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家人整整齐齐
纳征,即送彩礼,是婚姻缔结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男方将精心准备的彩礼送至女方家,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女方家庭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报。
同时,女方的回礼也体现了双方的礼尚往来与相互尊重。
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双方家庭的情感联系,也为新人的婚后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请期,是选择并确定结婚日期的过程。
男方在征得女方家长的同意后,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作为婚期。
这一步骤体现了古人对天时地利的重视,以及对婚姻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同时它也标志着婚礼筹备工作的全面启动,为即将到来的盛大婚礼做好了准备。
诸葛家族原非襄阳本土望族,他们因战乱迁徙至此,初来乍到时,或许还带着几分漂泊与不安。
如果说诸葛兰嫁给黄叙,是诸葛家族联姻策略的初探,那么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婚约则是这一策略的巅峰之作。
黄月英,作为荆州名士黄承彦之女,不仅才情出众,更拥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诸葛亮的才华与黄月英的才情相得益彰,两人的结合,无疑是天作之合。
更重要的是,这场联姻极大地提升了诸葛家族在襄阳乃至整个荆州地区的声望和地位,使得诸葛家从默默无闻的外来户一跃成为襄阳城内备受瞩目的新兴士族。
经过一个来月的辛苦耕耘,诸葛兰终于彻底倒向了黄叙这边。
在温暖的春日午后,阳光如同细碎的金色绸缎,轻轻拂过诸葛兰精心打理的居所,为这静谧的空间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
案几上,花瓶中插着几枝初绽的桃花,与窗外偶尔飘入的柳絮共舞,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黄叙坐在案几旁,手中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公文,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在繁忙之中,他也不忘抽空享受与诸葛兰共度的宁静时光。
诸葛兰手持一盘切好的水果,轻轻走到黄叙身旁,细心地挑选出一块最甜的递给他,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默契与温情已尽在不言中。
“小兰,”黄叙在品尝水果的间隙,突然想起了什么,轻声问道,“听说你还有个兄长,名叫诸葛瑾?”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与好奇,似乎想要更多地了解妻子的过去。
诸葛兰闻言,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嗯,夫君,兄长他与我们走散了,也不知道现在去了何处。”
她轻声回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尽管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但那份对兄长的深深挂念,却如同刻在心头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
黄叙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公文,握住诸葛兰的手,给予她最坚实的依靠。“小兰,别担心,我会想办法找到他的。”
他的话语坚定而温暖,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驱散了诸葛兰心中的阴霾。
“不如你写封家书,详细说明我们在襄阳城的近况,我派人拿着这封家书,去徐州和扬州寻找一下兄长的踪迹,争取让他早日来襄阳城,与你们一家团聚!”
诸葛兰闻言,眼中顿时亮起了希望的光芒。“那实在太好了,我这就去写!”
她激动地说着,仿佛已经看到了与兄长重逢的那一天。
她匆匆起身,走向书房,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期待。
在书房中,诸葛兰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开始构思这封承载着无尽思念与期盼的家书。
她细细回忆着与兄长共度的美好时光,将那些点点滴滴的记忆化作文字,流淌在纸上。
她描述了襄阳城的繁华与安宁,讲述了自己与黄叙的幸福生活,更表达了对兄长深深的思念与期盼。
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情感,仿佛要将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思念,直接送达兄长的心田。
当最后一笔落下时,诸葛兰已是泪流满面。她小心翼翼地将家书折叠好,装入特制的信封中,仿佛是在封存一份珍贵的记忆。
她相信这封家书定能如春风一般,迅速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兄长之手。
而她也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期待着与兄长重逢的那一刻,共同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团聚之喜。
黄叙自从见到诸葛亮后,便派了探子前去扬州和徐州,打探诸葛瑾的消息。
诸葛瑾的才华虽然不及诸葛亮,但也是少有的栋梁之才,黄叙自然要让他们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黄叙接过诸葛兰递来的家书,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心中不禁为这份深情所动容。
家书中,诸葛兰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兄长诸葛瑾无尽的思念与期盼,以及对襄阳城生活的细腻描绘,让人读来既感温馨又觉心酸。
“小兰,你写得真好,字里行间都是真情流露。”黄叙轻声赞叹道,同时心中也暗自思量着如何能让这封家书更快地传达到诸葛瑾的手中。
在乱世之中,人的行踪往往如同浮萍一般难以捉摸,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广撒网,才能增加找到诸葛瑾的可能性。
“夫君,你觉得这样写可以吗?”诸葛兰见黄叙看得认真,不禁有些忐忑地问道。
她虽已尽力而为,但心中仍怕有遗漏或不足之处。
“非常好,小兰。不过,为了增加找到兄长的机会,我想让你再誊抄几份家书。”
黄叙温柔地拍了拍诸葛兰的手背,给予她鼓励与安慰,“我们可以将这几份家书分别送往徐州、扬州以及可能经过的其他地方,同时也可以通过商队、旅人或是官府等渠道进行传播,希望能早日得到兄长的消息。”
诸葛兰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好,我这就去誊抄。”她深知黄叙的用心良苦,也明白这是目前唯一能做的。
于是她再次回到书房,铺开宣纸,认真地誊抄起家书来。
每一份家书,她都写得格外仔细,生怕有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