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形象的复杂性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所塑造的书中男一号西门庆的艺术成就很高,他写出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到了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他塑造的书里面的男一号贾宝玉,就继承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的优良传统,他把贾宝玉也塑造得很立体,很丰满,也写出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贾宝玉总体而言跟西门庆不一样,人们往往一提西门庆,就觉得他是色鬼、土财主、坏蛋。人们提到贾宝玉,比较倾向于好的评价。虽然他是一个贵公子,但是他平等对待青春女性,才华横溢,具有慈善心,追求恋爱、婚姻自主权,甚至于可以说是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具有先进思想的市民社会的新人。人们会给他贴一些这种标签,或者给他一些这样的概括。但实际上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作者哪里是一味地写他如何好?作者虽然肯定了他反对仕途经济、反对读书上进走科举考试道路的这一面,即写了他反封建的一面,但实际上作者是把他当作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塑造的。作为荣国府这样一个公爵府第里的后代,一个继承者,他没有机会再得到他伯父那样的袭贵族头衔的机会了,他的父亲就一再教训他,你得走科举考试这条道路,通过科举考试,保持住咱们家族的荣光。考中状元最好,实在不济也得考一个一般的进士,这样可以在朝廷里面当官,获得在社会上的价值。但是贾宝玉对此持反抗态度。有读者问了,说他持反抗态度,如果这个家族没有崩溃还往下传递,他也没去参加科举考试,荣国府的老一辈,如贾母去世了,贾政也去世了,这个家产是不是由他继承?虽然他还有一个弟弟叫贾环,但贾环是小老婆生的。那个时代的封建社会,讲究你是嫡出还是庶出,父亲的正妻生的叫嫡出,父亲的小老婆生的叫庶出。嫡出和庶出在家族遗产继承上是不平等的。嫡出占优势,庶出处于劣势。宝玉是嫡出的,即使他反叛到底,不参加科举考试,最后没有考中——不去考怎么能考中——他是一个没有取得举人、进士资格的贵族公子,他也还可以得到荣国府的家产继承权。所以,虽然他反抗父亲的旨意,父亲还是执意要他去走参加科举考试谋取功名的道路,这在当时社会叫作仕途经济,仕途就是通向当官的一条道路,经济在当时指的是通过当官取得社会高位,然后去谋取财富。贾宝玉反对走这条道路,尽管这样,他毕竟是在贵族府第里长大的,从小像捧凤凰似的,几辈的长辈把他捧大,养尊处优,所以他不可避免地具有贵族公子哥儿的某些特点。
曹雪芹写得很好,他不是只写贾宝玉反叛的一面,他说他主张世法平等,实际上,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府里面的几代仆人伺候着的公子哥儿,他习惯了被人伺候,习惯了在不平等的情况下享受生活的快乐。
比如,书里面有几笔介绍枫露茶事件。那个时候还没有元妃省亲的事,也还没有造出大观园来,他还和贾母住在贾母的院落的正房里面,他把自己的居住空间叫作绛芸轩。有一天他串亲戚——林黛玉是他的一个表妹,是他父亲的妹妹的女儿,也就是他姑妈的女儿,姑表妹。但林黛玉后来算不上亲戚了,因为后来林黛玉的父母双亡了,家里也没有其他的人了,整个林家都没有嫡派的前辈了,她是到京城来投靠她的外祖母贾母的、寄人篱下的这么一个孤苦的女孩子。而且贾母也安排林黛玉住在她的院落的正房里面,跟贾宝玉实际上是挨着住。所以他们俩从小在一块儿玩儿,谈不到谁到谁那儿串亲戚。
但是书里写,有一门亲戚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妹妹嫁给了姓薛的人家,薛家是世代给朝廷搞采买的。皇帝要过奢华的生活,宫廷里面需要很多物品,就需要有一些皇商帮着他们到处买这些东西,从皇宫的管理部门领了银子,然后到各地去采买需要的东西,买回来以后报账,再领新的银子去做新的采买,薛家就是干这个的。王夫人的妹妹嫁给了姓薛的皇商,她是宝玉的姨妈,书里把她称作薛姨妈。那个社会的妇女嫁给了谁,一般来说,称呼她的时候,就把她丈夫的姓冠在她的头上。薛姨妈的丈夫在金陵死了,薛姨妈就带着她的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来到京城。来京城主要的目的是,薛宝钗当时到了可以参加宫廷选秀的年龄了,准备来参加选秀。他们家在京城是有房子的,可是他们不住自己的房子,而是借住在荣国府。荣国府很大,贾母的院子在荣国府的最西边,薛家来了以后,包括丫头、婆子、仆人在内,他们住在荣国府东北角的一个院落,叫梨香院,原来是荣国公年纪大的时候静养的地方。荣国公早就去世了,梨香院空着,就让他们住了。所以宝玉要从荣国府的最西边贾母的住处去看望一下薛宝钗,就要穿过整个荣国府的北部,从西边到东北角去,这确实可以叫作串亲戚了。
