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尖语文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编 文学课堂

“对于苦人的凉薄”
——《孔乙己》与鲁迅小说的“原点”

同学们大家好,我在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书,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但是新世纪以来,一晃二十年了,我觉得语文教育这个事好像更有意思,也更有挑战。所以也有点不务正业,这些年对语文这个话题,尤其是在语文和现代文学的结合点上,好像还多少有点心得。非常高兴有机会来跟大家一起学习。无论是讲语文名篇,还是讲现代文学,鲁迅都必须是开篇,这事没商量。为什么?从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来讲,他就是一个坐标原点。如果是中国地图,鲁迅是哪儿?是天安门广场。如果是上海地图,鲁迅是人民广场,这就是所谓坐标的原点。也就是说,鲁迅是我们看待中国现代文学、看取其他作家的一个标准和尺度。如果要说鲁迅和中国的语文教育,鲁迅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有一个词叫yuán典,这个“yuán”,汉语很有意思的,既可以写成原初的“原”、原来的“原”,也可以写成元旦的“元”。他就是这样一个经典中的经典,原典。鲁迅就是我们学习中国语文、学习中国文学的一个根基性的、奠基性的存在。

现在都很喜欢强调中国的传统,一说传统就会想到孔子,想到唐诗宋词,这些当然是传统、经典的古代文学,古典是传统。在我看来,“现代”其实也已经构成了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鲁迅就是我们的现代传统的一个核心,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今天,作为当代传统、现代传统的核心,当然也就会聚讼纷纭,会有很多的议论。包括每年的开学之初,媒体上就会炒作,就会传说鲁迅的选文的变化。很多人都在说,现在鲁迅的文章在教材里是多了还是少了,诸如此类。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我觉得,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就会有不同的鲁迅形象。我做了一点功课,要告诉大家,事实上鲁迅的文章在现在的语文教科书里面不少,有12篇之多。现在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用的是“部编本”或者叫“统编版”,初中有这么7篇,大家一听就很熟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还有《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孔乙己》;高中有这么5篇:《拿来主义》《祝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不少了。

我刚刚说了,要讲现代的语文名篇,鲁迅是当仁不让的,但是选哪一篇先讲呢?我这个人是有点选择焦虑症的,但最后还是选定今天要讲的《孔乙己》这一篇,而且我越想还觉得越有道理。

为什么是《孔乙己》呢?首先是来自作者鲁迅自身的理由。当然,这个理由准确地说还是靠别人的回忆得来的。鲁迅的弟子孙伏园回忆说:鲁迅最喜欢的小说就是《孔乙己》,而且鲁迅还亲自把《孔乙己》翻译成了日文。孙伏园也讲出了关于《孔乙己》的两个非常经典的鲁迅自己的解读。一个是说,《孔乙己》描写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我不知道诸位在中学的时候,老师有没有说过这个话,叫“凉薄”。这个词是鲁迅式的用词。第二个,是鲁迅觉得《孔乙己》写得“从容不迫”。现在中学教育里讲“学生中心”,我们也讲“读者中心”,所以选择《孔乙己》更重要的理由,其实是来自普通读者,来自诸位,青少年读者。因为我觉得,相对来说《孔乙己》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一篇。实话实说,我们都是过来人,在初中的时候,真的要把鲁迅读懂,其实很难的。但是就像前面讲的,鲁迅已经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在今天如何做中国人,说起鲁迅你一点反应也没有,这是不行的。所以假懂也好,我们先学了,成为积淀,留待以后回想,留待重读,比如今天。

我下面要说的,诸位可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些关于《孔乙己》的回忆来。“多乎哉?不多也!”,然后“茴字的四种写法”,“窃书能算偷吗?”,还有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估计每个人记的东西不一样,但这些肯定会有。当然了,如果你读得更认真,你的老师当时讲得精彩,可能你还会记得我要说的这两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以上我说的是这个小说文本里的,再比如课堂上的,看看我说得准不准,像肖像描写,“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还有动作描写,“排出九文大钱”。现在我们搞“课改”,说不定还请你表演过怎么来“排”,可能老师还带着大家思考“排”,为什么这么写好?还要比较、推敲。可能初中还可以,到了高中还这么玩,有时候可能你们对语文就会有点觉得“我们都玩过了”。再比如说,《孔乙己》是悲剧还是喜剧?再比如说,诸位应该还记得,过去讲《孔乙己》的主题是什么?鲁迅说的是“对于苦人的凉薄”,但我们讲得更多的是批判科举制。当然还有,一讲你们都熟的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话。

