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东汉商业,盐铁官营
在刘隆的叮嘱之下,桓良信心满满地离开了。
如今一切准备就绪,杨震打通了下属州郡的通道,他要放手去做了。
“陛下,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您真的放心?”杨震问道,难以置信。
“伯起,你的老师桓郁是什么人,他的子嗣又能差到哪里?”刘隆一笑道:
“我与桓良促膝长谈,已然对他很是了解,这小子必将干出一番惊天伟业!”
闻言,杨震也是看着桓良离去的背影,满是欣慰。
“多谢陛下!”
“先生,对于如今民间的商业怎么看?”刘隆问了一句。
“陛下,如今我大汉的民间的商业活动频繁,朝廷对这些人也很是宽容,极大促进了民间的积极性。”
“但有一点是,如今地主豪族凌驾于商业活动之上,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刘隆眉头微皱,他明白这是一个极其畸形的现象。
西汉时期,朝廷对于商人的态度主要是抑制。
高祖刘邦就曾颁布法令禁止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子孙后代皆不允许为官吏。
到汉武帝时期,抑商政策达到了顶峰。
手段也变得更加狠辣。
对商人进行征收财产税,每两千钱需要缴纳一百二十钱,即6%的税率。
除此之外,还有商业税,则是高达20%。
由朝廷实行了盐铁酒专卖、均输平准法等措施,通过官办贩运贸易排除私商。
并由朝廷垄断物价,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等,导致许多富商大贾破产。
这一时期,朝廷的经济实力虽然大大增强,但也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
因此,致使民间贸易不再繁荣,也为西汉末年埋下了祸根。
但,到了东汉时期,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朝廷对于商人的态度则是放任自由,极为宽松,这种转变更深层次是官僚经商成风,地主豪族的崛起。
商人将利润转化为土地,地主又兼营商业,于是,商人、地主合而为一。
因此,到西汉末年出现像樊宏、刘秀那样的豪强地主。
在一定意义上也来讲,豪强地主的出现正是“抑商”政策结束的必然结果。
这一时期的洛阳‘商贾胡貂、天下四会’,就可见其商业的繁盛。
而整个东汉,除了章帝时期盐铁收归,其余时间盐铁解禁,多富商大贾,地主官僚均以经营盐铁谋私利。
对于商业贸易,刘隆在态度上是开放的。
正如杨震所言,民间的贸易会极大促进经济活动。
他深知,民间的商业贸易活动繁荣与否,从侧面就表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多少王朝的覆灭是经济崩溃导致的。
但,如今东汉时代的大商人往往就是豪强地主或大官僚、贵族。
这种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的豪富在官府的支持下使自己的产业不断膨胀,财富高度集中。
“上家累巨亿之资,户地俾封君之土,行苞苴以乱执政,养剑客以威黔首,专杀不辜,号无市死之子,生死之奉,多拟人主。”
刘隆明白,不能再这样如此放任下去。
否则,最终的宿命就是土地兼并,经济崩坏,王朝覆灭。
“先生以为,这种以地主豪族为代表的经济垄断,是否可行?”
杨震摇了摇头,回道:“陛下,臣明白您的意思,官僚经商制度下衍生出了地主豪族,一旦做大,便会对朝廷产生威胁,因此必须遏制!”
“臣以为,首要一点,必须要率先收回盐铁经营权于朝廷手中,严厉打击私人经营,实行禁榷。
只有将这个握在手中,施行盐铁官营,将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归于朝廷。”
刘隆嘴角微微一笑,暗道杨震和自己一想到一块去了。
国无盐则肿。
昔日齐桓公问管子何以为国?管子便指出:“唯官山海可为耳。”
桓公曰:“何谓官山海?”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刘隆想了想,便说道:“盐、铁、酒、茶这四样东西,朝廷都需要慢慢将其握在手里,只有这样,朝廷的经济力量才能快速壮大。”
“陛下圣明!”杨震内心明白,天子能说出此番话,唯恐早就想过此事了。
“朕今日与你讨论这件事情,是想让你先着手准备,制定改制的方略,一旦时机成熟,朕便会施行。”
刘隆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些事情,他需要提前谋划。
“陛下,您放心,老臣记住了!”
......
刘隆知道,对于如今的大汉,内忧外患,改制一事万万不可仓促提出。
只有等到平叛了西北羌人,安稳好边境,朝廷实力壮大之时,才可以大刀阔斧地执行此事。
这件事情,他还需要和邓绥好好商议。
刘隆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
“快了,等寒冬过后,来年小麦收成,朕便要一举拿下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