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的早期经济思想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他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在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否定了源于英国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信条,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消除失业和摆脱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视为对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思想的“革命”,它们导致了西方经济学历史上的“凯恩斯革命”。
一、“凯恩斯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
“凯恩斯革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30年代的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二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效力失灵;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性的经济大萧条,产值大幅度下跌,失业急剧增加。经济危机形势最严重的是美国,其次是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相对而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和荷兰所受影响较小。这场长达4年的经济大萧条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萧条的年月所引起的人们的消沉、不满和怀疑是广泛而深刻的”。在大萧条中,“人们又恢复了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兴趣。许多人怀疑如果资本主义会这样容易地崩溃,那么一个不以利润而以消费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制度,和一个生产资料、运输和财政都不属于私有而属于公有的制度也许会更有意义一些呢?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国家所做的试验上去。特别是苏联,在那个国家里,失业和萧条都不存在……许多事业受到萧条阻碍的人,都转向‘科学社会主义’之父那里去获得鼓舞”。这种状况使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深感忧虑,凯恩斯也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前景的担忧。
经济大萧条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信念。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根据萨伊定律,既然供给能够自动创造相应的需求,就不可能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问题,也不可能出现大量失业和经济危机。直至20世纪初期,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仍然坚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他们认为充分就业是正常状态,失业是偶然现象。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局面和流浪街头的几千万失业大军,这套陈腐的理论教条使西方经济学界处于“可怜而又可笑的混乱状态”。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会把人们引入歧途,而且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凯恩斯革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颁布法律,建立经济管理机构,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来全面干预经济。美国是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对抗经济危机的典型国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入主白宫之后,主张广泛运用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并通过了一系列管理和干预经济活动的法案,它们构成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①扩大财政支出,实行赤字财政政策;②增加货币和信贷,实行通货膨胀政策;③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就业机会。
在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经济理论,以提供政治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经济学应运而生。美国经济史学家福克纳提出:“凯恩斯……坚信要使经济周期上升,政府必须插足进来用减少失业的方法去维持购买力,从而领导走上恢复商业投资的道路。这会意味着‘赤字开支’,但它也会恢复经济的平衡。事实上,这就是‘新政’已经在做的事,而凯恩斯用高度的技巧和理论的根据在他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里加以阐述。这部书成了‘新政’经济学家们的‘圣经’。”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术渊源
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教条,特别是推翻了萨伊定律,但它也是在继承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具体而言,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术渊源主要包括: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经济萧条的学说。
(1)重商主义从流通流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提出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重商主义者认为,利润只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垄断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凯恩斯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成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政策高明。
(2)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年)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在研究人口理论的过程中承认了商品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指出生产过剩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在论著中大量引证了马尔萨斯的理论观点。
(3)贝尔纳德·孟德维尔(1670—1733年)是英国作家和经济学家。他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高消费促进繁荣的经济思想。这个寓言表明,一群蜜蜂在高消费和生活奢侈时,社会富裕而繁荣;在高储蓄和生活节俭时,社会则走向贫穷和衰弱。
(4)约翰·霍布森(1858—1940年)是英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帝国主义和提出有效需求学说而闻名。霍布森认为,经济萧条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人人储蓄造成储蓄过度,储蓄过度造成消费不足,结果导致经济萧条。因此,他反对新古典经济学颂扬节俭的理论信条。
正是在继承这些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凯恩斯揭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缺陷;也正是在发展这些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凯恩斯建立了有效需求理论,并针对现实世界发生的经济萧条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
三、“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经济学界、政界和实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该书从假设前提开始对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重新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凯恩斯也因此有了“宏观经济学之父”的称誉。“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三方面:
(一)研究方法上的“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两大特点:
(1)强调总量分析。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家研究个人,主要是将他当作社会组织中的一分子。”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分析单个消费者行为和单个生产者行为,探讨这两类行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市场结构和不同产业组织结构中的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针对这种微观的个量分析方法,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创立了一套衡量宏观经济活动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国民经济的总量关系变动。
(2)将经济学明确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学的二分法将经济理论分为两部分:一是经济学原理,主要包括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二是货币学原理,主要包括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凯恩斯认为,将两大部分割裂的研究方法是不恰当的,正确的二分法应该是:一方面是研究单个行业或厂商的理论,分析既定数量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分配和报酬理论;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产量和就业。简言之,凯恩斯实际上将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从而强调了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二)经济理论上的“革命”
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充分就业均衡,《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发点则是非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新古典学派所假设的情况是各种可能的均衡状态中的一个极端点。更为重要的是,新古典学派所假设的特殊情况恰恰不能代表凯恩斯时代的经济社会属性。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价格机制是完全刚性的,凯恩斯则认为价格、货币工资率和利率具有向下刚性或黏性。因此,在价格机制的调整过程中,新古典学派强调价格效应,凯恩斯则强调收入效应。
新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只充当交易媒介,它不影响产出和就业,因此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中性的。凯恩斯则试图把货币理论变成一种总产量理论,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易媒介,更是一种能够带来实际经济效应的资产,因此货币是非中性的;在货币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货币需求变化会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最终影响到就业和产量。在凯恩斯看来,“使用货币的经济制度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制度,在其中,对将来看法的改变不仅可以影响就业的方向,而且可以影响就业的数量”。
(三)政策主张上的“革命”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主张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凯恩斯则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主张政府的干预行为,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积极调节。凯恩斯特别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主张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凯恩斯一方面主张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政府财政资金;另一方面主张扩大政府购买和政府投资,特别是大力兴办公共工程,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提高总需求,进而弥补私人部门有效需求不足,推动经济体系逐渐走出经济萧条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