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奥德彪,致富何必卖香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面条真好吃

李建国年近六十了,平时很注意养生。

对于喝酒,他一向的原则就是:

一般不喝酒,

不和一般人喝酒,

当然,也不喝一般的酒。

今天这酒是他的珍藏,也算是高级货了,既然拿出来招待客人,自然是喝光了最好。

想不到奥德彪汉语说的如此的流利,而且满嘴都是华夏的酒文化,这让李建国兴致很高,人一高兴,自然就容易喝的开。

看到李大使都如此豪放,接下来塔巴基斯副总统和马维戈部长等人也都是很热情的回应奥德彪,至少也要喝半杯,甚至也有一口闷的。

今天的菜肴十分丰盛,算是华夏国内的家常菜做法,

不过大部分都是河鲜,辅以一部分的蔬菜,

在布隆迪,河鲜反而比肉食要便宜,因为在这里养猪养牛的极少,反而是河里的水产捕捞要容易一些。

低度白酒配合可口的菜肴“刷刷刷”的喝下去,几人的话茬子立刻就打开了。

有些平时能说的和不能说的,统统都在这一刻开始胡说起来。

奥德彪发现,这些常年喝香蕉啤酒的家伙,喝华夏的白酒都不怎么行,按理说布隆迪的有些香蕉啤酒,说是啤酒,实际上度数已经跟白酒差不多了。

但不喝惯华夏白酒的人,还真是有些扛不住。

前世从军的时候,他见识过很多欧洲的“酒神”,到了华夏喝起高度,基本上就是一瓶倒。

此刻他看了一眼精神还很不错的李大使,不由十分佩服,

“先生真乃海量!”说罢还想要站起来去敬酒,

不料李大使摆了摆手道,

“我到量了,今天已经喝高了。酒这东西,差不多就可以了,喝的太多,伤身!”

从年纪与身份地位来看,李大使这么说绝不是矫情,因此奥德彪必须要适可而止。

虽然他的酒量已经“复苏”,但今天这么多酒灌下去,也挺难受的。

我们很多人喝酒都有个误区,觉得一喝就醉肯定是垃圾,千杯不醉必然是好汉,其实恰恰相反。

酒量不好的往往摄入的酒精不会太多,身体会很快稀释处理掉。

而酒量很好,不醉的人,摄入的酒精就会很多,这些酒精不会自己排出去,全要靠自己的肝来吸收稀释,日子久了就很容易伤身。

所以李大使既然叫停了,奥德彪也是求之不得,他今天来可不是为了蹭酒喝的。

李大使这么说了,其它人也纷纷摆手,表示今天就喝到这里了,不能再喝了,

杯中酒饮尽后,立刻有工作人员端上了主食。

奥德彪一看居然是阳春面,一人一小碗,这可真是好东西!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奥德彪必须要装作跟大部分人一样不会吃。

之前吃菜可以用勺子、叉子甚至手来解决问题,现在吃面就没办法了,必须要用筷子。

李大使给每人都上了一副筷子,这里只有塔巴基斯副总统与马维戈部长来这里的次数比较多,所以会用一点筷子,

但在奥德彪看来其实毫无章法,只能算勉强握得住而已。

就这么两下子,却把其它人给看的羡慕的不行,

大家对面前的筷子实在是不会,平常布隆迪人可都是用手抓的,但在这里好像过于不雅。

面对其它人的窘态,他们两人就十分得意了。

“诸位,这是我们华夏的餐具,大家第一次用筷子,不会用也是正常的,我给大家演示一遍。”李大使轻撩右侧衣袖,抓起自己面前的筷子,把手指握在了筷子的中间偏上一点的位置,然后从各个角度给大家展示了一通,这才左手端碗,右手用筷子挑起一撮面条,津津有味的嗦了起来。

其他人见状,连忙依葫芦画瓢,但哪有这么容易学会的,大部分人最后都是用手掌握住了筷子,从碗里胡乱的捞了一通。

不过这面的味道真是不错,因此最后直接倒了下去,也算完成了任务。

反观奥德彪这边,虽然刚开始也不熟练,但后来就慢慢的“学会”了,几番操作下来,居然也能像李大使那样“勉强”的撩起面条吃了起来。

这一通操作,可让塔巴基斯等人目瞪口呆,

“奥德彪啊,你原来吃过中餐?”李大使也忍不住问道。

“没有啊,第一次接触筷子,用的不熟练,大使先生见笑了,”他还特意补充一句,“这东西真好吃啊!”

李大使听后惊讶不已,他相信奥德彪不会骗自己,因为别说奥德彪了,就是塔巴基斯这些权贵们,都极少接触到面条这种东西。

“这是我们华夏的主食之一,叫面条。你第一次用筷子就能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面对李大使的表扬,奥德彪乘机提到,“这面条真是好吃,如果布隆迪要是能引进这样的种子,自己种出来就太好了!”

奥德彪朴实的话让塔巴基斯等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他故意不明所以的望着大家,

李大使也是强忍住笑意,和善的解释道,“这不是直接种出来的,要先种小麦,然后小麦收割后再经过加工才做成了面粉。”

“制作面条时,要用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擀制成片再切开,也有通过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花样繁多,品种多样。”

“因为华夏地域辽阔,所以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别小看了这个面条,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的做法就有上千种。”

塔巴基斯等人也是第一次听说面条的做法居然如此复杂,只有奥德彪虽然表面上惊愕,但实际上他早就知道了。

“那这个小麦,我们这里能种吗?”

面对奥德彪的提问,李大使哈哈一笑,“这里属于热带气候,河网稠密,年降水量超过一千毫升。加上有充足劳动力,光照充足,可以说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这些作物。”

“那为什么我们这里不种一些呢?难道种子很贵吗?”奥德彪故作不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