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达蓬盐田
宣和三年末,慈余公路的开通和越州地区的安定和平使得余姚县令祖书林政绩斐然,获得了朝廷的关注和赏识。他走通了蔡京的门路,即将被提拔为杭州知府,而抗击方腊有功的越州知府刘韐刘子羽父子反而被排挤平调到北方的真定府,秀州知府陈遘被平调到北方的中山府,婺州观察使王禀被平调到北方的太原府(历史上他们全都在这里抗金殉国)。为了表达谢意,他来到四明服务区,约见了达蓬山的名义寨主袁正。
祖书林的马车缓缓驶入四明服务区,服务区内热闹非凡,商贾云集,各种新奇商品琳琅满目。祖书林对此地的繁荣景象赞不绝口,心中对袁正的才华更加钦佩。
「袁寨主,真乃妙人也!」祖书林心中暗想,「此人若能为我所用,必能助我在杭州大展宏图。」
袁正带着祖书林来到一间茶楼,二人相对而坐。袁正微笑着拱手道:「祖县令大驾光临,鄙人实在荣幸。还请问县令有何吩咐?」
祖书林带着一份感激的笑容,笑着摆手:「袁寨主客气了。实不相瞒,此次前来是想表达谢意。袁寨主的达蓬山经营有道,慈余公路的建设也是多亏了你们的支持。鄙人此次提拔,全赖诸位之力。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合作,让我在任内取得了不少政绩。如今即将升任杭州知府,特意来向你们表达谢意。」
袁正回以微笑:「祖县令谬赞。我们达蓬山不过尽了绵薄之力,能为地方造福,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得益于县令的支持,达蓬山寨才得以安稳发展。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县令能否成全?」
祖书林连忙道:「袁寨主请讲,只要我力所能及,必当尽力。」
袁正取出一份地契,递给祖书林:「这是达蓬山寨西北角的一片无人沿海滩涂,望县令能批给我们。」
祖书林接过地契一看,那片土地正是盐碱地,平时涨潮会淹没,毫无价值。他爽快地答应了:「这片地本就荒芜,无人耕种,给你们自然没有问题。虽说地势低洼,但若能加以治理,或许能为你们提供帮助。」
袁正接过地契,细细查看一番,心中暗喜。这片滩涂正是方梦华所指的目标,有了它,达蓬山的盐业计划便能顺利展开。
袁正感激地说道:「县令如此厚爱,我们定当不负所托。此地虽说盐碱地难以耕种,但我们自有办法加以治理,定能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祖书林爽快地答应:「如此甚好。袁寨主若有需要,只管吩咐。」
袁正回到达蓬山,将地契交给方梦华。方梦华召集了张典、赵达等人,详细商议改造滩涂的计划。
张典疑惑地说道:「大当家,这片滩涂不能种地,不能行船也不能走马车,要来何用?」
方梦华摇头:「这片滩涂虽说盐碱地,但若能用技术加以改造,定能变成一片优质的盐田。我们将用水泥修建盐田,采用先进的晒盐法,利用竹炭棉布过滤系统,生产出如雪般细腻的精盐。」
赵达接过话:「如此一来,我们的精盐必定能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尤其是淮扬地区,对高质量的盐需求极大。」
方梦华微笑道:「不错。我们不仅要改造这片滩涂,还要建立完善的运输系统,通过海船将精盐运往各地,尤其是淮扬地区,打开市场。」
在方梦华的指挥下,达蓬山开始了大规模的盐田建设。她带领着一队工匠,用水泥修建盐田,建立起现代化的晒盐设施,将那片滩涂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盐田。工人们按照方梦华的设计,修建了一条条平坦的晒盐池和高效的排水系统。盐田建成后,方梦华引入了现代的晒盐工艺。海水通过渠道引入盐池,经过一系列的蒸发和沉淀,最终形成了纯净的精盐。为了提高盐的纯度,方梦华亲自指导,还设计了一套竹炭和棉布的过滤系统,过滤后的精盐洁白细腻,质量远超传统的煮盐法。
短短一个月时间,盐田初具规模,一片现代化的盐田出现在余姚县的沿海(但后世是慈溪县所在的位置),第一批如雪般细腻的精盐生产出来。晒盐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如同一片片白雪覆盖在地面上。晒盐池中,工人们忙碌地收割着晶莹剔透的盐粒。方梦华亲自指导他们方法,确保每一步都精细到位。
随着盐田的投入使用,大量优质的精盐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方梦华通过张典和赵达的海船,将这些精盐运往淮扬地区的市场。由于盐质优良,价格又比传统的煮盐低,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方梦华指示张典:「这些精盐质量上乘,我们要低调销售,避免引起宋廷的注意。先在淮扬地区开拓市场,然后逐步扩展。」
张典点头:「明白,我们会谨慎行事,确保不引人注目。」
赵达则补充道:「海船运输的路线我们已经规划好,保证货物安全抵达。」
淮扬地区,达蓬山的精盐一经上市,便引起了轰动。精盐质量上乘,价格公道,很快占领了市场。当地百姓和商贾纷纷称赞达蓬山的精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张典和赵达在淮扬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精盐供不应求,达蓬山的盐业生意日进斗金。
随着达蓬山的精盐逐渐占领市场,传统的煮盐法受到严重打击。邻近的鸣鹤盐场无法与达蓬山的现代化盐田竞争,生意每况愈下。鸣鹤盐场依旧使用传统的煮盐法,成本高且效率低下。面对达蓬山寨的优质精盐,鸣鹤盐场的市场份额迅速被侵蚀,原本的买家纷纷转向购买达蓬山的私盐。
鸣鹤盐场的主官一脸愁容地说道:「这达蓬山的精盐质量如此之高,我们的煮盐根本无法竞争,市场已经失去了大半。」
明州盐吏也无奈地叹气:「若再这样下去,我们迟早得关门大吉。」
方梦华对此早有准备,她不仅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盐的质量,还与当地商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精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达蓬山的盐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方梦华和她的团队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实现了盐业的现代化,不仅为达蓬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方梦华站在达蓬山的高处,俯瞰着新建成的盐田和繁忙的海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待着她和她的团队。
她对张典、赵达等人说道:「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不能因此松懈。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
张典点头:「圣姑放心,我们定会全力以赴,确保达蓬山的盐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赵达也表示:「我们会继续开拓市场,将达蓬山的精盐推向更广阔的地区。」
方梦华微笑着:「好,大家一起努力,为达蓬山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达蓬山的努力下,这片滩涂不再是无用的盐碱地,而是变成了一片繁荣的盐田,见证着方梦华和她的团队在宋朝书写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