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传记文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古埃及历史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使用方法

古埃及历史文献并不直接给出历史。复原历史真相需要通过文献中透露出来的微弱的信息结合其他材料来一点点将片段联系起来,建立其历史的时间与人物关系网络。研究古埃及文献时,对于其中的人名、地名、头衔、时间都需特别注意。

古埃及人并无历史观念,只有大事记述。大事记述中并不清晰展示家系,因此,古埃及历史上扮演主角的人物关系往往就需要研究弄清。读一篇铭文或纸草文献,遇到人名就遇到了一个可以探索的突破点。古埃及人往往用神入名,如阿蒙霍泰普中有阿蒙神之名,埃赫那吞中有阿吞神名字出现,拉美西斯中有拉神之名,塞提中有塞特神入名,等等。这些名字会告诉我们:该名字所有者最崇拜的神是哪一位,从而可以推测他的出生地大约在什么地方。因为古埃及神祇众多且体系不强,原因是古埃及的国家神都是从地方神升上来的。古埃及神以人贵,当一个地方势力取得国家政权的时候,其崇拜的地方主神便会升为全国崇拜的国家主神。这就为我们通过人名推测其势力起源提供了线索。例如新王国时期的法老多以阿蒙神入名,虽然我们已从古王国时期的文献中看到该神的名字,但只是个底比斯地方的小神,并无君王的名字中出现该神。到了第十一王朝,随着底比斯政治势力的崛起,阿蒙神取代了战神孟杵成为底比斯地区的主神。而到了新王国时期,底比斯势力终于取得全国的政权,阿蒙神也一跃而成国家的主神。

不仅如此,古埃及人名虽然并无姓氏,但很多时候兄弟用同一个名字的情况却很普遍。为了区分,他们会在名字中加入“阿阿”(意为“大的”或“最长的”)、“赫日–伊布”(意为“中间的”)和“涅杰斯”(意为“小的”)等字眼。这对于我们判定他们的兄弟关系很有帮助。如果父母身世显赫,古埃及人还会在自己的名字中加入父亲或母亲的名字,分别用“伊瑞–恩”和“麦斯–恩”连接,意为“某人之体”和“生于某人”。这样的取名习惯对于我们建立他们的家系异常重要,当他们的父母兄弟也有文献记述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将两篇甚至多篇毫不相关的文献联系起来,使历史从零散走向立体。

古埃及人的名字还有另一种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历史。古埃及人相信,一个人的灵魂是有五个因素构成的,即名字、卡、巴、影子和心。这五个因素是一个人灵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其中任何一部分受到伤害,其人亦会受到同样的伤害。所以,在埃及各遗址中常能发现做成人形被砸碎的陶俑。这些陶俑身上会有一些名字出现,之所以被砸碎是因为这些人都被当作敌人,以此方式受到打击或伤害。由此,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些名字来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敌友关系。这是文献中名字的另一用途,也是埃及学学者常用的研究古埃及文献的一个手段。古埃及人名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改变,例如塞提,意为“塞特神之人”,在其阿蒙神神庙中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奥西里斯神之人”,以避免造成对奥西里斯神的冒犯。新王国时期的一个审判文书称被控者为梅塞得苏瑞、彼姆–姆–瓦瑟和帕–耐克,意思分别为“拉神憎恨之人”“底比斯之敌”和“蛇”。显然,这些皆非他们的真实姓氏,因为他们被控犯有重罪,欲谋杀拉美西斯三世法老,所有他们的真实名字不再出现于文字之中。国王的儿子也卷入了这场阴谋,被改名为番特瓦瑞,意为“避难者”。从他的名字的改变可以推测这个王子为逃避被控弑父弑君而逃离了埃及。

法老的名字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次数最多。在第四王朝之前,法老只用一个名字,但到了中王国时期,每位法老都拥有了五个名字,即荷鲁斯名、两女神名、金荷鲁斯名、出生名和登基名。一般在王表里出现的名字都是登基名。比如拉美西斯二世的出生名字全称是拉美西斯–美瑞阿蒙,意为“拉神所生之人–阿蒙神喜爱者”。但其登基名却是威瑟尔–玛阿特–拉,赛特普–恩–拉,意为“拉神正义之力量,拉神选中者”。

古埃及文献中出现的名字给我们这么多启示,在文献内容本身提供信息不多的情况下,古埃及人名像活着的说书人一样讲述给我们很多历史的真实,只是这种讲述总是像谜语一样需要很高的智慧活动才能猜透。

