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不辜负母亲的殷切希望
生平简介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孟子的家庭非常贫困,但他自幼聪明好学,十分热爱读书。孟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以维护社会统治。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弟子游说各国,但不为当时各国所接受,便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孟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理论/贡献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对于性善论,孟子强调人性本善,认为人类天生有良心和道德,而这种良心和道德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他主张仁爱、博爱,反对战争、暴力,提倡和平、和谐和宽容。对于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出了一套仁政学说。仁政学说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有三方面。其一,制民之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其二,薄其税敛,“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其三,重商惠商,“子不通易其事,以羡补不足”。孟子的经济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仁政学说之上的,这种思想有助于减轻普通民众的负担,缓解阶级矛盾。尽管其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但其所弘扬的爱民、惠民精神,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经济学家的故事
《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讲的是孟子小时候的故事。
当孟子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家在墓地附近,常有人举办丧事活动,大人们为死去的亲人哭泣。小孟子就和小伙伴们也有样学样地模仿起来,孟子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人,她深知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于其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孟子的妈妈发现这一情况后意识到墓地附近不适合孩子们的成长,因此果断地搬离了那里,下一站落脚在了一个菜市场里面。
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孟子看到卖菜的叔叔阿姨们叫卖,他便开始模仿着菜市场里的叫卖声,模仿着如何卖水果和蔬菜。孟子的妈妈发现后虽然没有第一次那么吃惊,但她仍然认为这个地方并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又一次果断地搬离了这里。这一次,孟母搬到了学校附近,在这里,孟子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可以看到学生们认真学习的样子。于是孟子开始模仿着校园里的读书声,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渐渐地成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开始认真学习。这时,孟子的志向就是要成为一名读书人。
但孟子上学,有时候还是很调皮的。有一次孟子逃课了,回到家里。孟母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拿出了她刚织好的布料,用剪刀把布料都给剪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手上因为织布而磨起的厚厚的茧子,以及母亲剪碎在地上的布,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孟母用这个场景告诉孟子,学习就像这块布一样,一寸一缕地连在一起,不能中途放弃。
在母亲的监督和鼓励下,孟子渐渐长大,最终成为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启迪青少年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从孟子成长的故事之中,我们看到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孟子的妈妈深知这一点,她不断地为孟子寻找最适合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接触到正确的事物和人,帮助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我们也知道,很多人有好的成长环境,最后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甚至还走向歪路。这说明,当环境变化后,孟子自身也及时做出了改变和调整,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并通过不断努力,成为伟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