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礼仪就是竞争力
他山之石
据人民网2015年5月26日的报道。
2015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欢迎国宴在总统府举行。根据事先安排,宴会大厅的音响里播放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乐曲播放到一半的时候,乐曲声戛然而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在场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几秒钟后,李克强总理微笑着说:“没关系,我提议,大家用现场歌唱的方式来代替音响。”接着,他转向中国代表团成员,领唱起来。不一会儿,大厅里的智利人受到感染,也跟着哼唱起来,唱完中国国歌,又唱起智利国歌。
歌唱结束,李克强总理微笑着说:“音乐没有国界,我们都听懂了对方的歌声。”此话一出,大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种关键时刻打破僵局,避免他人尴尬的细节,体现的正是难得的智慧与境界。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现代礼仪规则来自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目的是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交往更加高效。我们的人生经历和身份不能作为是否了解礼仪规则的理由,但却可以作为学习礼仪规则的动力:礼敬他人、圆通人生。
礼由心生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商务场合中,穿着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系着领带,就此看来,好像很符合商务礼仪的着装惯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人不是摆放在橱窗里的模特,而是动态的社会人,还有社会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仅靠着装并不能为其赚得高分,还有“察其言,观其行”的动态细节。
有良好的仪表,而没有同样合乎礼节的言行举止,甚至会更让人反感,觉得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交往效果适得其反。“心无礼”,再好的仪表充其量也只是花瓶,无济于事。“心无礼”,难以真正有礼敬于人的表现。
一天,苏轼和佛印禅师开玩笑地说:“我看你像牛粪。”佛印却平静地说:“我看你像如来。”苏轼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其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苏轼和佛印禅师想必只是互相打趣而已。
言为心声,语为人境。心中有礼,才会真正施礼于人(如图1-1所示)。
图1-1 言为心声 语为人境
商务交往中,有些人在见面之初显得彬彬有礼,但很快就会发现此人有太多让人反感的细节:交谈中,总是心不在焉或语气敷衍;和你握手的同时与第三方说话;说话时,不是抖腿就是依靠在沙发里,并且脚向前伸直;用餐时,响声大作,不是边嚼食物边说话,就是拿着筷子乱比画或满嘴食物喝酒……
相信无论谁面对这样的人都会感到不舒服,但当事人或许自己不会发觉——可能已经成为潜意识里的个人习惯,而不一定是故意做出,但就是这些细节“出卖”了他。所谓细节见真章、饭桌见人品,很多细节早已暴露了你的“真身”。
冯巩的电影《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王喜和大老黑去郊区吃农家饭。大老黑吃粉条时发出很大的吸溜声,嘴里像装了一台抽水机,使“领导”王喜忍无可忍,但即使再三提醒,大老黑也不承认,直至两人较真时,大老黑又吸溜粉条,才发现自己真是这样。
“心有礼”,才能自发地将礼仪细节转化为自己的习惯,并形成律己敬人的性格。礼仪行为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礼仪规则。即使对个别礼节不了解,交往中也能以“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为出发点,做出最合乎礼节的选择。
所以,交往中做到“我的眼里只有你”,发自内心地体谅并在意他人感受,充满善意,举止言行才能得体规范、进退有度,从而成为有风度、有修养、受欢迎的人。
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商务交往中,为什么强调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在此,不得不说到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提出,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该理论认为,双方在交往中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也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为什么会产生首因效应呢?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在处理一连串的信息时,最先输入的信息往往起到的作用最大。我们第一印象就相当于大脑中“最先输入的信息”,所以作用大、影响力强。
虽然第一印象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却是鲜明的、牢固的,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对方如在后期想对这种不良印象有所改观的话,往往很难。
