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贫困的内涵

关于扶贫工作,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既有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实证方面的研究,学者们普遍集中于对贫困的定义、致贫的原因、脱贫路径的探索。关于贫困的研究首先是从对贫困的定义开始的,有了贫困的定义,才能找出脱贫的情形。阿洛克(Alcok,1993)认为,贫困是一个客观定义,是一种低于维持生存的生活水平,没有延续生命的条件。劳拉(Laura,2013)认为,贫困不应该只是经济意义上的低收入,还应该包括一些基本权利的丧失。我国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最早进行权威定义的是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认为,在既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下,劳动者的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存,即为贫困。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结合国情,又丰富了贫困的内涵。刘一(2016)认为,贫困应该包括教育、生命健康等方面,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庄天慧(2017)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贫困的内涵,将贫困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两组相对概念,认为相对贫困是在一个比较视角下,一些人生活水平低于其他人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王留根(2020)从发展角度出发,认为相对贫困是在当地的条件下,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无法满足其他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的需要的状态。其针对的是自身发展与共享问题。周力(2020)从定量的方面出发,认为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的水平以下就为相对贫困。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以及相关工作的确定实施,在扶贫工作中政府还是以绝对贫困的概念作为标准,选择人均收入来界定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