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受水区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受水区高质量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受水区高质量发展影响概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目标。“高质量”体现我国经济新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体现中国经济发展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理念的体现。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必备的基础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的自然配置极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匹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水资源的调配,为受水区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水资源,为受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要素支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设计源于协调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借南方丰沛的水资源为缺水的北方所用,为构建全国大水网打下基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受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要素,将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民生等多方面促进受水区发展。基于此,本部分实证分析主要基于水资源与受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梳理,构建融入更多水要素的受水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通过厘清水资源对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能动作用,深入分析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综合影响,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续运行和其他调水工程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相关概念简述及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简述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自河南省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取水,经过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四省市,至北京团城湖,输水总干渠1277千米,是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中水质最好的(西线尚在建设中)一条骨干工程。作为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指标。工程以多目标和体现综合系统利用为主,遵循以城镇生活、工业供水为主,适当兼顾生态用水的原则。

2.河南受水区

河南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403.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368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严重缺水省份。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上,受水区供水目标为46个,即43座受水城市(包括县城)、邓州1个移民安置区、新郑国际机场和上街区用水,43座受水城市中有11座省辖市、7座县级市、25座县城。11座省辖市中黄河以南6座(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黄河以北5座(新乡、焦作、鹤壁、安阳、濮阳)(刘伟等,2007)。本部分所考察的11个受水区省辖市是省内人口较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之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较差、水资源较贫乏和地下水开采过度等情况。

3.高质量发展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高质量发展是基于绿色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从量变向质变转变。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驱动为主要手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从偏重速度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稳健、生态高质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提升国民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新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高质量发展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献综述

1.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界定,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金碚(2018)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本真属性就是创造发展优势,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走适合我国实际和特色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学理意义,还是判断标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征就是更好地契合人类发展的本真价值目标。胡鞍钢、谢宜泽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区别以往的最集中体现,是经济发展由重“数量”进入重“质量”时代的标志,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任保平、李禹墨(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赵昌文(2020)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问题,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安全和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何立峰(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总之,高质量发展注重效率提升,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高质量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民众满意度。

2.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在具体衡量区域或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时,熵值法成为很多学者首选工具。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熵值法(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利用指标的离散程度来度量数据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和指标权重。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熵值越小,表明其有效价值越大,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对目标的影响也就越大;反之若指标的熵值越大,则其熵权越小,表明该指标越不重要(李红,2021)。张国兴等(2021)利用熵值法,构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25个指标对黄河流域39个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张宛琳(2021)利用熵值法构建了5个维度、2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2009—2017年河南省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李红(2021)以反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5个维度、25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2015—2019年的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中原城市群的12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总之,受水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选择需要兼顾生态环保、优化节约、经济合理等要素;要综合考虑受水区各产业的实际用水需求和绿色转型;要考虑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其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城市生态环境转变等。

3.高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实现了定性、定量分析协同融合的趋势,从量化的角度,评价地区、城市或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把握实体经济发展的状况、趋势和程度,为更精准有效地推进地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在构建评价高质量发展体系时,多数学者都选择5个左右维度,20~40个指标进行评价。

李金昌等(2019)测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由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5个部分共27项指标构成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鲁继通(2018)从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的角度探索,提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52个指标全面反映高质量发展,涉及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生态建设、区域协调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和战略调整。吕薇(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三类指标:能够反映经济结构和效率的指标;能够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提高生产质量和幸福感的指标;能够体现经济活力的指标。师博等(2018)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刘惟蓝(2018)提出了包含产出效益、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和绿色生态5个方面、由30多项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朱启贵(2018)提出由动力变革、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民生发展等6方面共62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孟祥兰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和民生发展5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湖北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16个市州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湖北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问题。金碚(2018)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包括产业“登高”、环境清美、土地良性使用、新动能和新民生等5个重要特征。姚莉(2020)从发展质量、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3个方面,利用35个指标,构建评价湖北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冯雅倩(2021)利用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等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对郑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芮旸等(2021)针对陕西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包括绿色发展、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水资源对受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分析

水资源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水是具有多种功能和属性的战略资源,对于一个区域乃至国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改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张丛林等,2021)。水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决定了世界文明版图,譬如古巴比伦文明离不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文明离不开尼罗河、古印度文明离不开恒河等。

1.水资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为受水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水资源、经济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交互耦合,构成一个复合系统。常烃、贾玉成(2020)通过构建水资源协调度分析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结果发现水资源、经济与社会整体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李立元(2022)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南省水资源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状况,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水资源—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也分两阶段向优质耦合方向发展。南水北调既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南水北调调配的水资源主要使用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生态环境改造等方面,通过将优质的丹江水输送到缺水的北方,置换一定比例的居民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对北方地下水恢复、产业生态化改造、粮食增产增收、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景观改造等起到更新和提升的作用。

水资源用途广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自然资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31千米在河南省,总投资700多亿元,工程主体投资670亿元。这项工程不仅能加强河南省水利、环保等弱势领域建设,为制造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建筑业(建筑施工企业)、静脉产业(水污染治理企业)及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原料生产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在工程持续供水阶段,通过保持一定的运行投资满足工程常态化运营需要,也将持续不断地满足(制造业、建筑业)制成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就业岗位、各种生态补偿措施等,对受水区经济形成可持续的拉动效应,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2.促进受水区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产业的塑造,提高受水区创新发展能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受水区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是调水工程建设投资会直接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促进未来的经济提升,增加城市劳动力非农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研究显示,GDP增长对水资源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12~0.20,即GDP每增长5~8倍,对水的需求量就增长1倍(李浩然等,2007)。工业生产需要水,水资源分布直接影响区域工业规模和结构,尤其影响高耗能工业如钢铁、纺织等产业的布局。

