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领学校改变
“改变”似乎是当今教育界(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关键词。这些改变包括我们意图做出的改变、我们需要做出的改变以及我们顺应指引做出的改变。有的重大改变会让我们的生活翻天覆地,而有的改变勉强只算得上是微调。
不论是或大或小的哪一种改变,其中应当区分的重要一点在于:我们想要的改变以及他人强加的改变。学校领导面临的工作难点在于:如何调动整个组织机构中各成员,完成无论来自主观意愿的或是外界强加的改变?我们该从何处入手开展工作?我们该如何引导众人参与我们的变革计划?
引领学校的创新工作和变革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采用恰当的策略提升变革计划的成功率更是工作的重心。
本书将帮助读者明确校园变革计划的着手点,理解如何在改进计划中大获全胜,施展出最大化的影响力,从而让学校变得更好。锁定特定的人群和切入点,将更大概率地高效落实校园变革计划,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在我们开展工作前,应当充分了解这些可以利用的机会。
本书特别增加了“执行指南”(附录一)和“行动计划”(附录二)板块。在阅读完对应章节后,你可以立即可翻阅至书后附录二“行动计划”,完成相关表格。你也可以在读完全书后,再完成“行动计划”中表格的填写,以便帮助你将头脑中的观点变为切实的行动。
“执行指南”板块涵盖了从第2章到第10章中涉及的所有策略。该板块具有三大功能:其一,帮助你加深对改变工作的理解,帮助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执行变革计划。其二,给参与变革计划的教职工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其三,给牵头学习本书的组织者提供指导提纲。
我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改变教育行业的各种书籍。其中有些书阐述了从古至今的教育学理论。还有些讲解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需要改变,或者更直接地表明学校需要何种改变。这些书籍固然值得一读,但本书带你领略的却是另一番天地。本书并未论述教育学的古今理论,也没有描绘偏向理想化的空中楼阁,而是展示了现今校园中真实发生的改变。
书中从第2章起每章探讨一条高效管理校园变革的建议,共讲述了9条建议。本书是写给教师、校领导以及各地区、学区教育部门领导的。书中记录了我与各学校、各教育部门领导(正式或非正式)共同开展院校变革计划过程中所经历的成功或失败。我期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提升各自学校或学区的教学能力。要想成功做出改变,需要校园里所有教职工(包括教学质量组成员、课程委员会成员以及每一位一线教师)具备改变的动力。如果大部分教职工都能领会“改变的内核”,那么少数抗拒进步的员工就难有发挥的空间。
本书的意图并非指导读者执行某项具体的改变或某种类型的改变。每所学校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没有人比你更加清楚自己学校需要怎样的改变。因此,本书旨在阐述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如何规划改变方案,以及如何在实施过程中追踪实施情况。本书明确地指出在执行变革计划时应当规避的障碍以及可以采用的达到事半功倍的策略。本书将帮助你更好地带领各种类型的教职工(积极支持你所主张的改变的员工、抗拒改变并且不断拖后腿的员工,以及在这两端徘徊摇摆的员工)。
管理学校的变革计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这种管理工作更像是下象棋,而非下跳棋。
如果你下跳棋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对各种步数了然于胸。跳棋的策略在于,所有棋子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去往棋盘的另一端。然而象棋中的棋子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走法。因此,象棋的排兵布阵可谓千变万化,下一局棋的战势总是和上一局的大不相同。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试图在某所学校或某片学区推行变革计划时,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有着各自的想法和习惯。如果我们能成功地引导众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行,便能大幅度地提升变革计划成功施行的概率。
然而,推行校园变革计划绝非易事。除了显而易见的难题之外,我们更要抵抗“安于现状”的思维模式。这种似乎与生俱来的惰性思想稍不注意就会蔓延开来,悄无声息地击溃众多挑战者。“安于现状”的想法就如一台超级计算机一般强大,但就如象棋大师可以打败依靠程序工作的机器一样,“安于现状”的思想也将在势如破竹的改变思潮下溃不成军。
我们的任务是在对弈中,深思熟虑后采取策略,让变革计划尽可能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我在写《如何应对难缠的老师》1这本书时,询问、调研了身边的一切教育资源。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说:如果学校管理层想要优化自己的学校,那么就必须妥善应对那些难缠的老师。然而,这不过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已。可问题在于,我们并不需要一个目标方向,而是需要具体的执行策略!
随着我不断深入地请教,得到的建议也仅仅是:形成正式文件。(这可真是一个好法子呢!)只要以正式文档的方式记录下低效能老师的所作所为,那么或许数年积累的证据就足以合理解聘这位教师。然而在我看来,学校的进步等不起这么多年的时间。我们应当采取及时措施,实行校园变革计划。
我们都知道改变的必要性,但关键却在于如何实现改变。
本书将提供切实的策略,帮助你高效地执行所需的改变——这些策略能大幅度提升教职工对改变的接受度,实现我们的目标。遵循书中的策略实行校园变革计划,不必等上数年之久,当下就能开始进步。
本书的第2章至第10章展示了9条建议和各种策略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参考,但你无须在实际工作中刻板地遵循所描述的顺序来采纳这些建议,这同时也意味着你无须按照各种策略之间的排序将其分出优劣。实际上,9条建议相互辅助、相互强化。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状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方式施展不同策略。比如说,你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先采纳其中一条建议,然后施行第二条。在达到一定效果后,再施行其他策略。或许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发觉,一些策略施展起来更为顺手,而另一些却难以实现。那么,你可以从更为顺手的策略开始实践。
然而,或许正是那些对你而言更难施展的策略能让你成为一位更加优秀的领路人,同时它也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尝试实施这9条建议、研究更高效的执行手段的过程中,你会不经意地反思过去的工作,或许那时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有的校园变革计划未能顺利执行,而有的却能运转正常。你甚至想运用装备起来的新知识,再次挑战曾经的滑铁卢。
不要期望首次尝试新策略时就能得心应手,也无需感到挫败。我可以打包票,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你将满意地回首并发现:“在这里、这里和那里,我看见了成效。”你也将更加坚定地带领你的团队继续前进。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将要进行的改变将会带来更加优秀的校园,而不仅仅只是不同的校园。
另外,我们应当明确变化和进步之间的区别。每一项未能带来进步的改变,都在给下一次可能带来进步的改变制造障碍。如此一来,教职工将越发抗拒新的变革计划。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桀骜难驯,而是经验告诉他们,耗费心力地做出改变不过是无用功而已。
1 中文简体版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