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融入课程思政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边区贸易普惠创新放异彩,红色金融“窑洞银行”守初心

蒋海曦 叶作亮 国际商学院

一、案例概况

(一)案例教学适用范围

该案例不仅适用于针对本科生开设的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还适用于针对研究生开设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管理、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等相关课程的教学。

(二)课程简介

国际金融学课程是国际商学院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专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的。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危机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不仅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知识,明确国际上各项金融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理论依据等,还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同时,在该课程中,教师将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散落在不同类型文献中有关红色金融的史料,并结合中国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形成经典红色金融教学案例。此外,教师充分利用该课程的优势,将对挖掘出的经典红色金融案例的分析、研讨、辩论、对比、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融入金融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讲授过程之中,在引导学生牢固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使得学生对党的金融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的发展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爱党爱国”“诚实守信”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使学生知识学习、党史教育、情感引领、思想锤炼同向同行,达到“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目标

(1)党史学习目标:①让学生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同志在1941年临危受命担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后面临的一系列金融难题;②让学生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同志在建立陕甘宁边区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完善新民主主义国家银行的职能、形成完整的金融网络、健全各项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勇于开展金融创新活动等方面的伟大事迹,牢记他为推动中国金融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2)价值引领目标:①强调红色金融精神,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红色金融发展的艰难历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怀家国、关注民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让学生以史为镜,通过学习案例中朱理治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一系列创新性的红色金融举措,深刻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和力量。

(3)知识讲授目标:①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②让学生理解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共生与竞争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完善国家商业银行职能、构建系统性金融网络、健全各项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实施金融创新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良好信誉。

(4)能力培养目标:①思维实践能力。教师通过让学生研讨、辩论、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积极表达等综合能力。在学习案例中的党史和先进人物事迹之后,教师通过层层递进地设置研讨问题,鼓励学生用多元化的互动合作方式寻找问题答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和提高。②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教师在将党史教育、思政教育融入案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党史,并结合课程知识内容,提炼出学术问题和相关理论,“以史为鉴、以史为基、以史为凭”,并思考如何将学术问题和相关理论与当前现实情况和宏观形势有机结合,从而解决现实问题。③创新创造能力。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认识到当代中国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人民福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金融创新经验,将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灵活改进,选择不同的现实场景加以灵活运用。

三、案例设计思路

本案例的具体设计思路:案例主体呈现(教师讲授)—案例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案例理论讲解(教师讲授)—案例总结及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延伸问题辩论(学生分组进行)—点评与总结(教师讲授)。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教师对案例的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前,教师要阐明该案例的背景,突出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点。在案例讲授中,教师要突出金融创新的作用,以及金融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的意义。在案例讲授后,教师要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向老一辈红色金融家学习、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的热情,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展示、辩论等形式解答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之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得到启发或学到新的知识,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达到以“例”明“史”、以“史”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教学目的。

四、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时分配

(1)总课时:1课时(45分钟)。

(2)课时安排及分配如下:

①教师案例导入:5分钟。

②教师案例介绍:5分钟。

③学生案例阅读与理解:3分钟。

④启发性问题的布置以及学生的分组讨论:5分钟。

⑤教师提问及学生回答:5分钟。

⑥教师案例讲解与理论分析:7分钟。

⑦学生分组展示及辩论:10分钟。

⑧教师点评:2分钟。

⑨教师案例总结:3分钟。

(二)讨论方式

(1)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及展示,每组按顺序就案例主体中一个小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讨论结束后,小组按顺序回答教师在启发式提问环节中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

(2)小组间辩论:四个小组两两就朱理治的金融创新理论和具体措施在当代国际金融创新中的适应性、可行性、启发性和实践意义展开讨论、诊断及辩论。

五、案例特色

(1)案例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首先,所选案例中的陕甘宁边区银行,又称“窑洞银行”。它继承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红色金融的血统,同时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最早设立的革命根据地银行,在我国红色金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以该银行为案例的研究对象之一,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其次,所选案例中的红色金融家朱理治,是中国红色金融发展史上贡献卓越的革命家。他为建设和发展陕甘宁边区银行、促进边区经济稳定、保障边区贸易、维护边币信誉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所实施的金融创新举措,在当今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因此,以朱理治同志为案例的研究对象之一,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2)案例内容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能将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有机融合。

该案例具体讲述了红色金融家朱理治同志进行金融创新的全过程,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将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金融创新实践的背景、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辛完全呈现。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为民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能完美契合党的红色金融史对应内容,能将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有机融合。

(3)案例具有当代的现实意义,案例中朱理治提出的金融创新理念和方法,在当代金融创新实践中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朱理治提出的金融创新理念和方法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没有过时。他的一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和实践,对当代我国实施金融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4)案例中的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共鸣。

案例中关于朱理治和“窑洞银行”的小故事短小精悍、生动形象,且通过寥寥数笔就刻画出朱理治同志为了革命事业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该案例能激发起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案例正文