书里写宝玉那天去到梨香院,薛姨妈招待他吃餐喝酒,他喝醉了,醉醺醺地回到住处,就是贾母这儿。他想喝茶,有个叫茜雪的丫头捧过茶来给他喝。他一看就不乐意,说我不要这茶,我不是一早就沏了一杯枫露茶吗?把枫露茶拿来给我喝。茜雪告诉他枫露茶没有了,被李嬷嬷喝了。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宝玉很生气,说怎么让她喝了?书里将这个李嬷嬷写得很奇怪,她到宝玉住的地方,见什么好吃的吃什么,见什么好喝的喝什么,是这样一个人。而且当时她随着宝玉去了薛姨妈和薛宝钗那儿,她唠唠叨叨,劝宝玉不要喝酒。宝玉是一个在生活上追求自由的人,不愿意受约束,跟她就有冲突。原来枫露茶在他们出发之前,已经被李嬷嬷喝掉了。宝玉一听就火冒三丈。因为枫露茶是一种很稀罕的茶,平常很少有人喝,据说是采下枫树叶刚冒出的嫩芽制成的一种茶,这种茶沏了以后不能马上喝,过半天才出点儿颜色,把这一道滗了,兑上水再沏,要那么三四道,最后沏出来有颜色了,喝着才舒服。这种茶在那贵族府第里也不是常见的,也不是马上可以再沏一杯的。宝玉大怒,就把茜雪递给他那杯不是枫露茶的茶,咣当摔在地上,杯子碎了,茶水溅了茜雪一裙子。
这就是贾宝玉作为一个贵族少爷的一面,他有特权,他可以这么做。书里写得很真实、很生动,让我们觉得宝玉确实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物,也会耍公子哥儿脾气。
后来书里写了这件事造成什么后果。因为当时大家都住在一个大空间里面,贾母的正房虽然很大,可能是五到七间那样大开间的高台基上面的大房子,地面可能铺的是很高级的那种雕着花的地砖。这边摔杯子,那边能听见声,就惊动了贾母,贾母问怎么回事。这时宝玉的首席大丫头袭人就跟贾母解释,说是刚才因为外头下了雪,我走路时脚滑,不小心摔了一跤,摔了茶杯。按说这么一解释不就完了吗?可宝玉不仅摔茶杯,还嘟嘟囔囔,声音还不小——撵出去!撵出去!他厌烦李嬷嬷,宣称要把她撵走。荣国府的仆人、丫头在伺候主人时,如果被主人认为有问题,就会被轰出主人生活的空间,回到下人住的群房,等待下一次再分配,像犯了罪遣返原籍似的,是要被人嘲笑的。而且本来有一点报酬,月银子什么的,也就都革除了,所以被撵出去是很大一件事,一般的仆人、丫头都承受不了这样的遭遇。贾宝玉的嚷嚷声也被贾母听见了。在这段情节以后,作者没有马上交代,隔了几回以后就交代出来,最后贾母就发威撵人了。
撵的是不是李嬷嬷?不是,撵的是谁?是茜雪。茜雪在那一回被撵了以后,前八十回里再没有出现。据和曹雪芹合作写书的,同时也是誊抄原稿及编辑者、评点者脂砚斋透露,茜雪要到八十回以后,在某一回才再次出现,这就叫作伏笔——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曹雪芹写宝玉,哪里是一味写他怜花惜玉、温柔体贴?你看,把他发少爷脾气写得入木三分,他酒后发怒,造成了一个丫头茜雪的人生悲剧。
后来写到,有一次贾宝玉在大观园里闲逛——那时已经有大观园了。他逛着逛着下雨了,就赶紧跑回他的住处怡红院,急着要回屋子躲雨,结果没想到院门从里头闩上了。贾宝玉气得要死,敲门半天没人开,院里的丫头们当时都没想到他会这个时候回来。最后是袭人去开门,宝玉一脚踹在了袭人的心口上。虽然宝玉看见是袭人以后有点后悔,但是他作为一个府第里面嫡系的传人,他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嫡子,本来有老大贾珠,但死掉了,他就是老大,整个府第今后都是他的,所以他就由着性子来,他有打人、骂人、踢人的权力,他也并不是特别痛心疾首。晚上袭人发现胸口青了一块,而且吐血了。
袭人是他喜欢的一个丫头,当然他更喜欢的是一个叫晴雯的丫头,但袭人跟他是有身体关系的,他们俩是有云雨情的,但碰到他气头上,他也可以把她踢得吐血。
作者写这些情节的时候,文笔很流畅,情节流动当中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感觉这个公子哥儿在这个特定情景下就会这么干,所以你看他写得多准确。
贾宝玉这个形象和西门庆的形象一样,都是立体的,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这也是我们把两本书合璧赏读所能获得的一种审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