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美术鉴赏攻略(共两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摆脱上帝
——文艺复兴

代表作品(详见第二章

●《雅典学院》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

●《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最后的审判》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达·芬奇《蒙娜丽莎》

14世纪时,意大利与阿拉伯世界的贸易往来日渐兴盛,那是不同文化间交流机会增多、财富持续积累的时代。

尤其世居意大利中部商业大城佛罗伦萨,靠着各种同业公会与银行业致富的美第奇(Medici)家族,更取代了天主教会,以全新的艺术赞助者身份崭露头角。

美第奇家族认为,把人类描绘得栩栩如生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才是最理想的艺术。而各都市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文明的急速发展,进而促使知识分子开始探求知识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罗马文化。

这股复古的潮流,并不仅是模仿希腊与罗马文化的样式,同时也是为了重新学习古人观察人类与大自然的视角。

在西方美术史中,文艺复兴时代被定位为“近代的起点”。

当然,西方美术史并非起自文艺复兴,而是源自更为古老的古代东方艺术和古埃及艺术,在历经了古希腊与罗马艺术后,再到初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Byzantine)艺术、罗曼(Romanesque)艺术和哥特式(Gothic)艺术。

然而,如果排除古希腊罗马艺术,就会发现当中大部分其实都是“宗教艺术”。尤其是早期基督教美术之后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圣经世界为主题的宗教绘画。

宗教绘画是在识字率极低的时代,为了把基督教传给不识字的人而描绘出的画作,也就是所谓“看图就懂的《圣经》”。而这类美术的赞助者当然就是教会。因此,在这类画作当中,人类总是被描绘成“必须禁欲以请求上帝宽恕的罪人”,在技法方面也有“耶稣基督就应该这样画”的制式规定。

文艺复兴,便是主张把过去“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转变成“以人为本”如果西方美术的基本主题是“人”,那么,将文艺复兴时期视为西方美术的起点,应该会比较容易理解西方美术史持续至现代的变迁脉络。

文艺复兴的原文Renaissance源自法语,代表“再生”的意思,意味着“使基督教普及之前的古希腊罗马文艺重新复活”的一次尝试。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三大巨匠,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文艺复兴之后,后世的画家纷纷将三人奉为至高典范,并展开技艺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