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一、三江源概述
三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地处我国青海省南部,所以又称青海三江源,因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而得名。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重视的今天,围绕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推出。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国务院又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可以看出,自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关于青海三江源的称谓有多种:三江源、三江源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公园等,称谓虽有些区别,但实际上都是围绕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所在区域,只是范围有些不同。
三江源地区本是一个自然概念,泛指我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及周边地区,随着国家出台针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规划和方案,明确了是以行政区域划分三江源发源地及其周边管辖区域。按照《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一期工程划定的区域范围,主要包括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县,还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属的唐古拉山镇,共16个县,总面积15.23万km2,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实施面积更广,相对于一期工程的总体规划,二期工程涉及的行政区域由原来的16个县增加到21个县(新增海南州共和、贵德、贵南3县和黄南州同仁、尖扎2县),面积由原来的15.23万km2增加到39.5万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规划范围与《总体方案》区域一致。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涉及的区域总面积12.31万km2,集中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包括玉树州治多县和曲麻莱县的长江源区,杂多县的澜沧江源区以及果洛州玛多县的黄河源区。
依照《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界定,三江源是指“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全部行政区和格尔木市属的唐古拉山镇,总面积达39.5万km2的三江源头区域”。该区域面积占青海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1]
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构成了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先后批准实施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实施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和《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这为改善和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开端。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日渐加大的新时期,三江源也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
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概况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腹地、青海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89°24′~102°27′,北纬31°39′~37°10′,区域土地总面积为39.5万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三江源地区西南部主要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南与四川和甘肃两省毗邻,北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为邻。三江源是全球闻名的大江大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因此得名。
2014年,《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的地域范围有所扩大,与一期工程规划相比,将海南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境并入,整个源区共158个乡镇、1214个行政村(含社区)。三江源海拔在3335~6564m,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和腹地,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以高山地貌为主。主要地貌是海拔4000~5800m的高山,主要山脉为唐古拉山、东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三江源中西部和北部呈山原状,为高寒草甸区,因冰冻期较长、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面积沼泽湿地;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地带,河流切割强烈,地形破碎,地势陡峭,有片状原始森林分布;东北部黄河干流自兴海县唐乃亥以下,地势趋于平缓,峡谷、盆地、湿地、阶地相间,水热条件较好(数据来源于《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
(一)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之后,与青海其他地区一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2020年,三江源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97.3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79.27亿元,增加了181.88亿元,增长了92.14%,年均增速7.85%。同期青海全省的生产总值由1670.44亿元增长到3005.92亿元,增加了1335.48亿元,增长了79.95%,年均增速6.87%。比较全省经济发展可看出,三江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青海省的增速,在三江源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见图1-1)。
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长期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决定了其明显的自然进化特征,经济依然属于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原生畜牧业占有相当比重。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地区经济发展观念转变,资源优势得到不断挖掘,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比重稳步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见表1-1)。
图1-1 三江源地区生产总值和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比
表1-1 2011—2020年三江源地区与青海省三次产业占比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支持藏区的发展力度,地区经济增长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三江源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27.75元,相比2011年增长了157.32%;人均生活支出为12071.5元,比2011年增长了127.37%。同期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37元,同比增长了139.65%;人均生活支出为18284元,同比增长了102.37%。收入和支出水平的不断增长也表明,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加大并没有降低源区居民生活水平。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三江源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均高于青海全省的平均水平(见图1-2、图1-3)。