商务往来中,这一效应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能帮助我们在商务交往中取得优势,比如衣着整齐、举止大方、谈吐有度……从而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与支持。
显而易见,这种效应难免有失偏颇,因为在这仓促之间并不能将一个人的内在完全展示出来,但人们往往依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
晕轮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一旦给人以好印象,在这种印象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也会给予较好评价。“爱屋及乌”“一白遮百丑”都是晕轮效应的具体体现;名人效应,是典型的晕轮效应。而时下流行的各类名人直播带货,就是利用了晕轮效应。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以偏概全。
在商务往来中,我们怎样利用晕轮效应呢?提升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打造受欢迎的人设(守时、严谨、礼貌,等等),同时避免对他人以貌取人。
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有很大区别。首因效应的“第一印象”是以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为素材而形成的,带有较多情绪色彩。受其影响,人们会喜欢或不喜欢与对方交往,但还不能明确地说出对方“是什么人”,但会影响将来是否有继续交往的兴趣或愿望。如没有好的第一印象,往往失去了交往的机会,也就没有“晕轮效应”的产生。
而“晕轮效应”是在与对方交往之后,因了解对方的某一特别突出的品质或自己感兴趣的品质,并据此进行“故事化”的推理而产生的。这个认知要比“第一印象”更有深度,能“持之有据”地“断定”对方是“好人”或“坏人”。
从时间上说,“首因效应”在前,“晕轮效应”在后。但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第一印象”仍在起作用的时候,“晕轮”也开始起作用了。这样“首因效应”就会像“增效剂”一样去增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作用时间比“首因效应”要长,它往往持续到人际交往的全过程。
所以,商务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有得体的仪表,还应有受欢迎的举止、谈吐。
礼仪就是竞争力
现代礼仪是社会交往的艺术,是表达理解他人、尊敬他人的一种手段。显而易见,这种手段不是脱离现实的舞台表演,而是要在交往中让他人真切地感受到。
通过礼仪细节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交往诚意,能有效获得他人的好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加深理解、促进合作,最终使交往更加顺畅,获得更广的人脉,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无论哪个行业,竞争都很激烈。即使单位内部同事之间也有竞争。怎样让他人在与你的交往中对你留下良好印象?首先是工作能力;其次是交往艺术。不管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不例外。
小赵是单位作为储备人才引进的。但领导很快就发现,他是个不讲究礼节的人。天天都是那一身衣服,不管见什么人或在什么场合;早上见到同事、领导,连个招呼都不打;和客户的交往中,都是客户主动找话题和他说话,否则,即使冷场也不知道调节气氛。他代表单位的几次接待或谈判,不是以失败告终,就是客户方有意见。慢慢地,他成了单位的边缘人。
商场大了,无奇不有。商务交往中,各种人都可能遇到。所以我们当然不能以个性行事,而应随遇而安,尽可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能够“同流”,能“同流”才能交流。处处显得格格不入,不能“同流”,何来交流?不能交流,何来交心?不能交心,何谈交易!我们需要有大格局,从大处着手,但却必须从小处着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古语有云:“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商务交往中,应放下身段去主动“拜佛、烧香”。你拘“小节”,不屑和他人融洽相处,他人凭什么在意你,主动与你结交呢?
大家见过这样的“不粘锅”吗——请他喝杯酒,他说对酒精过敏,甚至懒得用茶水替代一下;请他喝杯咖啡,他说有咖啡因;请他打牌,他说不会;和他聊天,他沉默不语。那就让人感到好奇了:你什么都不干,难道是来打坐的(如图1-2所示)?这样的人,一点儿交际技巧、人情世故都不懂,让人觉得太无趣,谁都懒得和他见第二次面。这样的人,何来人脉,哪有竞争力可言(如图1-2所示)?
图1-2 必须懂得交际技巧
商务合作中,我们都尽可能选择自己认为可靠的人。那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可靠呢?无非就是对方形象得体、举止优雅、谈吐有度、诚实守信。
不注意这些细节的人,往往会被认为事事随意,对待工作可能也不严谨。这样的人,往往一开始就被否决,失去了和对方进一步交往的资格,更谈不上体现竞争力了。即使你的企业产品或服务再优秀,也没有进一步展示的机会。
“士为知己者死。”形象良好、举止有度,并且时时体现出你对对方的理解、重视、赞赏,和他有共同语言,这在对方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十分良好的——你就是可靠的人,就是知己。这样,“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对方当然就会认同你、支持你——你就是对方值得交往的朋友、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