(一)“窑洞银行”的诞生

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更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又称“窑洞银行”,1937年10月—1947年11月其因合并而变身为西北农民银行。在长达十余年时间里,陕甘宁边区银行一直扮演着边区政府金融中心的角色。陕甘宁边区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二)朱理治临危受命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更加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导致陕甘宁边区物资匮乏,经济发展严重停滞。危难之际,党中央于1941年3月任命朱理治为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旨在提振边区经济、促进边区贸易顺利进行。朱理治临危受命,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切照真理办事”两句话,以鼓励自己。1941年3月14日,他被正式任命为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4天后的3月18日,边币正式投放市场,同年上半年共发行1224万元,到五六月间便发生了金融物价大动荡,边币贬值,物价飞涨。

面对内有边币不被民众接受、边区银行信用度低、生活条件恶劣、物资极度匮乏的纷扰,外有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严密封锁和控制的忧患,朱理治沉着冷静,积极思考,根据实际大胆创新,终于稳住了局面。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朱理治的主持下,陕甘宁边区逐步建立了边区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国家银行的职能,探索形成了完整的金融网络以及健全的规章制度。朱理治通过实施金融创新,实现了诸多“革命根据地金融史上的创举”。

(三)朱理治的金融创新举措

1.解决紧迫的财政困难,帮助发展生产事业,实施“普惠金融”

朱理治认为解决当前边区贸易和金融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为此,他致信毛泽东,建议对公营事业放款“需重新配备,设法调剂,如能发展者促其尽量发展,不能发展者则收回放款转移生效最大之处”。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陕甘宁边区银行加大了对农业生产、贸易的放款力度,农业贷款更是从无到有,并以折实方式发放耕牛、农具等贷款,即按市价将贷款折成实物(粮食或棉花)放出,农民收获后交还等价实物。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放贷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放贷款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红色中华·金融史料摘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395.

从表1可看出,在朱理治的领导下,银行贷款对象发生了改变。陕甘宁边区银行加大了对农业生产、贸易的放款力度,农业贷款更是从无到有,到1942年,甚至远超对机关生产的放款。这说明陕甘宁边区银行的贷款工作重心逐渐由支持财政、机关生产转向支持整体经济发展。

朱理治根据边区经济建设的实际,开创了新的存放款种类,发放以农业生产为重点的贷款,开展平价运动,倡导实物贷款制,开拓贸易路线,开展内汇业务,并与西北农民银行等商定了通汇办法。而且,陕甘宁边区银行在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折实方式,如在志丹、安塞等地,农民可用镢头、犁、铧等实物贷款,在收获时用农产品偿还贷款。农业贷款帮助农民解决了困难,促进了生产;让银行保本保值,使其得以周转下去。朱理治的“普惠金融”实践,创造性与灵活性兼而有之,不仅帮助农民解决了困难,促进了生产,而且改善了银行的经营状况。

2.集聚民众存款,提升边币信誉

在存款方面,朱理治提议“采用有奖储蓄的办法吸收存款”,规定3元以上即可开户,每月结息一次;在报纸上刊发有奖储蓄广告;发行储蓄奖券等。1941年9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推出第一期有奖储蓄,发放了50万元储蓄奖券,设立5万元奖金。相对于50元的本钱来说,奖金相当可观。这张用延安白麻纸印制的储蓄奖券,一石激起千层浪!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发布了《告边区同胞书》,着力宣传储蓄的意义。朱德、林伯渠等组成劝购团,并聘请时任延安市市长的李景林、时任延安市商会会长的白振邦等知名人士为开奖委员会委员,极大地推进了民众对储蓄奖券的认购热情……据当年12月29日的《解放日报》报道,50万元奖券已基本售完。有奖储蓄的面世,不仅解决了陕甘宁边区通货膨胀和发展经济、打破封锁的矛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了民众对银行发行边币的信任度,体现出边区政府、人民军队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以贷换才”,壮大金融人才队伍,发展经济

朱理治在拓展“窑洞银行”业务的同时,亦注重自身队伍建设。当时的陕甘宁边区缺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惜重金,大量吸纳人才。他设立了行务委员会,聘请陕甘宁边区著名经济学家王学文、王思华、丁冬放组成银行顾问团,聘请法学家鲁佛民担任银行法律顾问。为了广招人才,朱理治采取“贷款收买”的办法,与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等建立“互惠”关系,即由银行为其提供生产资金,作为交换,银行先后从这些学校抽调知识分子50余名。经过朱理治的一手操持,陕甘宁边区银行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占到员工人数的40%以上。