名字之外还有头衔值得我们注意。古埃及文献中出现的头衔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老的头衔,另一类是大臣的头衔。法老的头衔即其名字,象征其现世的神圣力量,同时陈述其统治的使命。法老的头衔有时会发生变化,由此可推知其统治的政治方向的改变。最典型的例证是埃赫那吞改革,从他的头衔的改变中敏锐的埃及学学者嗅出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味道。埃赫那吞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他早期的王衔如下:“荷鲁斯,强壮的神牛,高高的双羽;两女神,底比斯伟大的王权;金荷鲁斯,于底比斯高扬王冠之光辉;拉神之子,令阿蒙神满意之人,统治底比斯之神祇;上下埃及之王,完美之拉神形象,拉神之一人。”到了他统治的第四年,他的王衔发生了重大改变:“荷鲁斯,强壮的神牛,阿吞神所钟爱者;两女神,阿赫塔吞伟大的王权;金荷鲁斯,高举阿吞神名字之人;拉神之子,活着的阿吞神之精神;上下埃及之王,完美之拉神形象,拉神之一人。”变化前后的名字一一对比,埃及学学者们发现,阿蒙神完全被阿吞神所取代,荷鲁斯头衔中“高高的双羽”指阿蒙神,被“阿吞神所钟爱者”取代,两女神头衔的“底比斯伟大的王权”被“阿赫塔吞伟大的王权”替代,金荷鲁斯头衔中的“于底比斯高扬王冠之光辉”换成了“高举阿吞神名字之人”,出生名的“令阿蒙神满意之人,统治底比斯之神祇”变成了“活着的阿吞神之精神”。唯一未变的是登基名,仍然是“完美之拉神形象,拉神之一人”。由此推断当时一定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的变故。宗教上,阿蒙神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阿吞神;政治上,都城底比斯遭到遗弃,新都迁至阿赫塔吞。因为底比斯是阿蒙神崇拜中心,阿赫塔吞(意为“阿吞神之精神”)是阿吞神的崇拜中心,由此可见政治变故与宗教变故相辅相成。于是学者分析是否埃赫那吞(意为“活着的阿吞神之精神”)做出如此大变动的目的是要摆脱底比斯阿蒙神祭司势力,从而推测当时阿蒙神祭司势力有可能已经强大到可以跟法老抗衡的程度。这既是宗教的推测,又是政治的推测。尽管王衔变更并没有给出重大历史变故的细节,但它不仅让人知道了当时阿蒙霍泰普(意为“令阿蒙神满意之人”)四世改头衔为埃赫那吞蕴含的历史变动,还为学者们进一步探索此段历史的来龙去脉以及此历史事件对后来古埃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方面的影响提供了课题。

不仅如此,很多名字的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历史真相的线索。比如第十八王朝的女王哈特舍普苏特头衔中后来去掉了代表阴性名词的词尾字符t,于是历史学家推测这位图特摩斯二世的王后开始由统治权力的幕后走到了前台。因为按照古埃及的政制传统,只有男性才能成为合法的法老。去掉头衔中的阴性词尾后,哈特舍普苏特就以一位男性统治者的形象出现。经过文献的对照分析研究,最终证实这位王后不仅走向了统治权力的前台,还像一个真正的男性法老一样统治埃及22年之久,成为古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埃及人自己的女王。

大臣头衔尽管与法老头衔不同,但也处处都涉及法老。不仅如此,大臣的头衔还为历史学者们研究古埃及的政制结构提供了材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雅赫摩斯自传铭文》中对自己头衔有一段陈述:

(1)世袭贵族,诸侯王,玺印总持,密友□ □ □ □ □ □ □(2)玺印总持,传令官,勇士,雅赫摩斯,被称作番内赫伯,绝无虚言。11

仅就这一头衔即可推知古埃及宫廷设立玺印总持、传令官,且两者常由一位军官担任,此职位候选者应为贵族。一个王朝的大臣头衔搜集多了就能对该王朝政制建构有个框架似的重建。而不同王朝一个一个重建恢复之后,整个古代埃及历史的政制建构史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此外,古埃及传记铭文中作为史料的东西就更多了。此类文献有点像我们熟悉的司马迁《史记》中的列传,虽不像《史记》中列传那么详细,记述的目的也不相同,但此类文献是中国史家最为熟悉的材料,研究起来也更有心得。家系的建构,人物关系的确定,事件的来龙去脉都借此得以弄清楚。此外还有年表,对于年代学研究意义重大。另外,边界石碑铭文,胜利石碑铭文等文献亦为我们所熟悉,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