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损失一个亿
建国后,四九城的市民们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他们对工作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不过要说这段时间最明显的变化,还是要数四九城普通市民在着装方面的改变了。
这几天,钟正国就注意到,走在街上的好多人,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上了中山装或者列宁装。
这两种衣服颜色比较单一,样式也差不多,都是翻领、四个兜,区别只在于一个扣着五个扣子,另一个扣着三个扣子。因为这种服装以前只有干部们才穿,所以被称为“干部服”。
这其实是开国大典的时候,兔党领导们身穿中山装在天安门城楼上亮相以后,在全国掀起的一股新的时尚风潮,尤其受到青年学生们的追捧。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中山装就已经成为了咱们国家的标志性服饰之一,而且一直都有很多人穿。
不过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引起大家的强烈向往和喜爱。
中山装在我们国家的地位非常特殊,它既是最普通的也是最庄重的服装。
之所以说它普通,是因为每个人都能穿得起。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全国大部分男性都选择穿着中山装出门。
而中山装庄重的原因,则在于它被国家赋予了太多的重要意义。
中山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尊重与热爱。同时,它还具有简洁大方、舒适实用等优点,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穿上中山装都能够展现出一种自信、稳重和端庄的气质。
因此,中山装在我们国家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比如衣服外的四个口袋分别代表了礼、义、廉、耻,这是国之四维。
《管子·牧民·思维》有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口袋上的4粒纽扣代表着人民的选举权,创制权,罢免权和复决权,这是公民权,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
前襟的五粒纽扣以及五个口袋(衣服内侧还有一个),分别表示将国家权力分别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等部门独立行使,而内侧的那一个口袋更是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这是五权宪法学说,
而左右袖口的三粒纽扣则分别代表了民族、民权、民生,这是三民主义。
衣服的翻领封闭,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呈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整片无拼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因此,我们的领导人在庄重的场合往往倾向于选择中山装作为他们的着装。
特别是在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如开国大典这样的盛事中,领导人们更是统一身着中山装,以彰显其独特的地位和身份。
这种服装不仅展现了领导者们的威严与气度,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底蕴。
而列宁装则源自苏联,它作为一种时尚潮流传入我国,并迅速流行起来。
这一服饰代表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被视为进步、勇敢和坚定的象征。它的设计简洁大方,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成为那个时期的标志性着装之一。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列宁装都广泛传播,见证了无数人的奋斗历程。
甚至有童谣传唱: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子穿的列宁装。
列宁装一开始本来只是男装上衣,但后来慢慢演变出了女装款式,并逐渐成为了机关女干部的标志性服饰,甚至还有人将其称为“干部服”。
从开国大典回来以后,钟正国所在的后勤部现在可以说是人人都穿着这种干部服。为了合群,钟正国也打算趁着明天休息做一套。
当钟正国下班兜了一圈回来,他发现四合院里有很多家庭都在讨论关于干部服的话题。
钟正国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出去遛弯。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阎埠贵,他好奇地问道:“阎老师,我看院子里好多人都在讨论做新衣服的事情,一个个的还特别兴奋,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呢?”
阎埠贵看着钟正国一脸疑惑的样子,慢悠悠地说道:“这事儿啊,还不是因为贾家惹出来的!”
钟正国更疑惑了,皱起眉头问道:“这和贾家又有啥关系呀?”
阎埠贵耐心地解释道:“这不就是今天贾东旭回来找他妈要钱嘛,说是要做衣服,贾张氏不同意,然后把老易给牵扯进来了。后来还是老易掏钱解决了这件事,然后大家也就讨论要不也做一套干部服。”
钟正国听完后,整个人都呆住了,心中那个悔啊!感觉像是错过了一个亿。
钟正国决定以后下班一定要早点回来,再也不到处瞎溜达了。毕竟,这种乐子可不能错过啊!想到这里,钟正国忍不住叹了口气,悔啊!
不过钟正国不知道的是贾东旭是听到他说明天去做衣服才回来要他老娘给他也做一身的。
毕竟在这四合院里也就他俩一样大,现在已在一个厂里上班,自然被拿来相互比较。
虽然贾东旭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水平很满意,但看到钟正国比自己过的更好,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因此当他听到钟正国明天要去做干部服时,下班回家要他老娘也要做一件干部服。
然而,钟正国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样的内幕,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这些事情。毕竟贾东旭就是个短命鬼,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事上。
而在四合院的其他地方,人们对于干部服的热情依然不减。
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居民,更是希望能够穿上这样一套衣服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像后院的刘海中,老许家都准备做一套。
许大茂知道他爹明天带他去做新衣服,忍不住跑到中院来找傻柱炫耀。
“傻柱,我爸明天带我去做新衣服。你爸明天带你做新衣服吗?”许大茂一脸得意地问道。
不等傻柱回话,许大茂又说:“是不是不带你做新衣服啊?也是,你个傻子要做什么新衣服。不过嘛,看你可怜,要不你叫大茂爷爷,等我的新衣服做好了,就借你穿几天怎么样?哈哈哈哈哈!”