图1-2 2011—2020年青海省和三江源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1-3 2011—2020年青海省和三江源地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020年三江源地区总户数达47.55万户,总人口为136.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3.16%。其中:农村人口100.7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3.84%,城镇人口35.6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6.16%。男性人数占总人数的50.05%,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49.95%。三江源地区人口由藏族、土族、撒拉族、回族、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构成,绝大多数为藏族。三江源地区人口2011—2020年净增9.29万,占地区总人口的2.85%(见表1-2)。人口的增加无形中带来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
表1-2 2011—2020年三江源地区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20)整理,其中人口数量的统计口径为户籍人口。
(二)生态环境
1.地表覆盖
根据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土地总面积3887.12万hm2。[2]源区地表覆盖类型主要有草地、林地、水域、耕地、园地、荒漠与裸露地表、房屋建筑区、路面、构筑物、人工堆掘地等。地表覆盖中草地(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覆盖面积最大,占比达到80.56%;水域和林地占10.97%;荒漠与裸露地表占7.79%;其他占0.68%。
2.生态类型
三江源区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河湖沼泽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等。
3.生态资源及特征
生态系统组成的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三江源气候属高原山地气候,冷暖交替、干湿分明、水热同期,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区内气候具有气温低(年平均温度-10.0℃~-4.1℃)、降水少(年降水量173.0~494.9mm)、风速大(年平均风速5~8m/s)的特点。”“保护区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在5600~6300MJ/m2。”[3]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在区内多年平均径流量达到499亿m3,其中长江184亿m3,黄河208亿m3,澜沧江107亿m3。区内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源头地区,以淡水和微咸水湖居多。雪山、冰川总面积约49.17万hm2,沼泽与河流、湖泊湿地418.44万hm2。
三江源动植物区系和湿地生态系统独特,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生物种质资源库。植被类型有灌木、沼泽、草甸、水生植被及草地、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9个植被型,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居多。
三江源野生动物分布形态属“高地型”,以青藏类为主。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羚、野牦牛、雪豹等1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52种。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动物艾虎、沙狐、斑头雁、赤麻鸭等32种。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大多还保持原始的状态(以上数据来自《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
三江源地区草地广袤,连绵无垠。三江源地区共有沙化土地面积312.9万hm2,占规划区总面积的7.92%,主要分布在玉树州的治多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的玛多县、玛沁县,海南州的共和县、贵南县,黄南州的泽库县等。
根据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林地分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合林、疏林、人工幼林、稀疏灌草丛和绿化林地。林地总面积264.298hm2,其中乔木林35.3726hm2,灌木林225.1024hm2,乔灌混合林1.204hm2,疏林1.4716hm2,人工幼林0.6591hm2,稀疏灌草丛0.4619hm2,绿化林地0.0264hm2。灌木林和乔木林(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260.475hm2,占整个林地比重98.55%,基本构成源区林地主体。[4]
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三江源地区湿地总面积418.44万hm2,其中河流湿地59.14万hm2,湖泊湿地87.76万hm2,沼泽湿地267.1万hm2,水库池塘4.44万hm2。
4.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201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西藏、甘肃和宁夏共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一般”水平。从县域范围看,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从生态环境分类指数状况看,青海三江源区生物丰度指数(0~20为差;20~35为较差;35~55为一般;55~75为良;75~100为优。以下植被覆盖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同)以“一般”为主,唐古拉山镇“较差”;植被覆盖指数“良”“一般”“较差”大体持平,唐古拉山镇“较差”;水网密度指数处于“差”和“较差”;土地胁迫指数(0~10为低;10~20为较低;20~40为一般;40~60为较高;60~100为高)除唐古拉山镇处于“一般”外,大体为“土地胁迫低”等级;污染负荷指数(0~2.6为低;2.6~9.7为较低;9.7~27.6为一般;27.6~61.3为较高;61.3~100为高)全部处于“污染负荷低”水平。[5]
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看,三江源区内除了玉树州杂多县和海南州兴海县明显变差外基本无明显变化。生态环境分指数状况变化除植被覆盖指数略微变差、水网密度指数略微变好外,其他基本无明显变化(生物丰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
从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得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对连续多年的三江源草原植被盖度数据做对比,明显变差的区域占2.26%,轻微变差的区域占17.69%,基本稳定的区域占64.16%,轻微好转的区域占13.92%,明显好转的区域占1.97%。从遥感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三江源保护区环境质量仍待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不能减弱。
由于近几年全球变暖致使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气温有所升高,导致雪山冰川融化,面积明显下降,加上降雨量增多,源区水体湿地面积有所增加。短期看虽然会带来水域面积的增长,有利于源区草原等植被生长,生态环境看起来有所改善,但是长远看并非如此。雪山冰川是源区江河源头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的摇篮,雪山冰川的消融带来的长期隐患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三)自然保护区设定
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构成了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00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15.23万km2。2005年,国家总投资75亿元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
