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逃离的舒适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总要跳出舒适圈

第零章雨夜惊梦

梦见故乡景思量,

醒时故乡景犹在。

路有村落几人家,

小儿嬉闹青山脚。

田间地头好风光,

年月不离辛劳矣。

袅袅炊烟人儿回,

绵绵细雨伴风眠。

日升月隐人影现,

日复一日温三餐。

莫叹生活苦与累,

只待不日衣锦还。

午夜时分睡的正香,一声惊雷,惊扰了梦境也惊醒了正处于梦中景的自己。窗外雨滴渐落,街道灯火通明,路人匆匆忙忙,车辆飞驰而过…

人这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人为何而来又缘何而离去?

人是孤寂的也是热闹的…

随着年岁的增长,相熟的朋友渐行渐远,偶尔想起的少年时光就像是乌托邦乐园里的梦幻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却只有为碎银几两而奔波的现实…

第一章在舒适圈里踏步

二十四岁我大学毕业归家。村里村容村貌变的越来越城市化,干净整洁,房屋瓦舍也早已不是幼时记忆中的样子,村里相熟的叔伯婶娘很热情,但凡遇见我,他们便问大学毕业了吗?

我回答:是的,毕业了。

接着他们便会问:工作呢?找到了没?

我回答:还没有找到呢!

(好似这是他们的‘心病’。出了家门总会收到一些莫须有的关心,却在关心之余字字扎心。我便变得不怎么爱出门)

不久凭着满腔热血随大流,参加了端铁饭碗的培训班,又开始回到校园时期的上课,听课,记笔记,刷题考试,按部就班的走着,这便是我的舒适圈,无后顾之忧,停靠在避风港里,以手执笔,高谈阔论,滋意潇洒。时间飞快,岁月流逝,我最终却遗憾收场。我又再次收拾行囊归家,我的征途便戛然而止,也不想向别人道也,便自己赋了首不分平仄的口水诗,与自己共勉。

寂寥夜色叹无边孤独,

千家万户灯暖人喜乐。

唯吾欲趁夜意摘星辰,

浊酒自饮乘风月上时。

何时踏朝阳兮迎征途,

遂执一人之手共白头。

第二章收拾行囊向远方

归家月余,随父母到田间耕作,种植烟草,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汗如雨下。这才知父母的不易,生长在这片土地的农民生存的不易。劳作时我便在想【智慧农业何时才能大面积普及,田间劳作机器人代替人工何时才能到来。等到了那时候人只需坐在树荫下乘着凉意,远程操纵着机器人劳作,高效省时又省力。】坐在田埂休息时,也会想如果我能训练鸟兽就好了,我给予它们一定的报酬,它们替我做事儿,想想真是美哉。

田间劳作过后,我便线上投递了简历。不久便接到入职培训的通知。我又再次收拾行囊,乘车,告别家人,手握家人的愿景奔向了远方。车窗外熟悉的景色飞速从眼前滤过。从村子到县城的路不知坐车往返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不同的心境。中学时归家,意味着与学校的朋友短暂分别;离家又意味着与家人短暂离别。如今无论归家还是离家,心里总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哀愁。常听人说:少时不知愁滋味、离别意;欲知愁滋味,离别意时便已是局中人…

我寻了个不大的地界租了间房,购买了些生活日用品,铺好了床,静待第二天的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洗漱,买着早点跟随导航去往目的地。路上擦肩而过很多陌生人,有早早在街道打扫的环卫工人,有骑着电动车送小朋友上学的家长,大家匆匆而过,互不相识。走在路上脑子里想的是,大家都是在为了生活努力着的人啊,我也要努力呀,我得养活我自己,我得为了生活。不知怎的,我突然内心很失落,可是为什么人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后来我站在现实里说服了我自己:梦想和远方的基础是需要生存和启动资金,人不管怎么首先得生活。人生从来都不会事事一帆风顺而是要学着随遇而安。

第三章幻想的白日梦

白日梦就好像人的潜意识里存在的场景一样,由大脑储存着,在大脑接收某一个信号时释放一个携带真实性的幻境。

不喜欢早起的我,为了工作调整了自我作息的时间。这几天雨总是断断续续的下,我每天上下班都选择走路,想让自己能有些运动量。走在路上脑子里总是会有些奇奇怪怪又莫名搞笑的想法。有时候会想买个彩票能中大奖的话,就寻一个安全的山野之地开一家高五层半的民宿,一楼用作一间大大的艺术室,闲暇时搞搞艺术这一兴趣爱好,每间房间都要各具特色宁静优雅又独有野趣,半层便开辟成露营地。在民宿左侧便规划开个农家乐和山野书屋,同时开辟一片湖,定制几艘竹船用于休闲垂钓和游湖。右侧便规划成娱乐场所,吃喝玩乐住都不耽误。凌晨十二点准时停止娱乐,伴着微风虫鸣睡个好觉,做个好梦。想想便是快哉。

偶尔又会想着走在路上能遇到心仪的他,相遇的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又多变。也许是走在路上,一见钟情的鼓足勇气要微信;也许是通过朋友的生日聚会,朋友介绍认识,而后又顺其自然的处对象;也许是在一个平静的下着小雨的午后,遇见没带伞而淋湿的你;也许…

人为什么会幻想呢?

会做一些莫须有的白日梦呢?

其实在我看来是我们自己在找寻慰藉时的一个载体。人是复杂多变的,每天接收着外界里纷繁杂乱的信息,如若没有一个发泄的渠道,那早晚得逼疯自己

第四章先爱己再去爱别人

人会在某一时刻突然长大,突然会选择试着逃离自己的舒适圈,学着接收外界,承担起自己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但在此之前人至少得先学会爱自己,再去爱别人。

古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荀子分别提出了《性善论》、《性恶论》。大能尚且无法参悟和肯定人性,那何况于是我们自己。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没办法定义的,只能自定义。每次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心里便会想到那些从古到今的至理名言:“不可高估了人性,不可低估了人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等,这些至理名言听的多了,人其实会更害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从而排斥接收局外之事。但不管怎样,人得先爱自己再去爱别人,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足够强大时,我们便会想着跳出舒适圈接触外面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