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养生理论
第一节 “禅”与养生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所形成的八大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的形成是佛教中国化、平民化的过程,是极具中国特色和在中国创立与发展的佛教宗派。也可以说“禅”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和不断融入而逐渐完善与提高,于佛教而言“禅”是其特质之一。传说禅宗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慧能、北宗神秀,相传南少林是由禅宗六祖慧能所创。
“禅”从字面来理解,有“思维修”或“静虑”之意,其要求修习者保持精神思维的清净和专一,并由此发挥想象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禅”初传入中国时是以其宗教哲学为主体,宣扬的多为客观唯心主义。随着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儒家孔孟之道的融入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如禅宗所论述的“无所求行”实际上是融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禅宗六祖慧能禅师以修身养性为中心的宗教哲学和儒家的“性善说”“性恶说”等观点具有一致性。“世间法则佛法,佛法则世间法”“平常心是道”“随所住处恒安乐”,其包含以自然、宽容的心看待世间万物,并时刻自我反省的观点,世间万物存在自然的联系,与中医学的自然观、整体观等一致。王阳明指出:“夫禅之学与圣人之学,皆求尽其心也,亦相去毫厘尔。”
“禅定”是南少林修习的重要法门之一,定则心安,定则阴阳调和,定则气血通畅,定则心神得养。“禅定”是一重要的养神过程,通过静以排除忧思悲恐等不良情绪而调畅情志,通过静以放松身体而使经络畅通,最终排除不良刺激,身心共养。极具中国特色的禅宗所修之“禅”亦非单指修心养性而言,而是心身同修,在禅宗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武术功法修炼可使机体强劲,从而强身防病和治疗某些疾患,保持身心的康健。禅宗认为“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搬柴运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其意为“禅”的修习应伴随生活各处,但应万事有度,戒律加持,其戒律随着禅宗的发展而不断调适和完善,融汇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和防治疾患的法门,如强调食物的洁净、饮食的平和、倡导管住口食之欲,以及在防治疾患过程中各种道地药材的融入,推动着特色食疗防治疾患的发展。
南少林骨伤科流派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瑰宝,其伴随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习俗等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禅宗作为具有众多信徒的中国佛教宗派和南少林骨伤科医学不断交融,从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防治疾患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