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亲自审问,得知真相
本应负责接待的通判听说人数之巨,连忙说道:
“先不要开门!等刘大人来了再说。”
此时,刘允刚吃完一碗热馄饨,便来到了臬司衙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但是人群里面有人看见他一身红色官服,连忙跑上前跪倒在地,抓住了他的腿。
“大人,为小人做主啊!”
而此时,那个肥胖男子也发现了他。
“舅父!”
寻声看去,原来是他的外甥,众人让出一条路。
“这是何故?”
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大声说道:
“舅父!昨晚有人蒙面闯入我们的家中,将钱粮洗劫一空!请舅父做主啊!”
听到如此骇人的消息,他也站不住了。
“各位,本官保证会查出幕后凶手,只是请诸位不要聚集于此。”
见众人没有想离开的样子,他继续说道:
“请诸位放心,本官立马派人去追查,一有消息立马知会。”
见刘允保证了,众人也开始陆陆续续散场,而他的外甥因为害怕,决定在他这里暂住几天,无奈之下便答应了。
安排好事情之后,他便马不停蹄来到了藩台衙门。
唐延民正在处理公务,见他急匆匆的模样,便跟着他走到了院角。
刘允把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怀疑。
“会不会是孙大人派人做的?”
唐延民听得一脸不可思议,压低了声音说道:
“你派几个精干的人盯紧了,一有风吹草动就来知会我。如果属实,立马呈递密报进京弹劾他。”
孙传庭此时正在各个村庄宣传朱翊钧的新政,只要愿意的人都可以领种子还有钱粮。
待他走后,便会留下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帮助耕作,同时也防备有人来抢粮。
所过之处,基本上都是支持的,毕竟能有一块儿三年免税的地比什么都划算。
等他回到藩台衙门的时候,唐延民将乡绅被抢的事情告诉了他。
孙传庭装作很愤怒,下令让臬司衙门彻查,便继续处理自己的事情了。
乾清宫。
朱翊钧看着眼前的计划,第一步已经实施了,就等孙传庭的捷报。
他更为担忧的是左光斗此行,既想完成任务又想浙江水患平息,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就在此时,外面的宫女走了进来。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一听是王喜姐来了,他收起了桌上的纸张,便吩咐下人去沏茶了。
两人对坐,待糕点茶水上齐之后,王喜姐开始了正题。
“陛下,臣妾已经去见过太子了。”
“皇后如何说的?”
王喜姐把自己隐晦暗示太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翊钧,他听后大为赞赏。
“如此甚好,既不会驳他面子,又能起到警示。有皇后相助,这宫内能少不少麻烦事。”
正题结束后,两人便出去走了走。朱翊钧发现王喜姐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但是生死轮回,又有什么办法呢?
北镇抚司。
许显纯接过圣旨,已经知道了结果,没有查清楚李楠一事的真相,他只能告老还乡了。
他将指挥使的大印和令牌交给了陈矩,指挥使一职也就空缺了下来。
十天很快就过去了,这些日子一切照旧。
“陛下,方阁老求见。”
朱翊钧处理完手中的几份奏章之后,来到了大殿之中。
“陛下,左光斗抵达浙江后,已依朝廷律令,将涉案官员悉数押解回京,现均羁押于刑部大牢之中。未知陛下欲先行御览,还是即刻下旨,令三法司会同审理此案?”
朱翊钧有些疲惫,但是他觉得亲自审问更好,这样才知道症结出在何处。
“送来吧。”
方从哲领命离开后,便派人来到刑部大牢提审了浙江漕运张河。
一个时辰之后,人便送到了乾清宫。朱翊钧端坐在龙椅上,静静地打量着一身囚服的张河。
“陛下,臣有罪。”
“万历三十六年,朝廷已拨巨款修筑堤防。湖州之地,何以八年之内两度决堤?”
朱翊钧眉头紧锁,语气中透露出不满与疑惑,他只想知道其中的真相。
此话一出,张河直接跪倒在地。
“陛下明鉴,当时湖州知府乃内阁首辅李廷机之党羽,彼等贪墨成风,前次大水之后,堤防虽经加固,却不过敷衍了事。”
片刻之后,见朱翊钧没有说话,他再次补充道:
“臣接任浙江漕运之职时,库银空虚,多次向户部请款,皆遭驳回。”
朱翊钧闻言,面色更加凝重,沉声问道:“浙江乃富庶之地,每年税银充盈,何以官库空虚至此?”
张河抬起头,眼中满是泪水。
“陛下,浙江之地,官商勾结之风盛行,为求私利,竟不惜以虚报人丁之数为手段,维持往年之人头税数,实则暗中利用其他产业之利,暗中填补税银之缺。”
听到此话,朱翊钧怒拍龙椅扶手。
“朕非愚钝,彼等多报人口,所为何故?”
“臣惶恐,多报人口,实为掩盖水患中丧生之众数,以避朝廷之追查。而官府对此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已致民怨沸腾,变乱四起。”
听到此话,朱翊钧已经怒不可遏了。弄清楚缘由后,便让人把他带了下去,他的失职已经是满朝皆知,最多就是个保全性命的结果。
思来想去,他便派人找来了李道远。
随后将张河所言讲给了李道远,而根据李道远和喻思恂这些时日的核算,张河所言非虚。
这个结果让朱翊钧心头一震,不过两个月,先是陕地,后是浙江。
西安府,臬司衙门。
“舅父,可有结果了?”
十日都没有线索,刘允已经被他给问烦了。
“你安心等待即可,捉贼要拿赃款才行。”
说罢,递给了他一袋银钱。打发走了他后,刘允来到了藩台衙门。
“唐大人,还是没有线索。”
唐延民也是大为恼火,他派人跟了孙传庭十天都没有什么发现,每日不是去周围的村子考察,就是安排其他知府推行新政。
夜晚时分。
“大人,有发现了。根据探子来报,周围的村庄多了粮食,不是官仓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