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总序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签署共建暨南大学协议。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暨南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差不多与学校的创建同时起步。学校创立之初,各系初设,哲学即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的公共课程。从1928年初到1929年暑假这一年半时间,著名学者、中共早期领导人张申府一直在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任教,担任伦理学、论理学及西洋哲学史讲师;在1932年,暨南大学于教育学系下设立有哲学心理组,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李石岑任暨南大学教育系主任,主讲哲学与心理学。此后,亦每聘名师于文、史各系讲授哲学课程。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及1978年复办以后,皆有马列主义哲学教研组(室)负责全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研工作。2006年,由中文系刘绍瑾教授领衔成功申报哲学一级学科下的美学硕士学位点,到2017年为止,美学专业共招收硕士生104人,已有80多人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沧海桑田,世事屡迁,但九十年间暨南人对哲学的热爱与渴望一直不变。2017年,“暨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暨南大学哲学学科开始了其高水平、高起点建设的新征程。
哲学(phylosophy),在希腊文中意为爱智慧,即“爱智之学”。通俗地说,哲学就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人生天地之间,面对宇宙人生,“念天地之悠悠”,世事之茫茫,不能不有所考究。特别是今天这样一个人类“从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科技的发达使我们的目光能达到数亿万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已实现了天地间几乎同步的量子通信,对生命的胚胎能够进行自由的基因编辑……但这些,却似乎只是在我们面前设置了更多的难题,而并未让我们找到关于宇宙人生的满意答案,使人们烦躁不安的心神获得更多的安宁。要寻找宇宙人生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的奥秘,解决现实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纷繁复杂的难题,除了科技的进步之外,我们必须有哲学的智慧,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有伦理学价值体系的支撑,有宗教和审美的慰藉……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精华,是一切思想的指针与方法。即使从最狭隘的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即使是以“实验”为特征的自然科学,同样也需要哲学的指导。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终极探索的不竭动力,缺乏对事物终极思考的任何自然科学门类都是难以想象的,更不用说那些与哲学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了。离开哲学的思维,其他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认识将难以达到其应有的理论深度和高度。为了现实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学科更好和更健康地发展,我们也需要哲学学科。
暨南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新起步的新的历史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们哲学学科的建设,展现我们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套“暨南哲学文库”,将不定期推出暨南大学哲学学人在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宗教学等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为暨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出我们的全部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愿以此与暨大哲学学科同仁共勉,并期待海内外同道给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谢谢!
高华平
2018年6月20日 于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