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演讲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铸魂

综上所述,我认为程千帆先生跟我们南京大学是有缘的。他的学术生涯始步于斯,终结于斯。一个起点,一个终点,都在南大。他是我们南大两古学科的精神奠基人。现在社会上有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叫“铸魂”。我觉得程千帆先生就是为我们两古专业铸魂的一个人。他的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态度,他献身于学术的人生观,都为我们南大的两古专业,为我们的学术发展,为我们的学风传承,奠定了一个基础。我们的灵魂,是程先生铸成的。

下面重复几句我在“百年千帆”那场会上讲过的话,我说:“程先生一生中身体力行的这种依存于忠恕之道的做人准则,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格风范,如今已经逐渐远去。也许一走出我们这个文学院大楼,它就会受到轻视;也许一走出南大校园,它就会受到奚落。但是在我们这个人群中,它无疑是最珍贵的价值取向。在我们看来,是它使人生具有意义,是它使世界值得留恋。谁让我们选择了古代文史为专业呢?谁让我们选择了孔、孟、老、庄、李、杜、苏、辛为研究对象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个传统,还有谁来珍惜它?如果我们不呵护这个传统,还有谁来呵护它?”今天,我仍然这样认为。程先生以及他指导的学生,程门的二代弟子、三代弟子、四代弟子,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我们从事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研究其中的精品和经典。那么,对于其中所蕴含着的文化精神,我们也许更有责任来领会它、弘扬它、传播它。生命的奥秘就在于某种基因的代代传承,没有基因就没有生命的传承。文化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我们从事的工作,就是传承文化的基因。庄子说得好,“薪尽火传”。这个“薪”,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解释,就是古人用来照明的,在一根木棍上涂些动物油脂,类似于后来的蜡烛。先秦时期没有蜡烛,就用薪来照明。一根薪的燃烧时间是有限的,它烧不了多久。一个人的生命总归会有尽头,几十年过去,就终结了。但是“薪尽火传”,薪尽了,火种并没有灭,从这根薪到下一根薪,火种一路传承下去,这就是文化传承。

今天在这个纪念程先生的系列讲座上,由我来做开场白,我想表达的就是这点认识,希望跟朋友们共勉。谢谢大家!

(2023年5月26日在南京大学“程千帆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系列讲座”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