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第一章 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A1型题
(1)下列属于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探讨内容的是
A.病因学
B.病机学
C.分类学
D.治疗学
E.以上皆是
答案:E。
解析:中医内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内容。故选E。
(2)下列不属于《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宫廷医生分类的是
A.疾医
B.食医
C.疫医
D.疡医
E.兽医
答案:C。
解析:《周礼·天官》记载了当时的宫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最早的内科医师。故选C。
(3)我国现存最早的,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成就的医学总集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医宗金鉴》
E.《医学大成》
答案:B。
解析:《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及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总集。故选B。
(4)最早记载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证候特征的著作是
A.《备急千金要方》
B.《诸病源候论》
C.《外台秘要》
D.《素问玄机原病式》
E.《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答案:C。
解析:《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中记载“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故选C。
(5)提出通过“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观察黄疸病的治疗效果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刘完素
D.朱丹溪
E.王焘
答案:E。
解析:王焘《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中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故选E。
(6)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及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医学源流论》
D.《证治准绳》
E.《诸病源候论》
答案:E。
解析:《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故选E。
(7)宋、金、元、明代官方所设“大方脉科”,其主要职能是诊治
A.小儿内科疾病
B.小儿外感疾病
C.成人外科疾病
D.成人内科疾病
E.女子妇科疾病
答案:D。
解析:从宋代起,金、元、明代均设有大方脉科,这是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故选D。
(8)撰写《素问玄机原病式》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陈无择
答案:A。
解析:刘完素对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入研究,撰《素问玄机原病式》。故选A。
(9)葛可久《十药神书》是论述何种疾病的专著
A.哮喘
B.肺痨
C.胸痹
D.水肿
E.消渴
答案:B。
解析: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故选B。
(10)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书《内科摘要》的作者是
A.李杲
B.薛己
C.王纶
D.虞抟
E.喻昌
答案:B。
解析:薛己的《内科摘要》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书。故选B。
(11)为纠正金元刘完素、张子和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的医家是
A.喻嘉言
B.叶天士
C.罗天益
D.张景岳
E.郑钦安
答案:D。
解析:张景岳《景岳全书》为纠正金元刘完素、张子和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故选D。
(12)我国最早的传染病学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病条辨》
C.《湿热病篇》
D.《温热经纬》
E.《温疫论》
答案:E。
解析: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最早的传染病学专著。故选E。
(13)提出秋燥论、大气论,并创清燥救肺汤的医家是
A.喻嘉言
B.林珮琴
C.尤在泾
D.汪绮石
E.胡柔慎
答案:A。
解析:喻嘉言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提出秋燥论、大气论,创清燥救肺汤。故选A。
(14)提出“先议病,后用药”治病范式的医家是
A.胡慎柔
B.尤在泾
C.喻嘉言
D.林珮琴
E.熊笏
答案:C。
解析:喻嘉言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提出秋燥论、大气论,创清燥救肺汤,提出“先议病,后用药”治病范式,为规范中医内科学临床治病过程提供了新思路。故选C。
(15)《类证治裁》强调要先识证和辨证,对临床极具指导作用,其作者是
A.陈修园
B.张锡纯
C.黄元御
D.林珮琴
E.程钟龄
答案:D。
解析:林珮琴《类证治裁》强调,治病要先识证和辨证,对临床极具指导作用。故选D。
(16)程钟龄总结前人经验,提出著名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影响广泛,其代表著作是
A.《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B.《证治准绳》
C.《医学源流论》
D.《医宗必读》
E.《医学心悟》
答案:E。
解析:程钟龄《医学心悟》创新性地总结前人经验,提出著名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影响广泛。故选E。
(17)张锡纯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创建镇肝息风汤、升陷汤、玉液汤、膏淋汤等方剂,其代表著作是
A.《医学衷中参西录》
B.《血证论》
C.《古今医案按》
D.《读医随笔》
E.《辨证录》
答案:A。
解析: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创建镇肝息风汤、升陷汤、玉液汤、膏淋汤等方剂。故选A。
