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磨难
多亏了兰克、哈洛、鲍尔比等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才最终知道,婴儿早期的心理安全主要来自父母的爱和保护。我们搂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轻柔地哄着他,他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大胆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愉快地探索着所有可以碰到的角落和缝隙,也正因为如此,准爸爸、准妈妈们才会把他们的家收拾一番,变成十足的“儿童安全”之家。
如果有幸降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作为新生儿真是再美好不过了。你可以舒适地偎依在母亲怀中,吮吸甘甜的营养。你由温暖的襁褓包裹着,被他们抱在怀中,他们喂你、逗你。大小便之后,他们也会给你换掉脏兮兮的尿布,让你时刻保持干爽、舒适。在你出生之后的这些日子里,什么都不用做,你的存在就足以获得周围这些人的爱和呵护,一双双眼睛看着你,总是闪烁着爱的光芒。看到你成功地抓起了玩具,吃东西的时候,送到嘴里的多了,撒在地上的少了,你的父母真是欣喜万分。再往后,你第一次独立地迈出了脚步,第一次咿咿呀呀发出了类似于“爸爸”或“妈妈”的声音,或者使劲儿把网球抛到了狗狗的脑袋上,这些都足以让你的成年“粉丝”忍不住地骄傲和喜爱。
蹒跚学步时期,要想让父母继续因你的行为感觉骄傲,充满喜悦,你不仅要学会更多,还要避免很多爸爸妈妈不喜欢的行为。你可能会把泥巴塞到嘴里,可能会在鱼缸而不是在厕所撒尿,可能会追着一只弹走的小球,一路跑到了街上。行为受到纠正时,那种感觉并不好。如果妈妈强行抓住了你伸向糖果柜台的小手,阻止你去抓狗狗的尾巴,你会立刻变得不快,大声尖叫,大声哭喊。
要想一直得到父母的欢心,孩子必须学会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而不是随心所欲。有时候,随心所欲的直接风险就是丢掉性命。从家里游泳池的跳板上跌下去,可能意味着仓促地离开了家庭的基因库。孩子远不够成熟,没办法通过讲道理让其放弃危险的、让人讨厌的或不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时,父母会通过夸赞,肯定其良好的行为,通过谴责,否定其不良行为。如果孩子做了父母想让其做的事,父母会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肯定会让孩子感觉安全、稳妥。如果他们行为不当,当然,这种情况任何孩子都无法避免,父母会予以指责,会短时间关禁闭、体罚,或者明确表示不赞同。面对成年人这些令人不安的严厉行为,小男孩、小女孩都会沮丧、焦虑,有时还会感觉害怕。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细致地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自我形象。书中的主角——名叫斯蒂芬(Stephen)的小男孩,躲到了桌子下。这是为什么?因为小男孩说过,等他们长大后,他要和艾琳结婚。而艾琳却是信仰新教的邻家小孩,这是斯蒂芬的天主教家庭完全无法接受的。他的阿姨丹蒂警告他说,如果他不对想要和新教徒结婚而道歉,“鹰就会飞来,啄掉他的双眼”。[5]小家伙被吓坏了,这一恐吓也像颂歌似的在其脑海中反复浮现:
道歉,
啄掉双眼,
啄掉双眼,
道歉。
还有什么比安全感受到攻击或被安全感抛弃更糟糕的呢?即便斯蒂芬很小,他也明白,如果不按照家人的期望去做,他就无法获得温暖和肯定,不仅如此,还会遭到残忍的攻击。
因此,久而久之,成为“好”孩子就意味着会受到保护,会幸福,而成为“坏”孩子就意味着会焦虑、容易受到攻击和侵害。因此,我们才需要自尊,即感受到自身良好的状态和价值,自尊对于应对来自死亡的恐惧也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