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其在总量上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在空间上是固定、不可移动的,在区位上存在明显差异性。土地要素天然的特殊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要素配置与其他要素配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直是我国要素改革的重点领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地经历了多轮改革,但由于土地所有权性质及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当前我国土地要素配置仍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色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结构的变迁,当前“城乡二元”的土地要素配置结构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也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和闲置等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土地要素作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第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体现了土地要素在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深化土地要素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提升。
在本篇中,我们对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历史、基本原则、现状、方式进行系统性梳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这一焦点问题,形成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两个专题,分别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进展、面临的难点及地方改革实践进行梳理,并提炼形成了目前土地要素空间转移的三种模式,指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实践中面临的四大分歧和挑战。
地方政府是我国推进新一轮要素配置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主体,土地要素改革是各地方政府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头等工作。在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框架下,各地方政府正积极探索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新方案,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要素、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通过地方试点积累形成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以局部试点带动整体改革的形式加快推进新一轮全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