当然,现在是2021年了,我还得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也许诸位读中学的时候,你们的老师已经不满足于一讲《孔乙己》就讲小说、讲性格、讲主题,这样一些传统的了。人物、情节、环境,这些叫小说的中学语文的“三件套”,再加上一个主题,叫“四件套”。也许你们的老师已经开始追求深刻和潮流了,包括讲小说也开始讲所谓叙述的问题。比如《孔乙己》,可能老师讲过叙述人称的选择,有没有?我估计会有。如果是这样,我首先要告诉大家,这个出处在哪里,源头在哪里。源头在于北京大学教授、我的老师钱理群老师。他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或者还有更早的文章,钱老师的弟子吴晓东的《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这些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文章了。

那么我今天要讲的,可以说是接着前人的。我为什么会选择《孔乙己》来讲?或者说,如果只能推荐一篇小说让你先来看鲁迅的话,我为什么会选择《孔乙己》?前面已经讲了蛮多的理由了,现在要说一个我的理由。在我看来,《孔乙己》小说叙述者的选择里面,或者《孔乙己》这篇小说里,有鲁迅小说的原点。我前面讲了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原点,可能这个观点也还得进一步地推敲,但我还是说,我认为《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原点。当然,为了防止误解,也为了纠偏,在方法上我还是要先做一个提醒。我们读小说,只读人物、故事和主题,不怎么关注怎么讲故事,怎么写人物,肯定不行。但是如果在座的老师,已经教会你读小说,关注叙述,关注叙述者,关注叙述角度,我觉得还是要提醒你,千万不要有进化论的想法,不要认为我已经会关注叙述和叙述者了,那种老的传统的就被替代掉了。不是的,我要说一句,我觉得读出叙述者有时候其实要比读好人物容易得多,当然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讲,很多时候我们读小说,尤其是写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那些伟大的经典的小说,要把人物读好,恰恰是更困难的。

那么《孔乙己》的这一次重读里,在这个人物以及鲁迅的刻画里面,我觉得有几个点是我这一次不读的话,实话说我是不会想得起来的,也跟大家先交流一下。比如肖像描写,我认为写得好的是什么。是后面说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六个字绝了。“已经不成样子”,这个叫以无写有,大家体会体会。再比如,如果要说动作描写,我觉得可以讲前面那个“排出九文大钱”,但是非得把后面的“摸出四文大钱”拿来讲。更重要的,在这个小说快结束的地方,有“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个细节动作的描写。再往大一点来讲,我觉得《孔乙己》整个作品里面,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对比。整个小说里的对比,诸位应该有印象,我前面读了一句一开始写的“穿长衫的”和“短衣帮”,有对比。其次,都是读书人,明写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还暗写了一个丁举人,孔乙己和丁举人之间也有对比。再比如说,孔乙己和酒店周围的人——包括酒店老板,也包括那一些看客。还有孔乙己自己在小说中刚出现的时候和后面的对比。还有一个可能容易忽略的,就是小说里的“我”,那个小伙计在小说中的前后对比。请注意,这个“我”在小说里面是二十多年后,小说一开始写了,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所以这里面又有一个是小伙计的“我”和二十多年之后的“我”。你看这里面有好多的对比。说到这儿,就讲到我要说的一个核心了,就是为什么会选择小伙计“我”来作为叙述者?或者,我为什么说《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原点?是因为这篇小说里面有一个鲁迅小说的母题,也有人说是鲁迅小说的一个叙述的模式,我甚至都觉得你也可以说是“套路”。以后我还会说,不要轻易地认为“套路”一定是贬义词,可能接下来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讲这个问题。好,简单地说,《孔乙己》这篇小说是鲁迅采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叙述模式——“看与被看”的第一篇小说。

