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印刷术
张大叶和张成闻言一愣,距离上次听到异人之说已经过去了八年。
当时异人传授了“造纸术”,给他们家和大树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再次听到了异人的消息并且又传了新的“印刷术”,让他们惊喜非常。
“印刷术?大变将至,太平黄巾?”张大叶和张成反复咀嚼着这话,想着其中的含义。
“异人说他预测过不了几年这天下就要像曾经秦末时那般群雄逐鹿,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太平道。”张安解释道。
听闻此话,二人浑身一颤,群雄逐鹿这话仿佛有种魔力,让人又惧又怕。当初汉高皇帝刘邦只是一个亭长最终却创立了大汉帝国,如今立国已快四百载。
“那异人可吩咐我等要如何行事?”张成问道。
张安在来的路上已经想清楚了,原本他希望让哥哥代替他去接触太平道,甚至加入其中。但经过刚刚的事情他明白自己太过自私了。
“我也问老师今后我等应该怎么做?老师只说顺其自然,但是这印刷术要设法交给太平道。”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天边的晚霞映照在远处的小河上美轮美奂,但如此美景张大叶和张成却无心观看,只是一阵沉默。
“阿翁,安弟。我不去钟氏了,既然异人让我们把印刷术交给太平道,这个家里面我是最合适的人。”张成主动开口言道。
张大叶几次欲言又止,他想说自己来办这事,但他一辈子都是地里的农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长社县,也没有读过书,实在没有信心可以做好。
张安道:“大兄,此事我刚刚已经想明白了,如果不加入钟氏,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好去处,就算我等进过几年学,想去县里面当个佐吏都需要他人推荐。可加入钟氏反而能增长见闻、增强我们能力,还能结交许多友人,所以我希望大兄加入钟氏。”
张成忙道:“可我如果去了钟氏,那异人先生的交代怎么办?”
张安微微一笑:“大兄不必担心,你去了钟氏那边说不定能够更好的办这件事情。异人先生说过了,今后的几年天下就要大乱了,大兄去了那边最好能去做些实务。
张成闻言大喜:“安弟请你放心,我去了钟氏会留心这块。”张安暗暗点头,他这位大兄很是不错,有抱负肯努力,性格也不偏激,将来大有可为。
张大叶见他们兄弟俩说好也十分高兴,可随即想起异人的话又忧心忡忡。“我听说之前荆州那边的叛乱,每次发生都会死伤很多人,现在异人先生说天下都要大乱了,那得死多少人啊?”
张安想到后世关于这个时代的记载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数据统计在黄巾起义之前的汉末全国人口大约为5000万-6000万。而经过多年的战乱,瘟疫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等到了蜀国灭亡晋朝统一天下,人口还不到1000万--具体数字是767万,损失近百分九十的人口,实在是骇人听闻。
这其中纵然有很多人口并不是真正死亡而是像张安他们一样成为了钟氏的佃户,在政府的资料中消失了,那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国家只能掌控天下一两成的人口和资源,也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张成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一家人就这么突然陷入了沉默。过了良久张安说道:“阿翁,大兄。每逢乱世必然礼崩乐坏,秩序不存,只有手中的刀剑才管用。从今往后我要勤练武艺,早作准备。”
张成道:“我去了钟氏后也会多学习刀剑。”接着问道:“安弟,你觉得该怎么把印刷术送给太平道?这印刷术又是何物?”
