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三幕结构
剪辑艺术源于电影,电影的本质在于将剧本文字转化为视听语言。当影片的基本框架构建完毕后,我们需要深入“幕”的层面进行精细化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剧本创作中经典的“三幕结构”原理。剪辑与剧本写作在“三幕结构”原理上存在共通之处,剪辑在构建故事时同样遵循剧本的基本写作规律。
“三幕结构”的历史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所有悲剧(即现在的戏剧)由开端、主干、结尾三部分组成,即“始、中、终”,这便是三幕的原型。在日本,世阿弥在他的著作《能作书》中提出了能乐由“序、破、急”三个阶段构成的理念。序代表开始,破代表发展至高潮,急代表结尾。至今,日本编剧领域依然沿用“序破急”和“三部五段”这种剧作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构规律与东方诗词或文章中的“起承转合”相契合。“起承转合”中,“起”到“承”的过程对应“始(序)”,“承”到“转”的过程对应“中(破)”,“转”到“合”的过程则对应“终(急)”。
以话剧表演为例,当舞台上的演员们完成某一段故事的演绎后,灯光将会适时熄灭,以便于进行场景更换、布景调整以及角色服装变换等准备工作。当灯光再度亮起,标志着新的叙事单元——另一幕的开启。这一幕的概念,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故事行进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或阶段性标识,与文学作品中的段落划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不同的段落来渐次推进和展现主题。
在电影艺术中,整部影片通常由多个这样的幕构成,而每一幕又包含了多个场景,场景则是由镜头序列来具体实现。行业内,这些镜头序列有时也被称作镜头组合(组镜头)。在预告片剪辑以及其他较短时长的影片制作中,幕与场景的概念可能彼此渗透,互相融合。总体来说,一幕戏剧或影片可以理解为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镜头或镜头序列的集合体,共同构建并推进了故事的发展与情感的表达。
三幕的大致结构如下。
1.建置阶段(开端到发展):确立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冲突。
2.复杂化阶段(发展到高潮):当人物试图解决冲突时,问题逐渐复杂化。
3.危机和解决(高潮到结局):冲突达到顶点,人物直面危机,危机得到解决或状况恶化。
观察近年来流行的漫改电影,如好莱坞电影《复仇者联盟》(2012),它们大多遵循上述的三幕结构进行剪辑。实际上,大多数商业电影都采用这种原理来满足观众的期待。甚至现在热门的新媒体短视频在本质上也符合三幕的设计原则。短视频强调在“前5秒或前3秒”内吸引观众,这实际上是将电影剧本中的第二幕与第一幕调换位置,同时省略了一些较长的铺垫。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图像直观地展示故事的情绪变化(如图1.4所示)。
图1.4 写作中的弗赖塔格金字塔曲线
图1.4所描绘的即为弗赖塔格金字塔曲线在写作中的应用,此图通过曲线形式精准地展示了故事张力的演变过程。随着人物的相继登场,矛盾逐步累积,直至曲线顶点,故事达到高潮,冲突达至极致。随后,危机得以缓解,情绪逐渐回落。
基于这种经典的三幕结构,还存在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即“反类型化”。以三幕为框架的剧本通常遵循类型片的常规模式,常见于众多商业电影中——危机的产生与解决交替出现,最终导向圆满的结局。反类型化则刻意规避此类规律,可能表现为剧情薄弱的情绪化电影、多数悲剧或高潮后立即收尾的影片等。然而,尽管手法多变,它们在结构核心上仍遵循着起始、高潮、结尾的三阶段规律,如本章初所述,大部分影片在时间线上均可划分为这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