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农业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和林业、渔业及畜牧业生产用水等。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是主要用水方面,研究显示,灌溉面积的增长是我国粮食增长的主要因素(梁书民等,2019)。陈天慧(2018)分析美国重大调水工程中央河谷工程效果发现,中央河谷工程对加州成为农产品出口基地起到关键作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是重要一环,受水区11个省辖市均为粮食生产基地,南水北调中线将有助于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截至2022年4月,河南省已建设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万亩。水资源保质保量供给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至关重要,利用调水工程灌溉垦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梁书民等,2019)。河南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二,有“中原粮仓”之称,是粮食产量超3000万吨的省份之一,主要粮食品种为小麦、玉米、薯类和水稻等,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南受水区如南阳、漯河、周口、许昌等均为省粮食生产核心区。2001年河南省委提出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和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但是受制于水资源贫乏和水质较差的现实,粮食增产受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可为河南提供18.2亿~19.6亿立方米的农业用水,增加26.02万~28.02万平方米的有效灌溉面积(孔群喜等,2018),有效促进了河南省粮食增产增收和全国粮食自给自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促进沿线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途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受水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是优化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转型优化的必然。水资源的丰沛与否影响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南水北调带动了工程建设相关产业如建筑建材业、机械制造业、水污染治理行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旅游业是最有魅力的朝阳产业(刘伟等,200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各城市均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借助水资源保有量的提升和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以及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联动和技术支持等,未来受水区旅游业创新提升的空间广大,市场广阔。水资源的丰沛与否是各地旅游业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四川都江堰景点建设、漂流冲浪等水上旅游娱乐业的发展、服务业中高档洗浴业及纯净水产业的发展等。

3.提高居民饮用水质量,改善受水区水环境,提升居民满意度,提高受水区共享发展能力

水利工程是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公共工程,是囊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民生工程。洪思扬等(2017)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不平衡指数方法,探究跨流域调水前后的水资源与人口、GDP、土地利用及降水量之间的空间匹配程度,调水使得水资源与各要素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得到提升。水资源在全世界的分布具有时空不均衡、补给有限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受水区居民饮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和黄河水,水质为Ⅲ级及以下水平,水质较硬,水碱较大。通水后,居民饮用水水质能够稳定在Ⅱ级及以上。许继军、曾子悦(2021)通过总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效果,分析发现工程缓解了受水区城镇生活和工业与农业、生态用水矛盾,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超出预期,显著改善了城市饮用水水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增加了受水区水资源保有量,改善了饮用水水质,提高了居民饮用水质量,提升了居民满意度。城市水环境改善、城市景观改善、旅游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等各方面的改善,综合提升受水区居民的满意度,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使更多的居民和企业认识到发展生态环境的可能、可行和可靠。

4.促进受水地区生态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受水区绿色发展能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中,受水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受水地区经济的普遍增长。水资源是城市发展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城市正常运行和生态环境营造的基础要素。水是城市的摇篮,进入城市化时代,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要素。受水区因为水渠的建设和产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制约,促使受水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生态化转型和改造。南水北调始终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国家和各级地区通过水保项目、环保项目等投资,直接用于水源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了水源地各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使水源地的天更蓝、山更绿和水更清;此外,通过干渠沿线绿化带的建设,在干渠沿线形成“清水走廊”“绿色长廊”,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南水北调供水后,沿线受水区域已有的供水矛盾将得到极大缓解,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地面径流河流断流问题、湖泊水库湿地萎缩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用于城市绿化、清污供水、水体营造的水等也将增加,提升城市水资源保有量,优化城市景观。城市用水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多方面。生产用水集中在工农产业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用于城市环境改善,如城市绿化、道路冲刷、公园湖泊、风景观赏、河道和环境保护及污水稀释用水等(何晓光等,2002)。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生态环境营造重要性日益凸显,用于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水需求量日益增长。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持续调水,各市城乡生活环境综合用水(2019年该指标细分为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显著提升,受水区城乡人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5.促进受水区集约、科学管理水资源,提升海绵城市潜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提升受水区水资源保有量,改善水文气象条件,优化受水区生态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好,可基本满足受水区较长时期内工业与城市居民用水需要,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素。“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科学有效利用城区水资源的新型城市建设思路,是解决城市水短缺、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等水问题的手段(朱伟,201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弹性水价方式,科学调配汛期旱期水资源,有效改善受水区水少、水质差,生态补水,地下水开采过度等不利局面:其一,增加水资源保有量,生态补给使沿线河湖湿地水量提升,地下水水位明显回升;其二,增加应急生态补水,恢复生态用水,扩大受水区水域面积,增加社区地表水,改善水文气象条件,增加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侯红昌,2020)。

南水北调调配水资源方式与“海绵城市”水资源利用弹性机制异曲同工,因此调水工程与海绵城市规划思路相融合既可以增加受水区水资源,又能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使“南水”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工程后续运行中,基于水价、水资源交易等经济手段,辅助一定政策间接调整措施,提升受水区城乡产业融合程度(秦炜琳,2011),促进受水区产业生态转型、构建节水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