(18)以病因为纲,可将疾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下列属于内伤疾病病因的是
A.情志刺激
B.饮食劳倦
C.起居失常
D.脏腑功能失调
E.以上皆是
答案:E。
解析:内伤疾病是由情志刺激、饮食劳倦、起居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引发。故选E。
(19)下列不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A.春温
B.秋燥
C.温毒
D.伏暑
E.风温
答案:D。
解析:温热类温病包括了风温、春温、秋燥、暑温、冬温、温毒、温疫等。伏暑属湿热病。故选D。
(20)下列属于中医内科疾病命名依据的是
A.病因
B.病机
C.主症
D.体征
E.以上皆是
答案:E。
解析: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包括病性、病理因素、病位等)、主症、体征为依据。故选E。
(21)将内科杂病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这八门的著作是
A.《症因脉治》
B.《医学入门》
C.《证治汇补》
D.《医学实在易》
E.《医门法律》
答案:C。
解析:《证治汇补》将内科杂病分为八门,即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故选C。
(22)《黄帝内经》记述了二百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下列病证没有在该书设有专篇加以讨论的是
A.热论
B.咳论
C.痰论
D.痿论
E.疟论
答案:C。
解析:《黄帝内经》记叙了二百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为后世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与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故选C。
(23)首次提出中医辨治病证应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金匮要略》
D.《伤寒论》
E.《诸病源候论》
答案:A。
解析:《黄帝内经》从正邪两方面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详细介绍了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气血、经络的病理变化规律,提出“病机十九条”,强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为后世医家创新病机理论奠定了基础。故选A。
(24)下列属于王琦院士提出的辨证方法是
A.微观辨证
B.辨证微观化
C.辨体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辨证思路
D.态靶辨治
E.证素辨证
答案:C。
解析:王琦院士提出辨体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辨证思路等。故选C。
(25)提出通过“宏观辨证”以调理疾病状态、“微观打靶”以解决理化指标,二者有机结合,称为“态靶辨治”思路的医家是
A.岳美中
B.蒲辅周
C.仝小林
D.邹云翔
E.王琦
答案:C。
解析:仝小林院士提出通过“宏观辨证”以调理疾病状态、“微观打靶”以解决理化指标,二者有机结合,称为“态靶辨治”思路。故选C。
2.B型题
A.奠基时期
B.初步发展时期
C.继承发展时期
D.系统完善时期
E.传承创新时期
(1)自战国至秦汉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答案:A。
解析:自战国至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选A。
(2)两晋至唐宋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答案:C。
解析:自两晋至唐宋及金元时期,由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医学教育也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继承发展时期。故选C。
(3)明清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完善时期。故选D。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答案:E。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内科学得到快速发展。随着高等中医院校和各级中医医院的建立,内科学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内科学的发展。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进入传承创新时期。故选E。
A.虞抟
B.董汲
C.张锐
D.陈无择
E.龚廷贤
(5)《鸡峰普济方》的作者是
答案:C。
解析: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故选C。
(6)《脚气治法总要》的作者是
答案:B。
解析:董汲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故选B。
(7)《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作者是
答案:D。
解析: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传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为后世医家所尊崇。故选D。
(8)《医学正传》的作者是
答案:A。
解析:虞抟的《医学正传》发展了朱丹溪的学说。故选A。
(9)《寿世保元》的作者是
答案:E。
解析: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先基础,后临床,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取材丰富,立论精详,选方切用,适于内科临床参考。故选E。
A.《温疫论》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湿热病篇》
E.《温热经纬》
(10)吴又可的代表作是
答案:A。
解析:吴又可著《温疫论》。故选A。
(11)叶天士的代表作是
答案:B。
解析:叶天士著《温热论》。故选B。
(12)吴鞠通的代表作是
答案:C。
解析: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故选C。
(13)薛生白的代表作是
答案:D。
解析: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故选D。
(14)王孟英的代表作是
答案:E。
解析: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