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会导致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会导致投资不足,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正是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陷入经济萧条,产量和就业水平很低。凯恩斯认为,应该“从我们实际生活在其中的经济体系中找出几个度数,由政府当局来加以控制和管理”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9.。事实上,凯恩斯经济学通过对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等因素的考察,引申出了一套以政府干预为特征的政策主张。

一、赤字财政政策

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关于财政预算平衡的观点,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所谓赤字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提高产量和就业水平,增加个人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增加政府支出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弥补私人部门有效需求不足的缺口,从而推动经济体系逐渐走出萧条陷阱。只要这些政策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即使出现财政赤字,也无关紧要。

在消费需求方面,增加政府支出的影响表现在:①政府购买增加,直接增加一部分有效需求,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喜欢奢侈消费,那么这个国家的生产发展和文化发展程度就一定很高。古典经济学的节俭教条,使得人们不愿意进行更多的消费,结果难逃失业和萧条的痛苦。②政府购买提高了部分社会公众的收入,这些公众将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引起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增加。这种引致效应如此强烈,以至于凯恩斯认为“虽然举债支出‘浪费’,但结果倒可以使社会财富增加”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09.

在投资需求方面,增加政府投资能够弥补私人投资需求的不足。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比较。在萧条时期,资本边际效率很低,即使利率下降到最低限度,私人部门也可能不愿意借钱投资。针对这种情况,凯恩斯提出:“仅仅依赖银行政策对利率之影响,似乎不足以达到最适度的投资量……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地,唯一的办法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09.

凯恩斯所说的“由社会来总揽”主要指依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不是竞争性生产领域,因为这将对现有市场经济主体构成威胁和冲击,加速生产过剩危机;它也不是福利事业领域,因为这涉及收入分配问题。合理的政府投资领域是公共工程,它一方面增加基础设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增加社会公众的收入,提高了有效需求。通过乘数作用,政府投资能够带来成倍的产出增加,减少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同时,凯恩斯主张调整税赋制度,降低税率,刺激投资;实行累进所得税,增加穷人的货币收入和财富水平,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综合这两方面来看,税赋制度改革使政府收入减少,财政扩张又使得政府支出增加,因此政府面临着赤字财政的问题。凯恩斯在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提出赤字财政政策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付财政赤字的策略:①短期而言,发行公债,暂时弥补政府亏空;等到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再以政府资金来偿还国债。②长期而言,财政具有“内在稳定器”的效应。经济形势较好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可以控制需求,导致财政盈余;经济萧条时期,政府以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导致财政赤字。两种缺口将会相互弥补,最终实现财政平衡。事实上,即使财政赤字长期存在,政府发行公债也不会构成实质上的债务负担。公债的债权人是社会公众,债务人是政府,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理人,实质上的债务人还是社会公众。

二、适度通货膨胀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凯恩斯在早期著作中承认通货膨胀的危害,但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利润,有助于压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因此,他把适度通货膨胀政策视为防止和缓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适度通货膨胀政策是凯恩斯货币政策主张的重要内容。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规模,在温和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增加产量和就业水平。调整货币供给规模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和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在机理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规模,改变利率水平,影响投资需求,最终影响社会总需求和产出水平。由此可见,这种货币刺激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对货币供给规模扩大的反应程度、投资水平对利率下降的反应程度、投资增加导致的产出增加程度。凯恩斯特别强调,虽然在货币供给规模适度扩张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将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但其负面效应远远小于增加产量和就业水平的正面效应。

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选择上,凯恩斯更倾向于财政政策。他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投资,间接地作用于现实经济,财政政策则更为直接有力。单纯依靠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政府干预手段应当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根据经济形势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政策: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社会需求;在经济高涨的时候,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抑制社会需求。凯恩斯在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临着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所以他在研究过程中把赤字财政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把适度通货膨胀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对外经济政策

凯恩斯以封闭经济为背景建立了整个宏观经济学体系,但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第二十三章也讨论了国际经济问题。凯恩斯认为,在政府不能有效增加国内需求的情况下,应当增加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从而扩大整个经济体系的有效需求,刺激生产和增加国民收入。通过扩大对外商品输出,国际贸易将出现顺差,增加的国外消费需求将弥补国内需求不足的缺口;同时,由于国际贸易顺差,大量国外资金将注入国内经济体系,从而迫使中央银行降低利率,这必然刺激国内投资。基于这种认识,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

当然,凯恩斯也指出这种贸易顺差政策是一种“以邻为壑”和“损人利己”的政策。他说:“要维持国内就业量,所以不能不限制进口,竭力向国外推销本国商品。这种办法即使成功,也不过是把失业问题转嫁给邻邦,使得邻邦之情况恶化而已。”由于“一国由贸易顺差得到的好处往往就是他国蒙受的损失”,所以,“假定这种政策推行过头,会引起毫无意义的国际竞争”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