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儿童急症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一节 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正常体温受昼夜变化、环境温度、性别、年龄、情绪和进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体温的测定肛温最高,口腔温度(舌下)次之,腋温最低,肛温比口温高约0.3℃,口温比腋温高约0.2℃。肛温最能反映体内温度,但腋温测量更易被接受。小儿正常体温为肛温36.5~37.5℃或腋温36~37℃,若肛温≥38.0℃或腋温≥37.5℃,可定义为发热。
本病在中医学也称为发热,由于疾病不同,病因病机有异,小儿发热应依据原发病辨病辨证治疗。虽然小儿体温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易见痉、厥、闭、脱等危重症,需及时对症救治。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1.西医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按有无病原体侵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临床以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1)感染性发热 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所致。从感染部位来说,呼吸系统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感染等,全身性感染也不少见。
(2)非感染性发热 由病原体感染以外的其他病因引起,包括风湿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肿瘤等。
2.发病机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引起发热。依据机制不同分为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 是临床最常见的发热机制。各种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脂多糖或毒素等)、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疫苗等致热物质所致,称为外源性致热原,并可诱导宿主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等)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通过调高下丘脑体温中枢的调定点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①产热过多:可引起发热,如剧烈运动、惊厥持续状态、哭闹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增高,均可引起长期低热;②散热障碍:广泛性皮炎、烧伤、外胚层发育不良致汗腺缺乏,环境温度、湿度过高(如中暑),小婴儿衣被过厚致“捂热综合征”等;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见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累,如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颅脑损伤、出血等,高钠血症、新生儿脱水热、安眠药中毒、暑热症等,这类发热有时可达超高热程度,退热药常无效。
(二)中医病因病机
发热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外感发热是由六淫及疫疠之邪,由口鼻、皮毛而入,侵犯肺卫,束于肌表,郁于腠理,正邪交争,而致发热;因感邪的性质不同,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疫疠等区别。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而致,病机复杂,以虚实为纲,实证可见于热盛、湿热、食积、气郁、血瘀等,虚证有气虚、阴虚、血虚、阳虚等。
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且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因此外感发热可以转化为里实热证;邪热炽盛易耗气伤阴,实热证亦可转化为虚热证;另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邪热炽盛可热扰心肝或内陷心肝,蒙蔽清窍,引动肝风,发生神昏、抽搐等危重症。
二、临床诊断
1.病史 收集患儿年龄、性别、居住区域、发病季节、感染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流行病学资料;特别注意患儿早期、不典型或隐匿发展的可能感染史,并具体了解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等治疗情况。
2.发热的特征
(1)发热程度 按体温高低(腋温)分为:①低热(37.5~38.0℃);②中度发热(38.1~38.9℃);③高热(39.0~41.0℃);④超高热(41.0℃以上)。
(2)发热时间 ①短期发热:发热<2周,多伴局部症状和体征;②长期发热:发热≥2周,有些可无明显症状、体征,此时需辅助检查协助诊断;③原因不明发热: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3周,经常规检查尚不能确诊者;④慢性低热: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3)常见热型 ①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多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②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在2℃以上,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重症肺炎、川崎病、风湿热等;③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多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④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淋巴瘤、周期热等;⑤不规则发热:热型无一定规律,热度高低不等,持续时间不等,见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脓毒败血症、癌症等。小儿疾病的热型不如成人典型,若疾病初期应用退热药物和/或抗生素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也会影响热型,使症状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
3.发热伴随症状和体征
(1)呼吸道症状 发热伴流涕、咽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者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应注意区分上下呼吸道感染;同时警惕呼吸道传染病或某些早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疾病。
(2)消化道症状 发热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者,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应注意鉴别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和阑尾炎等疾病;伴腹泻者应鉴别感染性肠炎和非感染性肠炎;此外,需注意全身性疾病和肠外感染。
(3)循环系统症状 发热伴心脏器质性杂音者可见于心内膜炎;伴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征,可见于心包炎;伴心率异常增快、第一心音减弱、各种心律失常、奔马律或心脏增大时,提示心肌炎的可能。
(4)泌尿系症状 发热伴尿路刺激征或脓尿多为尿路感染;伴血尿、肾区疼痛或腹痛者,应考虑尿路结石并发感染可能;伴剧烈腰痛、排尿困难、大量脓尿或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时,应高度怀疑肾乳头坏死或肾盂肾炎。
(5)神经系统症状 发热伴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昏迷等,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般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先昏迷后发热者则多见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和颅内出血等。
(6)皮疹等 发热伴皮疹可见于麻疹、幼儿急疹(一般热退出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猩红热、药物热、败血症、川崎病等;发热伴腮腺肿大常见于腮腺炎。
(7)肝脾淋巴结肿大 发热伴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可见于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感染、恶性肿瘤等。
4.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包括血、尿和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及胸部X线片等。
(2)其他检查 结合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和一般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可能的诊断,选择相关的特殊检查。包括各种标本的病原检查,如血涂片、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宏基因组测序等;其他如血沉、脑脊液、胸腔腹腔穿刺液、心包穿刺液的检查、骨髓检查、血清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肥达反应、甲胎蛋白、肝肾功能、抗核抗体测定、结核菌素试验、活体组织等检查;心电图、超声波、CT、内镜等检查;必要时需要检测患儿免疫功能、基因等。
三、治疗
(一)西医治疗
对于发热患儿可适当降温,退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患儿因发热引起的不适,同时对发热患儿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降温治疗
(1)物理降温 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如冷生理盐水灌肠、乙醇擦浴、冰袋冷敷及减少穿着衣物等;间接降温法如降低室内温度等。由于部分物理降温措施会降低发热儿童的舒适度,2016年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中“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2)药物降温 ≥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精神萎靡的患儿,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0~15mg/kg,两次用药最短间隔时间为6小时。≥6月龄患儿,也可使用布洛芬,布洛芬剂量为每次5~10mg/kg,两次用药最短间隔6~8小时。
2.病因治疗 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患儿持续高热病因不明时,应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有无新的病证出现,观察过程中一般不用退热剂,尤其不应将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常规退热剂使用,以免掩盖症状,给诊断造成困难。
(二)中医治疗
患儿发热尤其高热为儿科急症,治疗应及时退热治标为先,辨病辨证治本为后。因本证易于传变,可中西结合、针药结合、内外结合治疗。
1.实证
(1)风寒发热证、风热发热证、暑湿发热证、疫疠发热证、食积发热证等
可参照《中医儿科学》感冒风寒、风热、暑邪、时疫及夹滞等证型诊治。
(2)温热炽盛证
临床症状:高热,头痛,面赤气粗,大汗出,烦渴,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法:清气凉营。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水牛角、黄芩、黄连、连翘、生石膏、生地黄、知母、赤芍、玄参、淡竹叶、栀子、牡丹皮、桔梗等。
(3)阳明腑实证
临床症状:多见高热,日晡潮热,面赤汗出,烦躁口渴,腹胀拒按,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或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气泄热通腑。
方药: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常用药物:生石膏、知母、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甘草等。
(4)邪郁少阳证
临床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思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数,指纹紫。
治法:疏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等。
2.虚证
(1)气虚发热证
临床症状:长期低热,或热势忽高忽低,劳累则甚,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甘草等。
(2)阴虚发热证
临床症状:长期低热,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常用药物:青蒿、鳖甲、知母、生地黄、牡丹皮、沙参、麦冬、连翘等。