许大茂得意忘形的笑声让傻柱忍无可忍,他直接冲上去,对许大茂拳打脚踢,瞬间化身四合院战神。许大茂被打得抱头鼠窜,但还是嘴硬地骂道:“傻柱,你敢打我,我告诉我爸去!”
傻柱一听更生气了,追着许大茂继续打。
不一会儿,四合院众人听到动静赶了过来,他们看到许大茂被打得很惨,何大清急忙拉住傻柱,劝道:“傻柱,别打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傻柱气愤地指着许大茂说:“他嘲笑我没新衣服穿,还让我叫他爷爷。”
易中海听到傻柱这样说,立马皱起眉头,批评许大茂:“大茂,你这么做不对,大家都是邻居,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你这样欺负人可不行。”
许大茂不服气地说:“我只是跟他开玩笑而已,谁知道他会动手打人呢?”
何大清也附和道:“就是,孩子们之间的玩闹罢了,大家不要放在心上。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最终,这场闹剧以“都是孩子间的玩闹”为由而结束。虽然表面上事情解决了,但傻柱心里依然憋着一口气,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许大茂好看。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钟正国早已醒来,他迅速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后,便出门去了,至于早餐就在外面解决了。
在胡同口,钟正国随便吃了点面茶,搭配着油饼和咸菜。那满足劲儿就甭提了。
吃完早点,钟正国没有多作停留,向着南锣鼓巷另一边的交道口大街,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和店铺,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拐过街角,钟正国走进一家小小的裁缝铺。这家铺子虽然不大,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裁缝铺的老板姓李,手艺精湛,为人和善,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
此时,裁缝铺刚刚开门营业,李师傅正在整理店内的衣物。看到钟正国进来,李师傅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哟!正国啊,这么早就来了?”
钟正国微笑着回答道:“是啊,李师傅,我想请您帮个忙。“说着,他走到李师傅面前,接着说道:“麻烦您给我做两件中山装吧。”
李师傅看着空手而来的钟正国,心里明白他并没有带来布料。
这样一来,钟正国只能选择使用裁缝铺里的布料,而这意味着李师傅能赚到更多的钱。
想到这里,李师傅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他连连点头表示同意:“行嘞!没问题!那咱们现在就开始量尺寸吧。”
钟正国也不是没有,可是他空间里全是毛皮,现在也不适合啊!所以也只能让裁缝解决一切布料问题。贵就贵呗。
钟正国笑着说道:“那就有劳李师傅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师傅仔细地为钟正国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并详细记录下来。整个过程中,两人聊得十分融洽,笑声不时从裁缝铺内传出。
量完尺寸后,李师傅笑着对钟正国说:“好了,尺寸都记下来了。等做好了,我会通知你来取的。放心吧,我的手艺你还信不过吗?”
钟正国连忙点头:“当然信得过!那就麻烦李师傅了。”
正准备付定金的钟正国突然想起了刚才在街上看到的情景,于是好奇地向李师傅问道:“李师傅,你们家隔壁原来是做什么的呀?为什么不做了呢?他们把店面盘给谁了啊?这家新来的又是做什么的呢?”
李师傅笑了笑回答道:“说起我们隔壁这家原来的主人,那可是四九城顶有名的!
你们南锣鼓巷旁边,解放前不是有个宪兵司令部吗?这个店面就是北平宪兵司令的产业。
不过后来被军管会没收了。至于现在嘛,军管会打算在这里开一家供销合作社,里面卖的东西很杂,我觉得有点像军管会开的杂货铺,但好像也不完全一样,毕竟军管会这么大的招牌,总不能只卖些杂物吧?”
说完李师傅也是有点疑惑的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钟正国一听李师傅说供销合作社,就知道这是干嘛的。
毕竟大名鼎鼎的供销社,在往后几十年里,可是主宰了全国人民的物资供应。就算是到了现代社会,供销社也是一些偏远山区最重要的物资保障,而供销社的物流销售网络,也是全国最牛逼的存在。
不过这个时候的供销社,才刚刚成立,只能算是一个试点,还不是往后那个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的庞然大物。所以现在的供销社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
但钟正国心里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销社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957年,这段时间确实可以被称为供销社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供销社不仅成功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庞大物流网络,而且还成为了全国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物资的主要供应渠道。
当然,对于李师傅所说的“这就是个杂货铺”这句话,实际上也并没有错,但关键在于这个杂货铺可不是一般的杂货铺——它可是一个分布于全国各个角落、规模巨大无比的超级杂货铺!
所以李师傅对这家供销社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只是个杂货铺嘛,在他看来,里面应该只有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最多也就是因为离家比较近,可以让自己少走点路罢了。至于其他的用途,他根本就想象不出来。
然而,李师傅却万万没想到,在他余生中,供销社将会成为他最常光顾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