2011年11月16日,《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开始实施。根据该总体方案界定,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涉及的行政区域由原来的16个县增加到21个县(新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贵德、贵南3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尖扎2县),以及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镇,总面积达到39.5万km2,比一期建设工程设计面积增加近1.6倍,新规划区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将治理范围从15.2万km2扩大至39.5万km2,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二期规划的重点保护和建设任务相继开展。
2014年,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二期建设工程启动。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第一个也是世界最大国家公园的建设序幕。
2018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总面积12.31万km2,整个公园由长江源头区、黄河源头区和澜沧江源头区组成,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4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是三江源地区最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区域。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从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先后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约2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由4.8%提高到7.43%;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提高到47%。三江源地区水域占比由4.89%增加到5.70%,封禁治理湿地9.16万hm2,年平均出境水量比2005—2012年增加59.67亿m3,地表水环境质量为优,监测断面水质在Ⅱ类以上。”“藏羚、普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6]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将在构建科学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深化保护与发展命题研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三、主要内容
本书内容分为价值篇、可持续发展篇及保护与建设篇。价值篇共六章,主要从生态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出发,进行三江源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经济价值评价与估算。生态价值评价选取源区草地、水体湿地和森林三类典型生态系统为对象,草地生态系统和水体湿地生态系统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实物量法进行价值估算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采用当量因子法进行价值估算与评价。生态系统总经济价值着重从其生态服务功能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方面进行评价与估算。以三江源整体生态系统为对象,非使用价值采用意愿调查法(CVM),即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在假想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青海三江源区的生态改善和永续存在的支付意愿(WTP),并且以人们的支付意愿来估计源区生态系统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价值篇最后,总结三江源三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及特征,并对生态价值评价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可持续发展篇共有四章内容。基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一是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探讨三江源地区生态安全和生态压力,以及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尝试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生态资源结构优化分析,即以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尝试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源区生态资源结构的优化分析。以生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短期和长期角度探讨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生态系统占用的生态性土地面积)调整和变动方向,增强源区生态产品服务和供给。本篇最后总结三江源地区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结论,并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保护与建设篇共两章内容,简要概括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从一期建设、二期建设和国家公园试点管理体制以来取得的成效。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全国性问卷来看,只听说过和从未听说过三江源的比例达到25.58%,这个数据还是在被调查者中青海居民占比近六成的基础上得到的,所以,提升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母亲河发源地的关注度和认识度仍然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保护与建设篇的目的是期望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青海三江源,也能看到三江源当地人在保护长江、黄河源头生态环境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期待更多人能为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一份力。
[1]资料来源于《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本书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时多倾向于自然保护区或生态保护区的称谓,在探讨生态可持续服务与发展时多称三江源地区或三江源区,虽然称谓上略有些差别,实际指同一区域。
[2]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遥感卫星数据显示,三江源区域面积3887.12万hm2,由于地界原因,与《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的保护区土地总面积3950万hm2有微小差异。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编委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林地面积数据来自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15年),总面积264.298hm2与《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的林地面积223.16万hm2有一定的差距。本研究价值评价林地面积采用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据。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数据整理所得。
[6]青海省发改委.三江源二期中期评估结果公布,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EB/OL].http://www.qhfgw.gov.cn/snxx/201804/t20180416_726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