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影响深远且常读常新的文学名著虽然很多,但就20世纪的外国文学而言,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卡夫卡的作品了。很高兴这本二十多年前翻译的卡夫卡的《审判》能进入译林出版社新策划的“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而修订译稿的过程于我而言也是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的过程,同时它也给了我一个进一步斟酌书名译法的机会。德语词Proceß(新正字法:Prozess)意为“过程”或者“进程”,也有法律意义上的“诉讼”和“起诉”之意,不过以往的译者大多将其译为“审判”,我当时也采用了后一种译法。记得后来在一次德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的叶廷芳教授就该书名的翻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将Proceß译作“诉讼”。叶老的观点自有他的道理。因为按照词解,与“审判”相比,“诉讼”似乎更强调打官司的过程性。不过考虑之后,我还是决定保留原译名“审判”,除了读者对这一译名已普遍接受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诉讼”,还是“审判”,放在卡夫卡这部小说的关联中,这两个法律概念均属于借用。小说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和寓言特质,是不能用法律词语做准确表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断裂是必然的,甚至是必要的。
说到“寓言”(Fabel),一般认为,“在大教堂里”这一章里的神甫给K讲的“在法律门前”的故事对应的是K的官司,但细读文本,会发现除了这两个层面外,还有一个往往被人们忽略掉的层面,那便是K作为银行襄理的职业生涯。这三个层面在叙述进程中相互纠缠,交叉前行,同时在意义建构上又相互指涉,相互映射,形成了一个三重奏的叙事结构。这再次说明,这部未竟之作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全部完成,故事缺少完整性,但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由此表达出的,一方面是个体的生存危机,其惶惶不可终日的危机感以及面对难以触摸的未来的迷茫和无助,另一方面则是人对于权力的热衷与追求,无论他们在这一权力网中处于何等位置。主人公约瑟夫·K所具有的代表性则恰恰在于他的矛盾性。在法院主导的案子中,他是被告,是遭受无妄之灾、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弱者,是遍寻帮助而不得的可怜虫;在银行里,他却是一个受人仰视、对他人呼来唤去的上等人,是可以随意买下一大堆劣等画作的施舍者,是与对手明争暗斗(虽不乏危机感)的竞争对手。
回到小说三重奏的叙事:它结构上的闭环丝毫不影响小说整体上的开放性。因为无论在哪个层面,都存在着一股卡夫卡小说独有的神秘莫测的力量,这股力量深入于文本内部,难以理解和把握,荒诞不经而缺少逻辑,却直抵现代人生存的本质。这大概也是这部小说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被研究者们从各种视角出发进行阐释的原因所在吧。或者在此可以借用神甫在大教堂里对K所说的话,来说明即使在今后,对《审判》的阐释也将是无穷无尽的:“文字是不变的,而看法往往只是一种绝望的表达。”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判》这部小说本身就是一篇现代寓言,它提供给读者的仅仅是一个意象层面(Bildebene),而我们所要做的,则是通过阅读去寻找意义层面。至于到底怎么解读,则是见仁见智之事。
这个夏天因故无力于左顾右盼,恰恰可以静下心来再次体味一番卡夫卡。
借译本再版之际,特做此小记。
感谢家人,感谢朋友,感谢译林出版社。
冯亚琳
2023年8月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