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素问·调经论》
【原文】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解析】
本条文指出机体气与血的运行出现异常是患病的根本原因。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八正神明论》亦曰“气血者,人之神”,《灵枢·本藏》谓“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由此可见,气血是人体生命运动的根本物质基础和动力。
那么什么是“气”?什么是“血”呢?《灵枢·决气》曾简略叙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又进一步指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可见气主要为水谷精微所化,血乃脾营肾精合成,二者虽不是同物,但血中有气,气中含血,相互依赖,成为维持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周流全身,循行有度,以调和流通为贵,不和瘀滞则病。因此,《素问·调经论》有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导致机体“血气不和”的原因很多,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均能伤及气血而致病。《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寒性凝滞,寒凝经脉则致脉络受阻,气滞血瘀而成疾;《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血为气之母,气病可及血,长期情志失常则易导致气机逆乱,气血相随,终致血气失调而致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水谷为气血化形之精微,饮食失调,可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一方面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另一方面气血不足以推动脉管内血液正常运行,日久则脉络瘀阻而致病,如《灵枢·岁露论》曰:“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此外,尚有跌仆闪挫、强力举重而致的损伤瘀血之证,常有局部青紫、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灵枢·天年》亦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可见,气与血的衰弱与失调不仅是形成疾病的根源,而且是机体衰老的潜在因素。所以,日常养生保健也应重视气血的调理,平素要做到遇事不怒、节饮食、避寒暑、忌大量饮酒、坚持日常锻炼,保持机体气血调畅。
【医案】
江某,女,23岁。全身皮肤瘙痒2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剧烈,遇风更甚,夜间痒剧难以入睡,需抓破出血方止。刻下症见怕冷恶风,神情倦怠,面色少华,全身乏力,饮食正常,二便自如;舌红,苔薄白,舌边见瘀斑,脉弦。
体格检查:患者全身未见明显皮疹,皮肤较干燥,局部可见抓痕、血痂。
诊断:风瘙痒(气血失和)。
治法:调理营卫,调和气血。
方药:自拟润肤饮加减。党参12g,茯苓12g,白术12g,甘草3g,荆芥9g,桂枝6g,地肤子12g,防风9g,当归9g,白芍9g,刺蒺藜12g,白鲜皮12g。
治疗1周后,瘙痒明显减轻,抓痕血痂大致消退,皮肤润泽,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嘱患者继续巩固治疗,再服1周。平素注意皮肤保湿,忌热水烫浴。
按语:瘙痒症,中医称“风瘙痒”,是以皮肤自觉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疾病。《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皮肤作为机体最外层的屏障,邪由外袭,自然首犯肌表,搏于皮肤;邪若内生,在邪势不盛、正气不虚之时,正气必奋起抗争,由内向外驱逐邪气,其邪可以搏于皮肤之间;若正气不足,邪热弥漫,延及体表,正邪也可搏结于皮肤之间。不论其邪从何而来,一旦搏于皮肤,发于腠理,随营卫往来侵扰肌肤,必然影响人体外层气血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气血不和,皮肤失去气血正常的濡养和温煦,从而引发瘙痒。
本案患者素体气血不足,外感风邪,邪气侵入肌表,发于腠理,营卫不和,气血失和以致肌肤失于濡养,故而瘙痒不止,采用自拟润肤饮以调理营卫,调和气血。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皆为健脾益气之品,其中党参味甘性平,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白术味甘苦性温,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能加强党参益气助运之力;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甘草味甘性平,健脾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伍,能益气健脾,且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地肤子、刺蒺藜、白鲜皮疏风止痒;荆芥、防风卫外固表,疏风止痒;桂枝能解表散寒,调和营卫;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润燥养肤,诸药合用,起到调理营卫,调和气血之效。气血通畅,则痒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