“大兄你看。”张安找到一块湿软的土地,用力的踩了下去,然后抬起脚,指着地上的脚印对二人说道。
见这二人若有所思,张安接着道:“这就是印刷术,我们先把需要印的文字用木块雕刻好,然后再印到纸张上面即可。”
说到这里张大叶和张成已经恍然大悟,明白了印刷术的原理。
张成大喜:“果然是神术,有了印刷术再加上造纸术,今后很多书籍就不会那么难得了吧。”
张安道:“老师曾说过,现在世家大族之所以一代代的越传越强,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书籍知识,而如今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他们的优势早晚会消失殆尽。到了那一天我等农人子弟也能凭借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出人头地。”
听了此话,张大叶和张成都是震惊不已,他们都已经认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很是了得,但不曾想到影响居然如此强大,足以改变天下的格局。
张成不安的问道:“阿安,既然这印刷术关系如此重大,如果让那些世家大族知道是我们流传出去的,恐怕将被怨恨牵连,祸根深重。”
张大叶也点头赞同,“小安,此术关系重大,要慎重啊。”
张安道:“大兄所言甚是,此术不可贸然传播,异人先生让我等将之交给太平道就是想借他们来广为传播。不过这太平道是将来天下大乱的根源,恐怕是要起兵的,我等确实不宜接触太深。”
“可如果不与对方接触,要怎么才能把印刷术传给对方呢?”张大叶问道。
张成暂时也没什么办法,摇头说从长计议。
张安心里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不过这需要了解此时太平道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他说道:“阿翁,大兄。我听闻这太平道向来劝人扣头思过,再用他们的符水就能治病救人,我等今后当多多留心他们,等了解多了自然就有机会。”
众人商议了一阵子,决定按张安的办法实行,准备后面相机行事。
说完他们几人来到族老张公这里时,此时有些人家已经先到了,见了张大叶一家纷纷打起了招呼。
“大叶,你家也愿意去钟氏吗?”有人问道。
“自是愿意的,不过还要看族老怎么说。”张大叶道。
不一会,张公的孙子张冲把众人请了进去,见到张公纷纷行礼问安。
张公此时越发的苍老了,如今他已经年近70,腿脚都不太利索,牙口也不太行,平日都吃些汤水,不过精神尚可。
张公语气缓慢的道:“各位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钟氏经学传家行事向来温和,注重声誉,是可以依靠的。”闻言众人纷纷称赞张公的见识,聊起的去钟氏的前景,气氛火热。
最终商议完毕,众人欢欢喜喜的告辞离去。张大叶一家随着众人出门正准备回家,突然张冲对几人说道:“张大伯,我祖父有请。”闻言张大叶几人跟着张冲重新来回张公这里,只见张公说道:“大叶啊,老夫如今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就快腐朽了。你为人仁善,又很会教子,整个村子的人都很看重你,你是最适合接替我的人了,希望你能做好准备。”
张大叶闻言大惊,忙道:“张公你是我们的村的泰山北斗,多少次的危机都在你的带领下安然度过,你不在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希望你保重身体,如今世道混乱更需要你这样有经验有智慧的长者带领我们。”
张公点点头道:“大叶,你能知道如今世道混乱,危险将至。就说明我没有看错人啊,我会尽量支撑,但你要做好准备。”
众人都纷纷劝说张公保重身体,说了一阵才散去。
回到家中,和张母何花等人说了张成将去钟氏任事,众人都很是欢喜。
张母道:“成儿,你去了那边要手脚勤快,不要偷懒。那边是大户人家想来规矩也多,要多看多学啊。”张成听了连忙应是。
小妹张小叶道:“大兄,希望你去那边能开开心心,要多回家看我呢,记得给我带点好吃的,好玩的,我会很想大兄的。”小妹如今已经十岁,平日娇憨可爱惹人喜爱。众人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
葛小青道:“不知良人何时去那边?”张成这夫人是附近葛家里的,长相清秀性格温柔很是贤淑,家里同样是钟氏的佃户,是何花精心挑选的良配。
张成:“小君,我准备明天去钟氏报道,具体要看钟氏的安排,请不必担心。”张母见此给众人示意,好让张成夫妻能够单独相处,就纷纷散去了。
第二日,众人吃过早饭,就给张成送行,张安想着自己也没什么事情,就请张大叶陪同张成一同去长社县,到时候他们父子可以在县城观察一下太平道的消息,一路无话。
到了钟氏族地告别张成,张安与张大叶继续前往县城。一路上阡陌纵横,土地平整开垦完善,乡里之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从外表看似乎是盛世风采呢。
长社县是大县,建筑在洧水旁边,地理位置优越。整个县有十多万人,县城的城墙长有10里长,高5米,宽8米,整个城市面积大概有三平方公里,平日多有修缮,看起来比较完整。
在城墙外边有很多浮棚,这些都是一些受天灾人祸影响的流民,他们失去了土地也没有豪门雇佣,只能来县城这里求活。
白天去县里面找些活计或者乞讨,晚上在野外木头竹子搭建的草棚里面过夜,如今正是2月寒冬时节,这些人身着单薄又吃不饱,如果一段时间内不能找到出路就会因饥寒而死。每天都有县吏来到城外指挥这些棚户清理尸体。
张安来时正看到这一幕,这些棚户面容枯槁,骨瘦如柴。多数人穿着薄薄的衣裤,裸露出大片的肌肤。除了少数几人穿着破烂的草鞋,绝大多数人都光着脚。有些孩童光着身子沾满了泥土和草叶,蜷缩在大人身上目光呆滞。
有人看到张安二人,挥手说道:“老兄,帮帮孩子,给点吃的吧。“
张大叶连连叹息,他拉着张安加快脚步,想要尽快远离这让人难受的场景。
张安看到周围一片光秃,想来那些草木已经被这些饥民吃光了。
他看见旁边有人如同睡着般的躺在那里,嘴边残留着些草根,仔细看去原来是已经死了。
这一切深深的触痛着张安的内心,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这样的事情还要持续一百多年,死亡的人数也要成千上万的翻倍,他更加坚定了内心深处的想法,阻止或者减少这些惨剧的发生不就是他来到乱世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