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艺术的跨学科课程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被要求做到“更好”,教学实践要高效,测试成绩要优异,行为举止要得体。虽然不断追求更好可以带来创新成果,但也可能使我们疲惫不堪。

我曾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课程教研员、艺术教育家,也是艺术教育STEAM1研究中心的创始人,看到了20多年来我们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一些进步让我们成了更好的教师,更好的人。我们借助全方位课程设计、文化响应教学法(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社交与情感学习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有意义的学习体验。然而,一些进步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我们过于关注总结性测验的成绩,过多地依赖预课程。教师以往会自主设计课程资源,而现在更倾向于使用现成的课程资源,这对教育工作者进行自主教学和差异教学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来说是一个挑战。

但前景也是可期的。几十年来,艺术教育法已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将艺术融入标准课程体系能带来显著的积极效果。显而易见,艺术教育对学生学习、学生行为、社会情感需求以及教师效能都有积极影响。然而,人们仍对艺术教育法存在误解及担忧,认为其太耗费时间,并且艺术教育专业师资不足。运用艺术教育法也就成了教师们在本就繁冗的工作之余惦记的“还有件事儿”。

这就是丽莎·多诺万(Lisa Donovan)和路易斯·帕斯卡尔(Louise Pascale)的书成为21世纪教育工作者必读之作的原因。若教育工作者想运用艺术教育策略及方法,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提供了一种轻松且实用的思路。即使你不是艺术家,通过阅读此书,你也能学会运用所有提到的教学策略。多诺万和帕斯卡尔首先对艺术教育进行了实践调查,并且强调了如何将艺术真正自然地融入课程。他们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提升艺术素养与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并解释了为什么三者都是孩子学习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的学校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教育工作者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身心俱疲,因此他们想用艺术教育法打开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该教学书最大的亮点在于透过艺术教育视角,对文化响应教学法、全方位课程设计、社交与情感学习以及本世纪教学的必备技能进行了探讨。多诺万和帕斯卡尔将以上教学理念融合到一起,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意义甚大。此书提供了教学策略和课堂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公平教学,而这正是传统教育体系所欠缺的。

本书还提供了许多艺术教育策略以及范例,涉及诗歌、音乐、故事、戏剧、视觉艺术和创意形体6个领域。本书整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有助于读者理解并实践。考虑到有些教育工作者可能不习惯某种艺术形式,想进行些新的尝试,本书也为其提供了思路。我从事艺术教育教学已10年有余了,很高兴地看到本书提出了些新的理念。此外,本书作者也请读者不要用线性方法将本书(以及系列策略书)从头读到尾,而是更多地将其看作一个艺术过程。把它当作一个调色板,你可以发挥想象进行调色,最后绘制成你独特的课程设计。

本书与仅关注教学方法的教学书不同,它还关注了如何解决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涉及教学计划、教学评价、课程标准制定等环节,并为教育工作者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资源。同样,本书也提供了范例,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运用的艺术教育策略。这将有助于本书从理论层面转换为实践资源,并且可以多次运用到课堂之中。

艺术教育能够让每位孩子随时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而本书会帮助你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

 

苏珊·莱利(Susan Riley

艺术教育STEAM研究中心创始人兼总裁


1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编者注(本书注释若无特殊标注均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