大家想一想,“看与被看”,很简单,不复杂。在这个小说里面,孔乙己是一个被看的人对不对?他被什么人看?被酒店里的看客们在看。看客们在鲁迅这里,是有两种人的,有酒店的掌柜和酒客,也还包括了小说里的小伙计。但是诸位又发现——这个蛮有意思的——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刚刚已经说了,看客们在看孔乙己——请注意——这个小说里面小伙计又在看着看客们在看孔乙己,是不是?好,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就是作为成年后的、二十年后的“我”,在写小说的时候事实上又在看着当年的“我”在看客们在看孔乙己。明白这样一个序列吗?所以我说,讨论为什么会选择小伙计来作为叙述者,这个的出处是钱理群老师和吴晓东老师他们。事实上还要更早,叶圣陶先生——中国语文教育的开创性的人物——他老早也说了。结合前面这些人的看法,我做这样几个概括:第一,《孔乙己》事实上是一个回忆性的叙述,有一个所谓“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最后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一个叙事。它同时还是一个限制性的叙事,又是一个童年视角的叙事。大家应该有感觉,这个童年的叙事有什么好处?就是小伙计那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他对周边的复杂的东西也不怎么了解,他对这个事情的背后、对复杂性的了解程度和理解力有限。所以鲁迅就可以做到所谓“举重若轻”,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叫“从容不迫”。还有,他是小伙计,他就守在咸亨酒店,注意小说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孔乙己偷书。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读小说,你会发现孔乙己偷书是通过转述得知的。那么转述是不是一定可靠呢?这个和亲眼所见肯定是不一样的。通过选择这个叙述者,在艺术上删繁就简。但是说了这一些之后,我还要回到我的核心——希望今天能够讲得清楚的——就是小伙计在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一个“看与被看”的链条里的位置。

我再重复一下,大家稍微要想一想,这个是成年后的“我”,从叙述学的角度说有一个比较高深的术语,叫作“隐含作者”。二十年后的“我”在看当年的小伙计“我”,然后又在看酒店的看客们,最后是再看孔乙己。这样一个小伙计在“看与被看”的链条里的位置,在我看来,和鲁迅在“幻灯片事件”里的位置,有惊人的同构之处。这个话我来做一些展开。凡是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鲁迅弃医从文,也知道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是因为“幻灯片事件”,是因为鲁迅有一个所谓身体和心灵的对比。鲁迅为什么会想做医生,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生病的人。可是诸位不一定知道,“幻灯片事件”在鲁迅的作品里被讲述了两次。可能你们知道第二次。为什么?我刚刚说了,《藤野先生》是进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我做学生的时候,《〈呐喊〉自序》也进入了。“幻灯片事件”鲁迅讲了两次,第一次是1922年写《〈呐喊〉自序》的时候,这一段比较重要,我念得快一点。

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中国人了。

这是一个叙述。还有一个是在1926年的,在《藤野先生》里,它和我刚刚讲的《〈呐喊〉自序》里的叙述有一个不大一样,它前面有一个铺垫。我不知道诸位还记得吧?鲁迅在仙台读书,有一个事件对于他个人来说比较重要,就是他考试其实成绩也不怎么样,也就考了个及格多一点,但是就算考成这样,日本同学还认为可能老师给他作弊,这个事情对鲁迅的刺激很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藤野先生》里面鲁迅就叙述,我觉得这一句话比较重要,“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分号,下面一句话尤其重要,不知道诸位还有印象吗,叫——“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好,重要的是什么?“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大家要体会幻灯片事件里面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看与被看”,我往简单的地方讲。一个是讲幻灯片里面,幻灯片里面有什么?有被杀头的人,有周围一些看客对不对?然后是这个幻灯片被看。诸位想一想,脑子里稍微要有点画面感。就在鲁迅读书的时候,在日本、在仙台,他在教室里、在讲堂里看着这个幻灯片,很重要的是什么?很重要的是教室这个空间有两类人,一个是日本同学,一个是鲁迅。所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什么?是日本同学和鲁迅之间有一个非常多重的、复杂的“看与被看”关系。往简单的地方讲,日本同学是在像看幻灯片里的中国人那样看着鲁迅,是不是这样?他们觉得,鲁迅和幻灯片里的,无论是被杀头的还是那些看客一样,都是中国人,所以日本人是这样在看着鲁迅。但是请注意,鲁迅事后把它给叙述出来,或者说鲁迅对此有感觉,它又证明了什么?证明了鲁迅在看日本同学。或者说鲁迅深刻地意识到,无论他是一个和幻灯片里的中国人多么不一样的、有自己思想的、有反思能力的、有启蒙能力的知识分子也好,是什么都好,他都必须面对一个他充分意识到的事实——他在日本同学眼里,和幻灯片里的中国人是一样的,他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是和幻灯片里的中国人——用现在的词——是共情共感的。所以鲁迅说他不是启蒙的英雄,他也是中国人的一员。我要说的是“日本同学—鲁迅—看客—被砍头的人”,看到没有?当然我简化了一个“鲁迅在看日本同学”。在这样两个序列里面,在这样两个我称之为“看与被看”的链条里面,大家想一想,小伙计的位置和鲁迅的位置,是不是有惊人的同构之处?在看着那些看客也罢,在看孔乙己也罢,看被砍头的人也罢,同时他又在被二十年之后的“我”或者叫作隐含作者看着。