4.利用监管型市场机制管理非边区币

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布边币为唯一流通货币,并规定边币兑法币汇率为1∶1。自1941年2月起,“边币即与法币发生差价”,且法币“一直在暗中使用”,继而形成法币黑市交易。在汇兑方面,为保障银行对金融市场的掌控,朱理治建议“由银行来实际管理外汇”,公开创办交换所,“允许法币与边币依公平价格自由兑换,老百姓只要得到边币,就能得到法币”。1941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公告,“授权各地贸易局联合当地商民组织货币交换所”,“除货币交换所外,任何人不得以买卖货币为营业”。当时,由银行参与办理的交换所有三种:银行自办的固定交换所,包括光华商店代办的;银行主办的流动交换所和临时交换所,如在富县收公盐代金时收法币数万;银行找合作社代办。此外,陕甘宁边区银行还建立了30多个集镇货币交换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网络。

创办货币交换所是银行通过市场来调剂边币和法币比价、稳定金融的重要举措,是银行汇兑业务扩展的重要标志,属革命根据地金融史上的一个创举。

通过以上四个金融创新举措,朱理治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使陕甘宁边区银行的经营走上了正轨:边币的信誉度大幅度提高,边区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边区贸易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七、案例分析

(一)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

1.红色金融家朱理治同志敢于大胆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朱理治同志是我国卓越的金融工作领导人。他在担任陕甘宁边区银行领导的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工作思考。这些金融思想为当年陕甘宁边区稳定金融秩序、发展金融业和促进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货币政策及理论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谱写出追求真理的红色金融篇章。他在为我国红色金融发展贡献力量的过程中,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党内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金融家对朱理治的评价不枉“执著”二字。他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对金融工作的执着,对理论学习的执着,感动了那个风雨交加的时代,更感动着日新月异的现在。

2.坚持“四个自信”,以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引领创新发展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事求是,是我党和国家在每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取得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中国的创新发展既需要从发达国家的历史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更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在理论和政策上不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创新做出了若干重要论述。关于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已经难以依靠粗放的要素投入发展方式来支撑。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最终会受到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高投资速度逐渐下降,引进外资的数量也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我们必须从创新中探寻未来增长动力的源泉,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对创新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这一重要论述为创新赋予了更加全面的内涵,也凸显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即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真正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全面创新。“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抓住了创新的实质,那就是要创造商业价值,要贡献于经济增长。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不断地通过生产实践来进行检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关于创新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对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科学研究和重大战略技术攻关的投入,重点突破被发达国家封锁、“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对于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政策要宽,市场要活;要坚持人才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坚持“四个自信”,以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引领创新发展,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要以农村金融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深入实施,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朱理治在陕甘宁边区所采取的金融创新举措,可以作为我们当今进行农村金融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借鉴依据。

目前,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仍然存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仍需改进,适应乡村振兴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仍然缺乏,这些影响了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农村金融需在政策引导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明确自身定位,回归金融本源,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

4.总结

朱理治的红色金融创新理念和举措为当今我国开展乡村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借鉴资料和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红色金融家的伟大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勇于创新,大胆开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启发思考题

(1)朱理治的红色金融创新理念和举措对当代我们开展乡村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创新有什么启示?

(2)在新形势下,我们进行乡村金融创新和国际金融创新面临哪些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3)请结合逆全球化谈谈我国应该如何进行乡村金融创新?并举出例子支撑你的观点。

八、案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秉持竭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财经人才”的教学理念,坚持思政为首、问题导向、案例比较、理论推导、政策解读、启发思考的教学风格,将本次课程分为三个阶段,采用问题导入、党史案例讲解、科学讲授、分析对比、深度启发、选择问答等主要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技能,我们还特别注意对课前、课中、课后的知识面的拓展,把前沿的知识融入启发思考题中,并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适当地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介绍了一些学者解决新问题的技巧和思维方式,课后,学生都表示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面,有了更宽的视野。

此外,我们认为教学、科研、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融为一体,即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汲取党史、思想政治的营养,提高站位,提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对学习这门课程很有兴趣,在这门课程不仅能获得专业知识,还能学习红色金融发展史,了解很多党史知识和前沿知识,极大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收获满满。我们在这门课程的探索式教学中,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加了解党的光辉发展历史,也更进一步坚定了对国家、对民族、对党的信念和忠诚,立志向革命先烈学习,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在案例讨论和辩论环节,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讨论激烈,热情高涨,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截至课程结束,我们共得到24个回答,并且学生回答的质量比较高,每一个观点都值得被重视和讨论,是学生思想的闪光之处。这体现出本案例能够生动地、切实地让学生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理解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在该课程中融入红色金融史、思政知识点是必要的、是切合学生需求的。

参考文献

[1]张天阔.朱理治的金融思想及其对当前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读《朱理治金融论稿》[J].经济学动态,1994(7):64,80-81.

[2]宋林飞.朱理治同志的金融思想及其贡献[J].财政金融,2008(3):25-29.

[3]王欣瑞,张梦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农贷思想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8):156-160.

[4]杜鑫.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5):85-94.

[5]褚甜甜.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