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情感的力量
在探讨“框架思维”后,我们可能倾向于认为剪辑活动遵循某种固有的规律或模式。然而,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若真的存在一套类似数学公式的固定法则可以普适于剪辑实践,那么只需通过机械化学习即可造就众多杰出的剪辑人才,而这显然与现实情况相悖。剪辑工作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仰赖剪辑师对作品内在韵律和情感流动的敏锐感知与把握。
观众对一部影片的评判标准不仅仅限于视觉层面的整体观感,更在于影片能否触动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强烈的共鸣与感触。这种情感交流的本质实际上是通过剪辑手段进行传递和构建的。因此,剪辑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活动,更是一门关乎情感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剪辑专家沃尔特·默奇曾提出一套广为认可的剪辑六大法则(如图1.3所示),他认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由六大核心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包括:情感(占比51%)、故事(占比23%)、节奏(占比10%)、视线(占比7%)、二维特性(占比5%)以及三维连贯性(占比4%)。
图1.3 剪辑六大法则
该法则深刻揭示了优秀影片的内在品质。其中,后三点要素——视线、二维特性和三维连贯性,虽然在剪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被视为微观层面上的“硬技术”。然而,情感这一要素却显得尤为独特,它并非基于技巧或技术,而是一种难以捉摸、超越技术层面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是由默奇在电影剪辑过程中提出,但其普适性使得其他影片同样可以借鉴和应用。情感作为影片的核心要素,对于塑造影片的整体氛围和观众共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某个体深受某部影片触动时,这必然是因为影片中的某些情感元素与其内心产生了共鸣。
在电影《天才雷普利》(1999)后半部分的某一场景中,雷普利已身陷多重罪行,此时他站在船头,凝视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周围人的呼唤,他仿佛置若罔闻。这个镜头的持续时间非常长。在默奇所著的《剪辑之道》一书中,对于这个长镜头的处理,他强调:“雷普利能看着大海想多久,这个镜头就可以停多久。”这句话精准地描述了这个长镜头的核心目的——情感的传递。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任何花哨的剪辑技巧都会显得多余无力。唯有让镜头得以完整展现,即使时间稍长,观众亦能在其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随着电影的深入展开,观众的情感也随之起伏跌宕。正当观众渴望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憩,如同主角雷普利一般,以整理和释放内心复杂的情感时,剪辑师恰到好处地为观众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观众得以深入探究雷普利内心的挣扎与绝望,进一步思考他是如何逐步迈向自我毁灭的深渊。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给予了观众足够的情感空间,还引导他们对人物性格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
而这种真实的情感,唯有摄影机能够捕捉并记录到。在剪辑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技术手段,却忽视了最本真的情感表达。
在电影《教父》(1972)中,我们依旧能观察到类似的情感处理。主角麦克在餐馆大杀四方的戏码中,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能看到他身体出画时不慎撞到角落里的摄影机,导致画面产生了晃动。尽管如此,剪辑师并未选择删除这一镜头。原因在于这种晃动为观众带来了原始、粗暴的张力感受,犹如观众的情绪一般,在震惊与平静之间仍保持着微妙的波动。同样,《为奴十二载》(2013)的开篇也运用了类似的技巧,镜头在停留数秒之后才出现对白。这些均为剪辑师刻意保留情感元素的典型表现。
随着电影叙事技巧的不断进步,优秀剪辑师的追求似乎已经开始变成“从哪里切”转变为“哪个镜头不需要切”。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与其御用剪辑师塞尔玛·斯库梅克共同秉持着一种“真实、粗粝”的电影剪辑理念。斯库梅克曾明确指出,尽管好莱坞的剪辑师倾向于追求一种平滑、精致的剪辑风格,致力于消除所有瑕疵和凹凸,但马丁导演和她本人却对剪辑中的某种粗糙感情有独钟。这种看似不完美的剪辑手法,反而为电影注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与现实感,譬如由斯库梅克独创的“闪光灯”式剪辑,已经成为他们作品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剪辑是通过选取镜头来叙述故事的艺术,叙述故事需要“跌宕起伏”:若有人面无表情、语调机械、平淡地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叙述恐怕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让人昏昏欲睡。反之,若讲述者能够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夸张、语调抑扬顿挫地叙述故事,即便故事本身并不出彩,也能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这便是为何杰出的导演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平淡无奇的剧本拍摄得引人入胜。他们深谙节奏掌控之道,而情感的运用则是决定节奏的关键因素。一部影片若能得到观众好评,必然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触动了人心。因此,卓越的剪辑师在组合镜头时,同样需要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情感元素。他们可能轻松创作出一个充满“愤怒”的情感主题的蒙太奇段落,但面对一部同时包含“喜悦”“悲伤”“愉快”等多重情感主题的长片,如何将这些情感巧妙融合,让观众能够全面吸收,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技术层面之外,优秀的影片往往有一条清晰可见或交织复杂的情感主线,引领观众深入故事内核,感受其中的情感魅力。
假设在剪辑一个以“悲伤”为主题的段落时,我们面临两个镜头进行选择:镜头①的技术完美但情感表达稍显普通,镜头②的技术上存在瑕疵(如虚焦、晃动),但情感表达更为深刻。从学院派审美和商业标准来看,镜头②可能被视为不合格的“废镜头”,因为它不符合对焦清晰、画面稳定、构图规范等技术要求。
然而,在电影叙事及情感表达的维度中,镜头选取的标准并不仅受限于纯粹的技术参数。事实上,某些在技术层面存在瑕疵的镜头,反而可能因其真实性与生动性,更有效地揭示角色的情感深度与内在精神世界。在剪辑师的手中,它仍然有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
真实是观众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剪辑师应当始终牢记“情感为王”的原则,在剪辑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将表演的真实性和情感的传达置于优先地位,而非一味追求技术层面的绝对完美性。在选择镜头时,应当以情感表达为首要标准。一条技术上完美的镜头,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成为电影中的有效元素。相反,那些带有瑕疵但情感真挚的镜头,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