我们读者读小说最初往往是被他的叙述者所带着走的。或者说得简单一点,你一开始也会觉得孔乙己确实挺好玩的,是一个挺可笑的人,对不对?但是读这个小说,那就是我前面强调的,如果要说动作描写的话,写得好的是什么?是最后“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画面感?如果有画面感,你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读者,是不是会反思你原来在读小说之初觉得孔乙己很可笑?我的意思是什么?这也就是钱老师讲的,这个小伙计“我”,在这个小说里也有一个变化——这就是好的小说的魅力——他最初是会认同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认同叙述者,最后总是被隐含作者吸引——如果我们要简化一点,他就是鲁迅的一个分身——最后我要说的是“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坐着用这手慢慢的走去了”,你们有没有读到鲁迅的影子?读出鲁迅的声音?简单地说,鲁迅说他写的这一篇《孔乙己》主题是什么,是“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就在这体现了,这个“凉薄”就是孔乙己这样一个失败了的人。他当然是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所以去搞科举,但是他成功路上没走通,丁举人就走通了,他没走通,所以他沦为苦人。而且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个沦落就使得他非常尴尬,他既不愿意和短衣帮搞在一起,但是又没办法和穿长衫的搞在一起。这个是鲁迅的深刻之处。鲁迅笔下有两种人写得最好,一个是农民,还有一个就是知识分子。

回到我要讲的一个核心,就是小伙计的位置和鲁迅在“幻灯片事件”——这个作为鲁迅文学起点的事件——中的那个位置,有惊人的同构之处。其实意思也不复杂,鲁迅写的小说,大家要记一个时间点,第一篇是《狂人日记》,诸位知道,那是1918年4月。然后是1918年冬天,他写了第二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孔乙己》。我觉得,他在1918年的时候找到了一种讲他最深刻生命体验的故事的方式。就是鲁迅想起来要写《孔乙己》,他在选择怎么来写、怎么来讲的时候,他就无意识地必须要这么来讲、这么来写,他才觉得对、觉得舒服,他才觉得这个故事可以讲出来。而这个就是我说的,鲁迅找到了一种讲他最重要的生命体验的故事的方式。我们为什么会说鲁迅的小说有叙述模式、有母题,甚至刚刚开玩笑说有套路,也就是因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总是在不断地写他最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时间过得很快,最后我想搞两个彩蛋。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孔乙己》这样一篇虚构的小说,世界上有没有咸亨酒店?我告诉大家,有一些材料表明,包括周作人的回忆提到,当年绍兴的确有一个开得时间很短的咸亨酒店。好吧,我再把这个问题提得更加精准一点,咸亨酒店还会那么有名吗?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没有吧。没有虚构的小说《孔乙己》,你就不一定知道咸亨酒店。好玩的事来了,我现在问你,或者你去路上问一个人,问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咸亨酒店,他马上回答“有”,说在绍兴哪里,在上海哪里。所以我们一般地会认为生活先于文学,对不对?文学是生活的第二性的东西,但是你会发现,我讲的这个例子,是不是让你感觉到文学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或者说文学在生活中的位置,比我们想的还是要更加复杂一点、更有意思一点?

第二个,其实我是想跟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我今天讲的是我说的一个说法,如果只推荐一篇鲁迅的小说,我先推荐《孔乙己》,因为《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原点。那么鲁迅“文学”的原点在哪里?很多人都会说“幻灯片事件”,会有很多的研究,包括诸位如果水准高的,还知道竹内好等一堆人物,我就不提了。我推荐一篇张承志老师的绝妙文章,叫《鲁迅路口》。我认为他把鲁迅文学起点这个问题,讲得从未这样清楚过。好,时间很快,最后还给大家布置作业,真是不好意思。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