富,画面之广阔,层次之深邃,都是独一无二的;前后九个字,字字排有用场,并无一个虚字;去掉一个字,对完整的画面都会有所损害。由此足见,女词人遣词锻句功力深厚。

过片“楼高倚望长离别”,景换境移,女词人跳荡的思绪,把地点由室内转到室外,时间由深夜换成白昼。“长离别”切题“寄怀素窗陆姐”,这是这首《虞美人》的主旨所在,上阕、下阕写景抒情都围绕着它来进行。“长离別”表明女词人与素窗陆姐离别之久,因而念之愈深,望之也愈切。“长离別”乃从“楼高倚望”婉转转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女词人无数次地登楼望远,望尽天涯,天涯的尽头是素窗陆姐所在之地。女词人的心跨越时空,飞到了陆姐身旁,素窗陆姐倩影好像就在她的眼前。但这是一种幻觉,当她从这种幻觉中清醒过来时,素窗陆姐不见了,展现在她眼前的,却是萧萧落叶,山川寂寥,一片凄凉,茫茫大地则是“叶落寒阴结”。“寒阴结”是指寒冷的阴气凝结成霜,霜摧木叶纷纷飘堕。浓重的秋景秋气,抒情人望而生悲,怀人念远离情当更转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与素窗陆姐已不见多年,相思之深已属难熬,又临深秋,情何以堪!应当指出,过片句所表现的乃过往情景的再现,因此,情与境皆属词人的情中之景,意中之象,是虚中寓实,而非实写。这些情景,都是词人长时间对故人的忆念,多次登楼而在心灵深处形成的心理积淀。今夜梦断,百感交集,思绪如潮,这种心理积淀也就随之泛起,表现出这些如虚似实的意象。词人则随着这种意识流任其飘荡,把她的思绪飘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冲破这夜景的局限,开拓了词的境界。词人又将其顺势插入词的中间,极其自然,毫无牵强,它既显得词情之跌宕有致,又从而突出了怀念远方故友的这个主题。“冷风留得未残灯”,思绪从忆念中拉回现实,环境由室外再转室内,时间仍旧回到深夜,再观室内之冷寂与孤独,从侧面烘托怀人主题,夜深人静,寒风阵阵,一灯如豆,微弱的光焰在寒风中瑟瑟颤抖,行将熄灭,景象万分凄凉,而这时的室外呢?室外则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室内景象凄凉,室外幽庭深闭,气氛亦颇幽静寥寂,清虚冷漠。在这等环境与氛围中,词人孤灯独对,斜月作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旅思乡愁,怀人念远,心绪如麻,苦涩况味,难以言喻。末拍是以景结情,婉曲蕴藉,寄意幽微,它与后主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芬的这首《虞美人》风格清隽,意境深远,情感真纯,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蕙风词话》赞其“新颖绝伦”,诚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